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充要条件的判断2.在师生学生间的数学交流中增强逻辑思维活动为用等价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三个概念并在分析中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充分性与必要性的推导顺序【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分析】这一节是在上一节学习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重点是充要条件
#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并能在判断论证中正确运用2.在师生学生间的数学交流中增强逻辑思维活动为用等价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打下基础【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三个概念并在分析中正确判断【教学难点】充分性与必要性的推导顺序【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这一大节通过若干实例讲述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这一大节的重点是充要条件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2.能正确判断是否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研究,使学生掌握有关的逻辑知识,以保证推理的合理性和论证的严密性;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构造数学命题,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2
【新教材】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人教A版)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结合具体命题掌握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 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1.数学抽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含义的理解2.逻辑推理:通过命题的判定得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含义通过定义或集合关系进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3.数学运算: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针对具体命题能说出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习重难点】对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学习过程】一新旧知识连接:请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若则(2)若则(3)若则(4)若则二我能自学: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或的形式:(1)若则(2)若则说出下列命题中是的什么条件:(1):若:则(2):若:则(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2.说出下列各题中是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二)制作:广西田林中学 梁万鹏1广西田林中学 梁万鹏复习引入:一般地,如果已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2广西田林中学 梁万鹏考察命题:p: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q: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因为p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又因为qp,所以p是q的必要条件, 我们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是“三角形三个角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分析:3广西田林中学 梁万鹏定义: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2常用逻辑用语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导学案1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2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3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4能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条件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掌握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3能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条件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问题设计1:充分必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
【新教材】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人教A版)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首先从命题出发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看条件能否推出结论从而判断命题的真假然后从命题出发结合实例引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这三个概念再详细讲述概念最后再应用概念进行论证.课程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结合具体命题掌握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 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性的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2.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3.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学习重难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习过程】一知识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以推出q记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