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22 Aspose Pty Ltd.第四章 平面三角第一节 三角恒等式D2-001 如果凸四边形ABCD中的角ABCD没有一个是直角试证明:【题说】 1951年1952年波兰数学奥林匹克一试题1.【证】 因为ABCD360°当AB≠90°AB≠270°时得tan(AB)ta
#
§9三角恒等式与三角不等式三角恒等变形既要遵循代数式恒等变形的一般法则又有三角所特有的规律.三角恒等式包括绝对恒等式和条件恒等式两类证明三角恒等式时首先要观察已知与求证或所证恒等式等号两边三角式的繁简程度以决定恒等变形的方向其次要观察已知与求证或所证恒等式等号两边三角式的角函数名称次数以及结构的差别与联系抓住其主要差异选择恰当的公式对其进行恒等变形从而逐步消除差异统一形式完成证明.和差化积积
人教A版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第一课时 新授课§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黄石四中 陈 伟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本(A版)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处于三角函数与代数变换这两个不同知识板块的交汇点它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进一步深入应用.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本章的第一课时高考中一般以中低档题的形式呈现.它是本章公式体系推
三角变形与三角恒等式基础知识:任意角和弧度制的定义扇形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三角比的定义(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比的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辅助角公式万能公式求值或化简:(1)已知是锐角且求(2)已知求(3)(4)已知是锐角且求(5)已知且求(6)已知为第二象限角求和的值证明:(1)(2)(3)对任何正整数及任意实数为整数)有(4)若且则(5)在中若求证(6)若锐角满足求证(7)若任意角满足求证已知角且
课 题: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和正弦(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过程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及诱导公式在公式推导过程中体会领悟构造法和替代思想培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诱导公式教学难点:余弦公式推导教学过程:问题:如果知道了αβ的三角比能否求得αβ或α-β的三角比呢具体化:如sin(αβ)cos(α-β)等与sinαsinβcosαcosβtanαtanβ…
三角恒等式练习1若tanα3则eq f(sin2αcos2α)的值等于( )A.2 B.3 C.4 D.62已知则的值为 ( )A. B. 1 C. D. 23设sineq blc(rc)(avs4alco1(f(π4)θ))eq f(13)则sin2θ( )A.-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和(差)角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tan(α±β)=倍角公式:sin 2 =2sincoscos2=cos-sin=2cos-1=1 - sintan2=2.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积化和差公式:2sincos=sin()sin
几个三角恒等式【知识要点】 1. 半角公式 2. 积化和差和差化积 积化和差: 和差化积: 3. 万能公式 (令t=则) 4. 三角形的有关问题 涉及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时在化简过程中要注意条件 5. 三角恒等式的综合运用 三角恒等式可
总 课 题三角恒等变换总课时第37课时分 课 题几个三角恒等式分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能从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万能公式能综合运用和差与倍角的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换体会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重点难点能综合运用和差与倍角的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换?引入新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