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披尋記》P472-474.19971125.Tape159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4 頁子三第三頌攝(分二科) 丑一標列復次嗢柁南曰:思擇與現行睡眠及相屬諸相攝相應說任持次第第二大科想施設建立相這一大科裡面分四個頌前兩個頌都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三個頌由這個頌裡邊就把所要說的這些事情都包括在裡邊了所以叫做攝這一科裡邊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列就是剛才念
《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披尋記》P455-457.19971114.Tape153第 PAGE 2 頁共 NUMPAGES 4 頁寅二思惟五相(分三科) 卯一標補特伽羅略有三種補特伽羅由軟中上尋思行者有差別故這是第九科心清淨行苾芻思惟五相這一大科第一科是舉經言第二科釋彼義分兩科第一科是心清淨行第二科是思惟五相思惟五相裏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標補特伽羅是略有三種補特伽羅就是修行人有這麼三
《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披尋記》P446-450.19971110.Tape150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4 頁巳二法性拘執(分二科) 午一徵云何法性之所拘執這是住出等相一共是十一科現在是第六科調善調善裏邊有標相有隨釋隨釋裏邊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行拘執第二科法性拘執有行拘執就是這位修行人他的內心須要特別努力的調它他才能夠寂靜一點不是那麼樣的自然叫做有行拘執第二個是法
《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披尋記》p369-371?19970724?Tape119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4 頁寅四於無餘盡滅等(分二科) 卯一牒經言又於是中無餘盡滅乃至究竟者這是第四科「於無餘盡滅等」「出諸受事」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辨差別」第二科「釋經說」「釋經說」分二科第一科「舉憂根」這苦樂憂喜捨一共是五根現在「舉憂根」分四科第一科「於生位」這是
《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披尋記》P463-467.19971120.Tape156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6 頁《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一這本地分一共是十七地那麼現在到了第十地我們講很多了在大的段落上看前九地是屬於境這以下六地是行境行果屬於行但是聞思修這三地是通行後邊的三地是別行丙七聞所成地(分二科) 丁一結前生後已說有心無心地云何聞所成地這
《瑜伽師地論》卷十六?《披尋記》page580584?19980508?Tape199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4 頁子二無性(分二科) 丑一徵 何等名為五種無性這「思擇所知」這一科裡面先是「辨有無相」第二科「辨有無性」「有性」昨天討論過了這是第二科「無性」「無性」分兩科第一科是「徵」「何等名為五種無性」怎麼叫做五種無性呢丑二列一勝義相無性二自依相無性三畢竟自相無性
《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披尋記》P444-446.1997117.Tape149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4 頁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 從這一卷開始的時候傍辨彼義分二科第一科引釋諸經引釋諸經裏分十一科第一科樂空閒等第二科修無量等這兩科解釋完了第三科是等持等至善巧等第三科裏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善巧非善巧這一科也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住出等相這住就是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披尋記》?page16091610?20011128 ?Tape459 ?14- PAGE MERGEFORMAT 1辰十無礙解住(分二科) 巳一問云何菩薩無礙解住這是第十科「無礙解住」分兩科第一科是「問」怎麼叫做「菩薩無礙解住」呢「解」就是智慧有無障礙的智慧其實就是四無礙辯成就了這樣的智慧他的心就在這裡住這是「問」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說(分二科) 未一別辨
《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披尋記》P461-463.19971118.Tape155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4 頁己三由不發趣由不發趣故名非定地謂受欲者於諸欲中深生染著而常受用現在是非三摩呬多地第七這一科裏邊分兩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後第二科標釋一切先略標而後列釋分十二科第一科由自性不定第二科由闕輕安闕輕安裏面第一科標第二科是解釋解釋先出體第二科釋義這一科講完了現在是第三
《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披尋記》P452-455.19971113.Tape152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4 頁卯三第三趣道第三行者名為俱得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雜轉故這個傍辨彼義它的第一科裏面一共分十一科現在的文是第七科四種趣道四種趣道這個趣這個字當做修行講也可以修行有四種道有四條道路第一最初趣道第二趣道都講過了現在是第三趣道「第三行者」就是第三位修行的人也就是第三趣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