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望岳》的字面意思,掌握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 2. 分析诗歌结构: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四言句式、对仗等,并理解其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3. 鉴赏诗歌艺术:学生能够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境的营造、语言的精炼等。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通过预习和阅读材料,初步了解诗歌背景和内容。 2.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3. 互动交流:通过提问、回答等形式,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望岳》,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对诗歌艺术美的感悟。 2. 增强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激发爱国情怀:通过诗歌中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3. 鉴赏诗歌艺术:帮助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诗歌的结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 3. 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艺术特色往往需要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欣赏。 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诗歌内容:详细讲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讨论法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艺术特色,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全班交流:通过提问、回答等形式,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实验法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多媒体辅助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如泰山的风光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自然景观。 音频朗读:播放名家朗诵的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介绍:简要介绍杜甫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视频展示:播放一段关于泰山的风光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泰山的壮丽景色。 讲解诗歌内容(15分钟) 1. 逐句讲解:逐句讲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深层含义:结合具体例子和情境,讲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艺术特色,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2. 记录要点: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记录讨论的要点,准备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10分钟) 1. 提问回答:通过提问、回答等形式,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艺术特色。 情景模拟(10分钟) 1.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 分享感受: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结构特点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杜甫的《望岳》,掌握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学习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通过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不同风格的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诗歌的理解与背诵: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能够流畅地背诵。 2. 诗歌结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基本要素。 3. 诗人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体会杜甫在《望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诗歌语言的解读:古诗词的语言较为晦涩,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 2. 情感共鸣: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是教学中的一个挑战。 3. 文化背景的理解: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杜甫的生活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简介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知。 2. 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加深记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碰撞。 4. 情景再现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泰山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望岳”的意境。 5. 写作法: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登山经历的小短文,与《望岳》进行对比,增强体验感。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5分钟) 展示泰山的图片或视频,介绍泰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提问:“如果你站在泰山之巅,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望岳》,简要介绍杜甫及其生平。 讲授新课 1. 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 介绍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杜甫的生平经历。 说明《望岳》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2. 诗歌朗读(10分钟) 教师示范朗读《望岳》,注意语调和节奏。 学生跟读,逐步熟悉诗歌的韵律。 3. 诗歌内容解析(20分钟) 分段讲解诗歌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式。 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含义,特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等经典诗句。 4. 诗歌结构分析(15分钟) 分析诗歌的起承转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 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探讨其作用。 5. 情感表达探究(15分钟) 探讨杜甫在《望岳》中表达的情感,如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等。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练习 1.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句诗进行深入讨论,分享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受。 各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2. 朗读比赛(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小结 1. 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和背诵。 总结诗歌的结构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布置作业(5分钟) 背诵《望岳》,准备下节课的默写。 写一篇关于自己登山经历的小短文,不少于300字。 板书设计 ``` 《望岳》 杜甫 一、背景知识 简介 创作背景 二、诗歌内容 重点词汇 岱宗 齐鲁 诗句解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诗歌结构 起承转合 修辞手法 比喻 夸张 四、情感表达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素材:泰山的图片、视频,用于情境导入和辅助讲解。 2.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音响设备。 3. 参考:《唐诗三百首》、杜甫生平简介、《望岳》注释版。 4. 学生材料:打印好的《望岳》文本,供学生参考和记录。 教学反思与评估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表现较好,但在情感共鸣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今后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评估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朗读比赛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小短文,了解他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自我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望岳》,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望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杜甫的《望岳》,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或仿写。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重难点解析 1. 教学重点: 理解《望岳》的诗歌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 诗歌中的一些典故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如何将诗歌中的情感体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生平及诗歌内容。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写作练习:通过仿写或创作,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播放一段关于泰山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泰山美景的兴趣。 2. 讲授新课(20分钟) 教师逐句讲解《望岳》的诗歌内容,解释其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 通过PPT展示诗歌的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整体布局。 3. 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等句子。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4. 朗读与感受(10分钟) 全班齐声朗读《望岳》,注意节奏和韵律。 邀请几位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点评。 5. 写作练习(15分钟) 学生根据《望岳》的风格,尝试仿写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诗。 选择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学习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背诵《望岳》,并完成一篇关于诗歌的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象】 岱宗:泰山 齐鲁:山东 造化:大自然 阴阳:山的南北面 荡胸:胸怀开阔 决眦:眼睛睁大 凌绝顶:登上山顶 【情感】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 多媒体素材:关于泰山的视频、PPT课件、诗歌朗诵音频。 辅助材料:杜甫的生平简介、《望岳》的详细注释。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实施后,教师应进行深刻反思,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测验成绩来综合评价。 改进空间:针对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环节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持续优化: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杜甫的《望岳》。 2. 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及其象征意义。 3. 学生掌握通过分析诗歌语言和结构来解读诗歌的方法。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通过创作小诗或绘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望岳》的背景、主题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2. 诗歌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及意境。 教学难点 1. 意境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深理解。 2. 情感体验: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是教学中的一个挑战。 解决策略 1. 多角度讲解:结合历史背景、生平、文化背景等多方面信息进行讲解。 2.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泰山的壮丽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PPT讲解诗歌的背景、生平、诗歌内容等基础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 3. 多媒体辅助:播放有关泰山的纪录片片段,展示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4.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创作小诗或绘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导入话题: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山吗?”引入泰山的话题。 2. 介绍背景:简要介绍泰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引出杜甫的《望岳》。 讲授新课(20分钟) 1.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望岳》,然后带领学生齐声朗读。 2. 背景讲解: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望岳》时的历史背景。 3. 诗歌分析: 逐句讲解: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解释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修辞手法:讲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意境描绘: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泰山的壮丽景色,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两句诗句进行深入分析。 2. 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 实践活动(10分钟) 1. 创作小诗:鼓励学生根据《望岳》的风格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2. 绘画表达:学生可以选择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小结(5分钟) 1.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望岳》的背诵,并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歌背景 生平 逐句分析 修辞手法 意境描绘 创作实践 ``` 教学资源筹备 1. PPT课件:包含诗歌原文、背景介绍、生平、逐句分析等内容。 2. 视频:有关泰山的纪录片片段,展示泰山的壮丽景色。 3. 图片:泰山的风景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4. 练习材料:提供一些关于《望岳》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境的理解程度。 3. 创新性:评估学生在创作小诗和绘画中的创新性和想象力。 评估 1. 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感受和建议。 2. 作业评估: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的背诵情况和读后感的质量。 3. 持续改进: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诗歌内容:理解《望岳》的字面意思及其深层含义。 2. 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体会其语言的艺术魅力。 3. 写作技巧:学习并模仿杜甫在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阅读与思考: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 2.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多角度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爱国情怀:感受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人文关怀:体会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审美情趣:欣赏诗歌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重难点解析 重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望岳》的字面意思及深层含义。 2. 艺术手法的分析:掌握杜甫在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3. 情感表达的体会: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感受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社会现实的。 难点 1. 诗歌背景的理解:了解杜甫创作《望岳》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2. 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深刻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内容及艺术手法。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朗读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4. 情境创设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泰山的壮丽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5.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导入语:介绍杜甫及其生平,引出《望岳》这首诗。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望岳》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与讨论(30分钟) 1. 诗歌朗读:全班齐声朗读《望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逐句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小组讨论: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任务分配: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特定的问题,如诗歌的主题、艺术手法等。 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练习与应用(20分钟) 1. 仿写练习:引导学生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写一首关于自然景观的小诗。 2. 作品展示:选择几篇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 小结与反思(5分钟) 1.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 ``` 《望岳》教学设计 一、简介 杜甫 生平简介 二、诗歌内容 字面意思 深层含义 三、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 表现技巧 四、情感表达 爱国情怀 人文关怀 五、活动 朗读 讨论 仿写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 完成仿写练习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多媒体素材:泰山风光图片、《望岳》朗诵视频。 3. 辅助材料:杜甫的生平简介、相关诗歌赏析文章。 教学反思与评估 1. 反思: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讨论效果等。 2. 评估:通过学生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 改进:根据反思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展示一: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您刚才提到了五岳我想知道五岳分
《望岳》《春望》教学设计 情智语文工作室姚红杰学习目标:1、 吟读诗歌,读出诗味2、以诗译诗,读懂诗意3、比读赏析,读透诗情学习重点、难点:在比读过程中赏析诗歌的炼字美、手法美、传情美等。教学设想:设计吟读----译读----比读---背读四个教学活动,在大量的实践中感悟积累,提升能力。学习过程:导入:杜甫,一个对诗歌的创作精益求精,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人;一个不论穷达都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
#
《望岳》《春望》福州城门中学 语文组 江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背景(2)能够准确而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熟悉流畅地背诵这两首诗(3)能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4)了解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了解杜甫诗歌史诗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歌意境品味诗歌的韵律美(2)能够结合课下注释与写作背景小组内合作讨论疏通诗句理解诗
望 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修水四中 颜丽芳【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重点词语体味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望岳》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时间: 执笔人:知识和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了解文学常识包括简介与诗歌形式并了解相应写作背景 3学会朗读诗歌和赏析诗歌 4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过程与方法: 教师导入新课后先引导学生通
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4分)答: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望 岳杜甫思考: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你知道五岳是哪五座山吗1望岳中的岳指____山 岳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泰高大的山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 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因官至工部检校员外郎他也被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诗三首诵读欣赏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充分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人格的伟大 简介: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安
课文朗读杜甫诗三首望 岳作 者 简 介 杜甫 (712-770)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怀抱远大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 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