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一教学方案课题名称说木叶三维目标1探讨意象木叶体会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文字的联想意义)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重点目标难点目标导入示标思考:阅读课文比较两首诗思考高木和高树两个意象有什么不同1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高木则空阔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
格一教学方案课题名称说木叶三维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重点目标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难点目标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导入示标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
说﹃木叶﹄林庚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毕业后留校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
说木叶【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难点分析】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说木叶》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七段是小结强调理解木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而全文的中心则是通过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落叶与落木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说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暗示性的特征对提高我们的诗歌鉴
说木叶林庚说木叶 问题探究5课后练习7简介1掌握字词2 高考拓展6 美文欣赏8 理清思路3整体把握4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林庚福建福州人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2006年10月4日在京逝世享年97岁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诗歌研究家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论点盛唐气象与少年精神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林
第三单元 第九课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eq x(导 26690276)( D )A.袅袅(niǎo) 得鱼忘筌(shuān)疏朗(shū) 翩翩起舞(piān)B.皎皎(jiǎo) 窸窸窣窣(suō)褐绿(hè) 缠绵悱恻(mián)C.灼灼(shuó) 四处漂泊(bó)触及(chù) 空气湿润(rùn)D.寒砧(zhēn
2018512??第三单元 映日荷花别样红——第9课 说木叶目标·重点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和古诗词名句2.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栏目索引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7)得鱼忘筌( )(8)寒砧( )(9)桅杆( )(10)漂泊( )(11)袅袅(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说木叶 林 庚 林庚福建福州
榆林市第十中学榆林市第十中学说 木 叶 :林庚安排一导入二初读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三细读思考四拓展探究:五结束语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既是诗人又是学者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