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一说 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技术测量能力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等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括: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大部分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技术测量属计量学范畴本课程是将公差配合和计量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互换性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如何解决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合理确定公差配合和采用适当的技术测量手段二课程的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应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
#
中等职业学校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级机电专业《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卷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评分人一填空:(共 30分每小题1分)1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面是 要素表示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的点线面是 要素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 和 它们是以 为基数来确定的3定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期末考卷B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0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0分)1.某轴尺寸为Φ10 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 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 mm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 mm 2.孔轴配合的最大过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名词解释1.实际尺寸 2.极限尺寸 3.极限偏差 4.上偏差 5.实际偏差 6.尺寸公差带 7.基本偏差 8.标准公差 9.最小间隙 10.配合 11.配合公差带 12.孔 13.轴 14.基孔制 15.基轴制 16.标准公差等级 17.理想要素 18.实际要素 19.被测要素 20.基准要素 21.单一要素 22.关联要素 23.形位公差带 24.形状公差 25.形状误
#
#
#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