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 1898年,京师大开办。1903年清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转向时务。同年乡试前夕,“大两馆生均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设诸公乡试得意,似较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 )A废除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B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C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D科举制妨碍的推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 1898年,京师大开办。1903年清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转向时务。同年乡试前夕,“大两馆生均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设诸公乡试得意,似较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 )A废除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B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C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D科举制妨碍的推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2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注重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NUMS 2 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建议用时:3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表为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伦教和其它城市占英国城市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统计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伦敦城市经济的衰退B.城市化进程的普遍加快C.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D.英国工业发展的不均衡2.19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由此可知立宪派( )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化而来B意在建立民主以实现君主立宪C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2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选择题1.“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2.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中的十个法表主要是由贵族编订的并为其利益服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选择题1.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但丁(1265-1321年)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这反映了()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B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2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对德国来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一、选择题1.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时间外交成果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C.外交政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西周“敬天保民”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B.从理论上为秦的统一做出了合理解释C.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先河D.是一种迷信和糟粕,没有实际价值2.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