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倍的概念:学生能够明确倍数关系的基本定义,掌握“几倍”的计算方法。 2. 应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利用倍数关系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式自主发现倍数关系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自信:通过成功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倍数关系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倍数关系的概念,并能正确表述和应用。 倍数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倍数关系进行计算和推理。 故障点及解决方案 概念混淆:部分学生可能将倍数与乘法混淆。解决方案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对比练习来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 计算错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检查步骤来减少这类错误。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倍数关系的概念。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实验法:通过实物操作(如使用小棒或计数器)来直观展示倍数关系,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倍数的概念。例如:“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4倍,那么小红有多少个苹果?” 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倍的认识。 2. 讲授新知 概念讲解:详细解释倍数关系的定义,例如:“A是B的n倍”意味着“A = B × n”。 示例演示:通过具体例子(如上述问题)演示倍数关系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 基础练习:提供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倍数关系的理解。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稍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决,提高应用能力。 4. 小结回顾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倍数关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精炼 ``` 倍的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实例,正确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学生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倍”的概念的理解。 2. 通过具体实例,正确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倍”的概念的抽象理解。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倍”的知识。 解决策略 1.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 设计多层次的练习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应用。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解题思路。 3. 实验法:通过实物操作和模型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倍”的概念。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增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5.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入话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倍”的概念。例如:“如果我有2个苹果,你有4个苹果,你的苹果是我的几倍?” 2. 展示图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倍”的实例,如书架上的书本数量、水果的数量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知(15分钟) 1. 定义解释:教师详细解释“倍”的概念,强调“倍”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 2. 图示辅助:通过图示展示不同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如用圆圈表示苹果的数量,让学生直观理解。 3. 例题演示: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如:8是4的几倍? 练习巩固(15分钟) 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组练习题,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2. 个别指导:教师巡视各组,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实践应用(10分钟) 1. 情景模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的打折问题,让学生应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并在全班分享。 小结回顾(5分钟) 1.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倍”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精炼 ``` 倍的认识 1. 定义: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 2. 例题: 8 ÷ 4 = 2 8 是 4 的 2 倍 3. 应用: 生活中的实例 购物打折问题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实物模型(如苹果、书本等)、彩色粉笔、白板、投影仪。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视频片段、动画演示。 3. 辅助:练习题册、学习手册、相关书籍。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 改进空间: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评估方式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反馈: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批改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倍数的概念: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倍”的含义,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计算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3. 应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应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倍数的规律。 2.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实物操作和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数学兴趣: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逻辑思维: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倍数的概念: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倍”的含义。 2. 倍数的计算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乘法和除法计算倍数关系。 3. 倍数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倍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难以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倍数的概念。 2. 计算方法的掌握:部分学生可能在计算倍数时出现错误,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 3. 实际应用的灵活性: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倍数概念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情境的练习来提高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倍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讨论法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倍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促进全班的互动和交流。 实验法 实物操作:通过实物操作(如使用积木、水果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倍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妈妈买了4个苹果,爸爸买了8个苹果,爸爸买的苹果是妈妈的几倍?”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几倍”是什么意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解概念 1. 定义倍数:明确“倍”的含义,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是1的2倍,6是3的2倍)来说明倍数的概念。 3. 计算方法:介绍如何通过乘法和除法计算倍数关系,如“如果A是B的n倍,则A = B × n”。 小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具体的倍数问题。 2. 汇报交流: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实践操作 1. 实物操作:提供积木、水果等实物,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倍数的概念。 2.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倍数的关系,如用积木搭建不同数量的塔,观察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练习巩固 1. 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的倍数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小结回顾 1.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巩固: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倍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 ``` 倍的认识 1. 定义: A是B的n倍,表示A = B × n 2. 举例: 2是1的2倍 6是3的2倍 3. 计算方法: 乘法:A = B × n 除法:n = A ÷ B 4. 实际应用: 例题1:妈妈买了4个苹果,爸爸买了8个苹果,爸爸买的苹果是妈妈的几倍? 例题2:小明有10元钱,小红有5元钱,小明的钱是小红的几倍?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积木、水果、卡片等实物。 2. 多媒体素材:PPT演示文稿,包含实例图片和动画。 3. 辅助材料:练习题册、实验记录表等。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理解倍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上的困难,调整教学策略,增加更多的实例和练习。 3. 创新元素: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3. 测试成绩:通过小测验或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倍数概念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倍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知道如何用倍数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倍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倍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 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在上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3. 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倍的概念:理解倍数的基本概念,知道如何用倍数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计算方法: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倍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 倍数的理解:学生可能在理解倍数的概念时遇到困难,特别是对于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 2. 实际应用:学生在将倍数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 解决方案 1. 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2.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倍数的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3. 实验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倍数的概念。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几倍?”引出倍数的概念。 提问引导: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讲授新知(15分钟)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倍数的概念,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演示。 示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用倍数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总结:在黑板上写出倍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突出重点。 实践操作(15分钟)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实物(如小球、积木等),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倍数的概念。 记录结果:要求学生记录下他们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准备在全班分享。 练习巩固(10分钟)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讨论:完成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思路。 小结回顾(5分钟) 总结要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精炼 ``` 倍的认识 1. 定义:A是B的n倍,表示A = B × n 2. 计算方法: A ÷ B = n A = B × n 3. 例子: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 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 4. 练习题: 1. 8是4的几倍? 2. 12是3的几倍?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实物(如小球、积木)、图片、卡片等。 2. 多媒体素材:PPT演示文稿、视频片段。 3. 练习题:基础题和应用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在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倍数的概念。 评估方法 观察: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作业反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倍数概念的掌握情况。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倍数的概念: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定义什么是倍数。 2. 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正确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应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自主探索: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自主发现倍数的规律。 3. 互动交流: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自信:通过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培养责任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倍数的概念:明确倍数的定义及其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2. 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通过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1. 倍数的实际应用:将倍数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特别是复杂的生活情境。 2. 理解倍数的抽象概念: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倍数”与“因数”的关系,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解决策略 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2. 实例分析: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倍数的应用。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系统地介绍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思路。 3. 实验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倍数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话题:教师展示一组数字卡片,提问学生:“这些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明确目标: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讲授新知(20分钟) 1. 概念讲解: 定义倍数:教师通过板书和PPT,详细解释倍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计算方法:讲解如何通过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2. 实例分析: 生活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苹果的数量是橘子的两倍”,引导学生理解倍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简单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与反馈(15分钟) 1. 小组讨论: 分组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用倍数的知识来解决。 汇报交流:各组派代表汇报解决方案,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2. 个人练习: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即时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和建议。 小结与总结(5分钟) 回顾重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板书设计精炼 ``` 倍的认识 1. 倍数的定义 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计算方法 通过除法计算:a ÷ b = c (c为整数,则a是b的c倍) 3. 实例 苹果数量是橘子的两倍 4. 练习 8是4的几倍? 12是3的几倍?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数字卡片、实物模型(如水果)、计算器。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视频(如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辅助材料:练习册、作业纸、评价表。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优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不足:部分学生在理解倍数的实际应用方面仍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例分析和练习。 评估 形成性评估: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性评估:通过家庭作业和小测验,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P76 例2例3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进行的有关倍的认识的教学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新概念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使学生在充
倍的认识创设情境大家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郎》呢吗看小羊们正在玩用小棒拼图的游戏呢美羊羊用蓝色的小棒摆了一个正方形数数看用了几根小棒(4)如果用红色的小棒也摆一个这样的正方形要用几根(4)师:如果把4根蓝色的小棒看成1份红色的小棒和它比怎么样美羊羊又在第二行摆了这样的红色小棒请同学们也拿出自己面前的小棒也像这样摆一摆先在第一行用蓝色的小棒摆出1个4(稍停)在第二行摆出像这样的几份啊把蓝色小棒看做1份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探索找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方法2通过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 :建立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1复习看图你能快速的说出这里几个几吗(设计意图:为
以形为支撑实现思维质的飞跃章丘市福泰小学 周娜2012年7月27日 10:37指导教师 t _blank 王娜于12-7-27 10:39推荐在倍的认识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值得学习借鉴指导教师 t _blank 景朋于12-7-27 10:39推荐在低年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为支撑实现思维质的飞跃巧妙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吴忠市盛元小学 梁爱娟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P50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理解倍的意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动手操作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课件出示抬轿子图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一背景分析倍的认识原来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编排在表内乘法(二)中7的乘法口诀后面现在新教材改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倍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应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根竹乡泗民小学 廖盛苗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0页快乐的动物一背景分析我参加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与数学创新教学的课题研究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来研究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面对一些低效的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改变那些低效的教学现状运用远程教育的资源创新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
倍的认识教学设想“倍的认识”是本册教材中有关概念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打下基础。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少,所以学生要理解倍是较难的,教学时,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让学生比一比,摆一摆,数一数,画一画,通过这些直观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和已学过的知识“几个几”联系起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解倍的概念
第13周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蔡少琴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整堂课的设计以游戏贯穿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我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使学生在玩中探索新知理解倍的概念又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究出求一个数的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从玩中 t _blank 总结经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片段一:同学们学习数学经常要和图形交朋友现在老师已在第一行画了2个圆请看: 第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