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中的生字词。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在困难面前不放弃。 2.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态度,学会珍惜他人的努力。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故事情节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特别是玲玲从失落到重新振作的过程。 2. 生字词的学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如“懊恼”、“灵机一动”等,并能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 情感变化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玲玲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在面对挫折时的心态转变。 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故事中的情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性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情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加深理解和记忆。 4. 情境创设法:创设与故事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1. 导入话题:教师展示一些儿童画作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画作及其原因。 2. 引入故事: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玲玲的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20分钟) 1. 初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本课中的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 故事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重点解释玲玲的情感变化。 课堂活动(20分钟) 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玲玲为什么感到懊恼? 玲玲是如何解决她的烦恼的? 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2. 角色扮演:每组选出代表,表演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练习与巩固(10分钟) 1. 复述故事:请几位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生字词练习:通过听写或填空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结(5分钟) 1.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再次阅读课文,并完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及其行为动机。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互动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来深入分析故事。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写作的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表达自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玲玲的画》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及人物关系。 2.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及其行为动机。 3. 语言表达: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1. 多角度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从多个角度理解故事,需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 2. 创造性表达:部分学生在创造性表达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3. 情感共鸣:如何让学生在故事中找到共鸣,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 互动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游戏,增强趣味性和参与度。 5. 创作法: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和写作,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0分钟) 1. 引入话题:展示一幅儿童画作,询问学生画中的内容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玲玲的画》。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讲授与讨论(30分钟) 1. 阅读故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玲玲的画》,并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该人物的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提出质疑。 实践与体验(20分钟) 1. 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如“猜猜我是谁”、“情景再现”等,增加趣味性。 创作与分享(20分钟) 1.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绘制一幅与故事相关的画作。 2. 写作表达: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画作内容和创作灵感。 3.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和短文,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心得。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1.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 2. 反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优秀作品和积极参与的学生。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画作和短文,并准备下节课的展示。 板书设计 ``` 《玲玲的画》 一、故事背景 时间:现代 地点:学校 主要人物:玲玲、老师、同学们 二、主要情节 1. 玲玲画画 2. 同学们的反应 3. 老师的鼓励 4. 玲玲的改变 三、人物分析 玲玲:善良、有梦想 老师:慈爱、鼓励 同学们:好奇、支持 四、讨论与创作 角色扮演 互动游戏 绘画与写作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黑板、粉笔、白板笔、投影仪、电脑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视频片段、音频 3. 辅助材料:画纸、彩笔、铅笔、橡皮 4. 参考书籍:《玲玲的画》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 改进空间:记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思考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评估 1. 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表演和创作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画作和短文,给予具体反馈和建议。 3.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和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绘制简单的静物画。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基本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的掌握。 2. 观察与模仿:通过观察实物,模仿绘制静物画。 教学难点 1. 色彩搭配:学生可能在色彩搭配上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示范和练习来解决。 2. 构图技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画面的整体布局,需要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来帮助他们理解。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基本绘画技巧和理论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3.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绘画的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展示一些优秀的静物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互动:提问学生对这些画作的感受,引导他们思考绘画的基本要素。 讲授新知 1. 基本绘画技巧: 线条:讲解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及其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三原色、互补色等,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色彩。 构图: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层次等,并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的构图方式。 2. 观察与模仿: 实物观察:展示一个简单的静物组合(如水果、花瓶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形状、颜色和纹理。 示范绘画: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绘制这个静物组合,边画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练习与反馈 1.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尝试绘制自己的静物画。教师巡回指导,提供个别辅导。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小结与作业 1.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和实践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练习绘制静物画,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板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一、基本绘画技巧 1. 线条 直线、曲线、粗线、细线 2. 色彩 三原色、互补色 3. 构图 平衡、对比、层次 二、观察与模仿 1. 实物观察 形状、颜色、纹理 2. 示范绘画 步骤与技巧 三、练习与反馈 1. 学生实践 2. 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 四、小结与作业 1. 小结 2. 布置作业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板、静物模型(如水果、花瓶等)。 2. 多媒体素材:PPT演示文稿,包含绘画基础知识、优秀作品展示等内容。 3. 辅助材料:绘画教材、参考书籍、视频教程等。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基本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改进空间:识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某些学生在色彩搭配上的困难,考虑在后续课程中增加更多相关练习。 评估 1. 学生作品: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2.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简单的画作。 学习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绘画技巧。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绘画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线条、色彩和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解决策略 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绘画技巧。 通过分步指导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技巧。 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基本的绘画技巧。 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绘画作品,分享观点和经验。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绘画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故事背景 《玲玲的画》是一本关于一个小女孩玲玲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情感的故事。故事中,玲玲通过绘画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习到绘画不仅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0分钟) 1. 引入话题:教师展示几幅不同的画作,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画作的特点和感受。 2. 故事导入:简要介绍《玲玲的画》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知(20分钟) 1. 讲解线条: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不同类型的线条(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画出不同类型的线条。 2. 讲解色彩: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的搭配和使用技巧。 学生选择几种颜色进行搭配练习。 3. 讲解构图: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焦点等)。 学生尝试用简单的图形进行构图练习。 实践操作(30分钟) 1. 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风景、人物、动物等),并分配任务。 2. 绘制草图: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绘制草图,确定画面布局和主要元素。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即时反馈。 3. 上色和细节处理: 学生根据草图进行上色,并添加细节。 教师继续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小结与展示(10分钟) 1. 小组展示: 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点评: 教师对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 3.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1. 线条: 直线、曲线、波浪线 | | 2. 色彩: 颜色搭配、使用技巧 | | 3. 构图: 平衡、对比、焦点 | | 绘画步骤: | | 1. 分组讨论主题 | | 2. 绘制草图 | | 3. 上色和细节处理 | | 小结: | | 1. 小组展示 | | 2. 教师点评 | | 3. 总结重点 | ``` 教学资源 教具:白纸、铅笔、彩色笔、橡皮擦、尺子。 多媒体素材:PPT演示文稿、相关图片和视频。 辅助资源:《玲玲的画》绘本、绘画参考书籍。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参与度,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建议。 改进措施: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 过程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成果评估: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估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意水平。 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绘画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享受艺术带来的美好体验。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1 知识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玲玲的画》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角色。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简单的图画。 1.2 学习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重难点解析 2.1 教学重点 理解并复述《玲玲的画》的故事内容。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尤其是线条、色彩和构图的应用。 2.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 2.3 解决策略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提供多种范例,鼓励学生模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用于讲解故事背景、绘画基础知识等内容。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故事主题展开讨论,分享个人见解。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直观展示给学生看。 实践法: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绘画的乐趣。 合作学习:分组完成任务,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学习。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4.1 导入新课(5分钟) 用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玲玲的画》,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画画难吗?为什么?”引发思考。 4.2 讲授新知(20分钟) 故事讲述:详细讲解《玲玲的画》的内容,强调其中的关键点。 技巧介绍:介绍几种常用的绘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教授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颜色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4.3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发纸张和颜料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提供个性化建议。 4.4 小组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分享各自的画作,并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在全班范围内展示。 4.5 总结归纳(10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及技能。 强调绘画不仅是技术活儿,更是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 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继续完善今天上的作品,或者尝试画一幅新的画。 五、板书设计 ``` 标题:玲玲的画 | 1. 故事概要 | | 主要人物 | | 关键事件 | | 2. 绘画技巧 | | 线条 | | 色彩 | | 构图 | | 3. 创意实践 | | 自由创作时间 | | 小组分享环节 | ``` 六、教学资源筹备 电子白板/投影仪:播放PPT及视频。 画笔、颜料、纸张等基础美术用品。 《玲玲的画》绘本或相关电子文档。 几幅优秀儿童画作品作为参考。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这堂课的看法。 观察学生参与度及作品质量,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改进策略,比如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以提升气氛,或是提供更多样化的素材激发灵感。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科目:小学语文 年级:二年级题目:玲玲的画 课时:两课时教案内容课件说明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准备:DVD电视机教学过程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张珺)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情感目标: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学习重点:1 会认8个字会写9个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画什么(学生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A 案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第 一 课 时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如有学生或亲友中有玲字的上
#
#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会认 8 个生字会写糟肯脑筋 4 个生字能准确抄写爸爸说的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认 8 个生字会写糟肯脑筋 4 个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 ?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 40 个书签(作业纸) ?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 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美术比赛我们
2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一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尚田镇中心小学 沈玲玲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能读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8个生字字音通过课文的朗读能读准玲玲端详评奖弄脏叭的一下动脑筋六个生字所在的词语通过换偏旁识记叭动作演示理解词语端详通过观察能正确书写玲糟脑筋四个生字2通过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来了解课文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尚田镇中心小学 沈玲玲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能读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8个生字字音通过课文的朗读能读准玲玲端详评奖弄脏叭的一下动脑筋六个生字所在的词语通过换偏旁识记叭动作演示理解词语端详通过观察能正确书写玲糟脑筋四个生字2通过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理解爸爸的话知道只要肯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