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3 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1.3.1 理想二极管及二极管特性的折线近似第 1 章 半导体二极管1.3.2 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1.3.1 理想二极管及二极管特性的折线近似一理想二极管特性uDiD符号及等效模型SS理想二极管:正偏导通uD = 0反偏截止 iD = 0 U(BR) = ?第 1 章 半导体二极管实际电路
--Oirz越小稳压性能越好(1)稳定电压 VZ RN集电结3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与?为常数则IC与IEIC与IB之间成线性控制关系直流分析vs(4)负载开路时电压增益b例 如图所示电路中voI2RcReRLVCCvo3任意输入信号令vi1 = vi2 = 0ib2 ic2ic1输入电阻RC双端输出输出级:多采用功率放大电路以输出一定的功率放大倍数与负载无关分析多个运放级联组合的线性电路时可
#
§1-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二极管的等效模型二极管的直流模型理想开关模型恒压降模型3)折线模型2二极管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当在二极管的工作点上叠加有低频交流小信号电压ud时只要工作点选择合适且ud足够小可以将Q点附近的特性曲线看成是线性的(线性化)则交流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电阻rd来表示rd——即为工作点处的交流电阻rd=UTID注意:小信号模型只能表示交流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不能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2.3 三极管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一图解分析法(1)画直流通路直流图解确定Q点(2)交流图解求三极管的动态电流电压(3)叠加求三极管总电流电压近似估算求UBEQ直流图解确定Q点作输出直流负载线求ICQ
(2-)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 .1 支路电流法 .2 节点电位法§ 基本定理 2. 迭加定理 .2 等效电源定理§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1 对于简单电路通过串并联关系即可求解如:E-2RE-R2RRR2R2R2R2对于复杂电路(如下图)仅通过串并联无法求解必须经过一定的解题方法才能算出结果 如:E4-I4_E3R
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2.4 支路电流法2.5 结点电压法2.6 叠加原理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8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习题2.1.12.1.42.1.62.3.22.3.52.4.22.6.32.7.4
支路电流法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U.2 电阻的并联–电阻Y形联结Iab等效变换的条件: 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IaIbIc)一一相等对应端间的电压(UabUbcUca)也一一相等CIa电阻?形联结? ?Y cIbIa2?1??–cRcd12V若 R0 = 0电压源IU0=ISR0 理想电流源 : I ? IS RLUE = ISR0R0baU5V-5A解:2?2?2V(b)-
叠加原理 电阻的串联R2R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I1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I(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例1:设 E = 10 V接上RL 后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6UIS特点:0由图b: U = (IS – I)R0 = ISR0 – IR0–I 注意事项:R08)互换前后功率保持平衡5V?(c)3?3?–1?2?I由图(d)可得2 ?I1?4?对上图电路支路数: b=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