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故?守成法师著? l a001a001 释守成老和尚略传 l a002a002 序 l a003a003 自序 l a004a004 编印缘起 l a01a01 舍财求福 l a02a02 一月布施 l a03a03 持斋之法 l a04a04 因蛇悟道 l a05a05 道学者鉴 l a06a06 护戒渴死
「有罪」改名字 在坦义始罗这个地方有一所大许多贵族子弟都来此求学 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教学认真对待弟子和蔼可亲不分贫贱富贵一视同仁他向五百弟子传授经典教导他们 在弟子之间有一个人名叫巴波格意思是「有罪」他常常听着别人对他喊:「有罪有罪」的心里非常别扭好像他真的有罪似的 他跑到老师那里说:「我的名字太不吉利了老师总帮新生的孩子取名字可不可以也帮我取一个新名字呢让我更有成就」
1.不邪淫得贵子靳瑜先生江苏省镇江县人在金坛县设塾授徒平日诲人不倦是一位道德文章极受人们尊敬的好老师他结婚已二十多年可是夫人一直没有生育因此靳老师虽年逾半百奈何膝下尚虚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儿子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重视祭祖如果没有儿子不仅自己死后永远无人祭祀且自己以上的历代祖宗也将香火断绝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 中国民间有首歌谣说:三十无子平平过四十无子冷清清五十无子无人问六十
01.母鹿断肠 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
佛典故事低头看得破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 教 经 典主讲:释 朗 澍二O一一年三月十二日引 言佛教经典:统称藏经俗称佛经汇编整套名《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律是指佛陀为
佛家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4.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7.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种成熟8.当你劝告别
佛教典籍的丛书又名一切经契经藏经或 t _blank 三藏内容包括经( t _blank 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阿罗汉或菩萨的说教在内)律(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必须遵守的仪轨规则)论(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大藏经的编纂始于释迦牟尼涅盘不久弟子们为保存他的说教统一信徒的见解和认识通过会议方式的结集形成一致公认的经律论内容其后又增加了有关经律论的注释和疏解等
哲理故事人生哲理故事1:礼物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只要心灵健康别人怎么想都影响不了我们若我们一味地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说法就会失去自主权 人生哲理故事2:猴
#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