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李佳洺 陆大道 徐成东 李扬 陈明星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图1 不同时期中国人口累计达到94的县(区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李佳洺 陆大道 徐成东 李扬 陈明星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图4 不同时期中国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状况及其
地理界线?地理界线是将地域单位加以区分的线或带地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按属性可分为:①自然地理界线如土壤界线 植被界线自然区划界线等②社会经济地理界线如行政区界线经济区界线等由于地表地域分异现象多为渐变的故大多数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常表现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界带仅少数是清晰的如行政区界流域界线断层构造线等[L]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胡焕庸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
新型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兼论胡焕庸线的地理学内涵王开泳 邓羽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图4 人口密度分界线年间变动情况 [ 2 ] 地理研究201635(5):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李佳洺 陆大道 徐成东 李扬 陈明星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图5 不同时期中国东南半壁人口集聚模式变化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李佳洺 陆大道 徐成东 李扬 陈明星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图6 不同时期中国西北半壁人口集聚模式变化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李佳洺 陆大道 徐成东 李扬 陈明星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图3 不同时期中国东南半壁人口分布状况及其
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陆大道 王铮 封志明 曾刚 方创琳 董晓峰 刘盛和 贾绍凤 方一平 孟广文 邓祥征 叶超 曹广忠 杜宏茹 张华 马海涛 陈明星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3.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上海 200062 4.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4 5. 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