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理解“劝学”一词的内涵,体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特点。 2. 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1. 体会比喻论证的表达效果。 2. 深化对“劝学”这一主题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关于古人勤奋读书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学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名篇《劝学》,看看古人是如何谈论学习的。 二、文本解读 1. 多媒体展示:出示课文全文,学生齐读。 2. 朗读指导: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圈画难懂的字词。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并尝试翻译。 4. 全班交流: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补充解释。 三、深入理解 1. 多媒体展示:展示文中的比喻论证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作用。 2.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这些比喻有何作用? 3. 全班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如:“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 小组讨论: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3. 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 1. 多媒体展示: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 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关于“学习”的励志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对“学习”的理解,并简要描述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 3.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言,适时引入《劝学》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教师指导: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教师适当点评。 三、精读课文 1. 多媒体展示:展示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比喻句,思考它们的作用。 示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示例: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比喻句的意义和作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如“学然后知不足”、“业精于勤,荒于嬉”等,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3. 教师总结:总结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小结 1. 多媒体展示: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发言: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点评: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 2. 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学习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 主题 | 学习 | | | | | 原文 | 《劝学》 | | 比喻句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 总结 | 学习的重要性 | 八、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学习励志视频 图片: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图片 PPT:课文重点词语解释 九、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朗读比赛: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文言词汇,还学会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劝学”的含义,掌握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和翻译古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对论证的作用。 难点:把握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观点,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中国古代学子勤奋学习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提问导入:请学生分享自己印象中的古代读书人,引出《劝学》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 1. 多媒体展示:出示全文大意,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内容。 2.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 三、深入研读 1. 多媒体展示:展示文中重要句子及比喻手法,引导学生分析其作用。 2.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朗读不同段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合作探究:针对文章中的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提供古今中外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实践操作:组织一次“一分钟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小结 1. 多媒体展示:回顾本文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2. 反思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默写: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并默写。 2.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古文作品,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 板书设计 | 主题 | 比喻 | 观点 | | | | | | 善假于物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利用外部条件 | | 积土成山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积累知识 | | 积善成德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坚持不懈 | | 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 量变到质变 | 多媒体辅助材料 文章全文及注释 重点句子及比喻图解 古代读书人的画像视频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 一分钟演讲比赛模板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劝学”一词的含义,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准确翻译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式,体会文章的逻辑性和思辨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学习的热爱和坚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 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的观点。 教学难点 1. 体会文章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2. 理解“学不可以已”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释。 2.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有关“学习”的励志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提问引入: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学习的重要性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学生朗读课文: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读音和断句。 2. 集体翻译:逐句翻译课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确保理解准确。 三、精讲细析 1. 文言字词讲解: 多媒体展示:出示文言字词表,解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举例:让学生举出含有这些字词的句子,并尝试翻译。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举例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2. 论证结构分析: 多媒体展示:展示文章结构图,标注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每一段落的主要论点及其论证方式。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补充和总结。 3. 重点语句解读: 多媒体展示:选取关键语句,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寒于水”等,引导学生思考其比喻义。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老师一起探讨。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古人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如荀子、韩愈等人的言论。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学习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五、小结 1. 多媒体展示: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总结: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要求学生回家后将课文背诵一遍。 2. 撰写读后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本文的理解和感悟。 3. 预习下一课: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 主题 | 学不可以已 | | | | | 论证结构 | 总说——分说——结论 | | 关键词 | 青于蓝 而青于蓝 冰寒于水 | 多媒体辅助材料 文言字词表 课文结构图 古人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的视频或图片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劝学”中的“劝”的含义,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勤奋学习的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劝学”中“劝”的含义,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 难点:体会所表达的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古风视频,展示古代学子勤奋学习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荀子及其《劝学》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注意听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 2. 疏通文意: 分组合作,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小组内交流翻译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三、重点研读 1. 理解“劝”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劝学”中的“劝”的具体含义,并举例说明。 结合文本内容,讨论“劝”的作用是什么? 2. 理解文中的比喻和论证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文中常用的比喻句,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寒于水”等。 分析这些比喻句的寓意,探讨其论证效果。 四、拓展延伸 1.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荀子,一人扮演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评价他们的表现。 2. 写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下对“劝学”的感悟和启示。 可以是个人学习经验分享,也可以是对未来学习规划的设想。 五、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深入阅读《荀子》,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课文。 2. 写一篇关于“劝学”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劝学 劝学的目的: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劝学的方法:强调积累、坚持和反思 多媒体辅助材料 古代学子勤奋学习的视频 文中常用比喻句的多媒体展示 角色扮演的剧本示例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比赛 心得体会写作比赛 注意事项 确保使用的多媒体素材来源合法合规。 教案内容应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
《劝学》教案主备:陆晓林 时间:2011-9-1教学目标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重点: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教学
劝学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掌握绝强假望等多义词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4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安排: 两课时 导入: 培根说
《劝学》教案一?导入新课在学习方面不少同学存在着疑惑没关系荀子的《劝学》也许可以帮我们解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板书)二?简介解题1?关于荀子这个人和《荀子》这本书我们看一下注释①补充: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故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这本书
陕西师范大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劝学杨翠翠学院:文学院:杨翠翠 :40902279学科:语文 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高二 章节: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目 录一.课题……………………………………………………………………….2二 课程概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韩 愈师 说介绍 字退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后人称其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几度被贬韩愈(768824) 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
#
劝学【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
《劝学》教案 荀子【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论证方法 难点:比喻论证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所要论证的道理如此论证
《劝学》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和通假字 2翻译全文理解文意学习本文比喻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的逻辑 3体会本文的思想内涵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应持有的态度过程与方法?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2教师指出应掌握的实词虚词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文章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纠正 4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了解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