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奶奶教我做饺子 (五)

  奶奶教我做饺子

小时候,每到过年,最期待的莫过于和奶奶一起包饺子了。那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更是一份亲情的传递和家庭的温暖。奶奶的手艺是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做的饺子皮薄馅儿鲜,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但每当想起那些与奶奶一起度过的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这篇文章,就是想通过回忆奶奶教我做饺子的过程,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怀念。

 初识饺子

记得第一次看到奶奶包饺子时,我还很小,大概只有五六岁。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大家都围在厨房里,热闹非凡。奶奶熟练地擀着面皮,动作娴熟而迅速,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已经刻在她的记忆里。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着那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面皮在奶奶手中翻飞,不禁心生羡慕。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小乖乖,想不想学呀?”

从那一刻起,我便开始了学习包饺子的旅程。奶奶耐心地手把手教我,从和面、擀皮到包馅,每一个步骤都讲得详细而生动。我跟在奶奶身后,小心翼翼地模仿她的动作,虽然一开始做得并不好,但奶奶总是鼓励我,告诉我失败是成功之母。渐渐地,我也能做出像模像样的饺子了。

 和面的艺术

和面是包饺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奶奶告诉我,和面时要掌握好水和面粉的比例,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面皮的口感。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面粉要慢慢加水,边加边搅拌,直到面团光滑不粘手为止。”我照着奶奶的方法,试着和了一次面,结果面团还是有些干。奶奶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地帮我调整,直到面团变得柔软适中。

和好的面团需要醒发一段时间,这样面皮才会更加劲道。奶奶说:“面团就像人一样,也需要休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潜力。”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仅在包饺子时,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了启示。

 擀皮的技巧

擀皮是包饺子的关键步骤之一。奶奶告诉我,擀皮时要用力均匀,让面皮厚薄一致。她拿起擀面杖,轻轻地在面团上滚动,面皮在她的手下逐渐变得薄而透明。我尝试着模仿奶奶的动作,但总是擀得不均匀。奶奶见状,便手把手地教我,告诉我如何控制力度和方向。经过几次练习,我终于擀出了几张还算不错的面皮。

擀皮的过程中,奶奶还教了我一些小技巧,比如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面皮边缘,使其更加平整。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最终的成品中体现出来。正是这些细节,让奶奶的饺子与众不同,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包馅的乐趣

包馅是最有趣的部分。奶奶准备了各种馅料,有猪肉白菜馅、韭菜鸡蛋馅,还有我最喜欢的虾仁三鲜馅。每一种馅料都经过精心调制,香气扑鼻。奶奶告诉我,包饺子时要先在面皮中央放上适量的馅料,然后对折捏紧边缘,最后再用手指轻轻按压,确保馅料不会漏出来。

我跟着奶奶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包起了第一个饺子。虽然形状有些歪斜,但总算成功了。奶奶看着我手中的饺子,笑眯眯地说:“不错,第一次就能包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受到鼓励的我,越包越有信心,渐渐地,我的饺子也越来越好看。

 煮饺子的秘诀

煮饺子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许多讲究。奶奶告诉我,煮饺子时要用大火将水烧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奶奶教我做饺子(二)

    奶奶教我做饺子 小时候,每当冬天来临,家里总会飘出一股浓郁的肉香和面香,那是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每到这个时候,我和弟弟便迫不及待地围在厨房门口,等待着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那时的我,对做饺子充满了好奇,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奶奶一样,做出美味可口的饺子。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奶奶决定教我做饺子。 学习准备 那天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的地板上,给整个房间带来了一丝温暖。奶奶将我叫到身边,笑容满面地说:“今天,奶奶教你做饺子。”我兴奋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奶奶先带我来到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我们买了猪肉、韭菜、大葱和面粉,还有一袋盐和一瓶酱油。奶奶告诉我,选材是做饺子的第一步,只有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饺子。 回到家后,奶奶开始教我如何和面。她拿出一个大盆,将面粉倒入盆中,然后慢慢地加水,边加边用手搅拌。奶奶说:“和面要有耐心,不能心急,要让面粉充分吸水,这样才能揉出光滑的面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搅拌着面粉,慢慢地,面粉变成了一个个小面疙瘩,最后变成了一块光滑的面团。奶奶满意地笑了笑,说:“很好,你已经掌握了和面的技巧。” 准备馅料 接下来,奶奶教我准备馅料。她将猪肉剁成肉末,然后将韭菜和大葱切成细末,放在同一个碗里。奶奶说:“馅料的配比很重要,肉和菜的比例要适中,这样饺子吃起来才会鲜美多汁。”她又往碗里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和一些调料,然后用筷子顺时针方向搅拌均匀。奶奶告诉我,搅拌的方向一定要一致,这样馅料才能更加紧实,不易散开。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认真地搅拌着馅料。不一会儿,一碗香气扑鼻的馅料就准备好了。奶奶笑着说:“你看,这馅料是不是很香?”我点点头,心里暗自佩服奶奶的厨艺。 擀皮包馅 准备工作完成后,奶奶开始教我擀皮。她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块,然后取一小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饺子皮。奶奶说:“擀皮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太薄容易破,太厚会影响口感。”我接过擀面杖,学着奶奶的样子,慢慢地擀出了第一张饺子皮。虽然有些不圆,但奶奶还是鼓励我说:“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来,奶奶教我包馅。她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上适量的馅料,然后对折,用手指轻轻捏住边缘,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完成了。奶奶说:“包饺子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馅料漏出来,不然煮的时候会破。”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包了一个饺子。虽然形状不太好看,但总算没有漏馅。奶奶笑着点了点头,说:“不错,慢慢来,你会越做越好的。” 下锅煮饺子 包好饺子后,奶奶教我如何下锅煮饺子。她先在锅里加水,等水烧开后,将饺子轻轻地放入锅中。奶奶说:“煮饺子的时候要用大火,水开了再转小火,这样饺子才不会粘在一起。”我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锅里的饺子。不一会儿,饺子浮了起来,奶奶说:“饺子浮起来了,说明已经熟了。”她用漏网捞出饺子,放在盘子里,热气腾腾的饺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溢了出来,肉馅和菜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我激动地说:“奶奶,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饺子!”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会做出更好的饺子。” 传承与回忆 那个冬天,我和奶奶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每当我回想起那些日子,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奶奶不仅教会了我做饺子的技巧,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她常说:“做事要有耐心,做人要诚实。”这些话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指引。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虽然不再常住在奶奶家,但我每年都会回到老家,和家人一起包饺子,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每当我包出一个漂亮的饺子,总会想起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奶奶教我做饺子,不仅仅是传授一门技艺,更是传递了一份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纽带。 结语 奶奶教我做饺子的那一天,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从那以后,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做饺子,更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当我端起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总会想起奶奶的教导和她的爱。这份记忆,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 奶奶教我做饺子(三)

    奶奶教我做饺子 小时候,每年春节前夕,我和奶奶总会围坐在厨房里,一起包饺子。那不仅是节日的准备,更是一段温馨的时光。那时候,奶奶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每一个步骤,从和面到擀皮,再到包馅,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如今,每当我在厨房里忙碌时,那些温暖的记忆便如泉水般涌上心头。 和面的学问 记得第一次和面时,我兴奋地挽起袖子,跃跃欲试。奶奶笑着递给我一个大碗,里面装着面粉。她告诉我:“和面是个技术活,面粉和水的比例要恰到好处。”说着,她拿起一个小盆,舀了一勺水,缓缓倒入面粉中,一边倒一边用手搅拌。“水不能一次加太多,否则面团会太稀。”奶奶耐心地解释道。我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搅拌着,生怕弄错了什么。渐渐地,面粉开始聚成一团,变得有些黏手。奶奶接过碗,用力揉了几下,面团变得光滑起来。“面团要揉得有劲道,这样包出来的饺子皮才不会破。”她边说边示范。 擀皮的艺术 面团和好了,接下来就是擀皮。奶奶拿出一根擀面杖,轻轻地放在面团上,双手均匀用力,慢慢地将面团擀成薄片。“擀皮要有技巧,中间厚两边薄,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才能立得住。”奶奶一边擀一边叮嘱我。我接过擀面杖,学着她的样子,但总是擀得不均匀,不是这边厚就是那边薄。奶奶见状,温柔地笑了笑,手把手教我:“手腕要灵活,擀面杖要轻,这样才能擀出好看的皮。”经过几次尝试,我终于擀出了几个像样的饺子皮,虽然还有些瑕疵,但已经让我感到非常满足。 包馅的乐趣 面皮擀好了,接下来就是包馅。奶奶早已准备好了一大盘调好的馅料,香气扑鼻。她拿起一个饺子皮,放上一勺馅,然后熟练地捏合起来,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完成了。我看着她灵巧的手指,心中充满了敬佩。轮到我了,我拿起一个饺子皮,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放上馅,然后试着捏合。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饺子皮总是合不上,要么馅漏出来,要么皮裂开。奶奶见状,没有责怪我,反而鼓励道:“别急,慢慢来,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她手把手地教我,告诉我每个步骤的要点:“馅不能放太多,否则容易破;也不能太少,否则不好吃。捏合的时候要用力均匀,这样才能确保饺子皮贴合紧密。”在她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虽然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但每一个都是我用心之作。 煮饺子的秘诀 饺子包好了,接下来就是煮饺子。奶奶告诉我,煮饺子也有讲究。“水要烧开,然后把饺子一个个轻轻放入锅中,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锅。”她边说边示范。水开了,我按照奶奶的指示,将饺子一个个放入锅中。没过多久,饺子开始浮起来,奶奶笑着说:“饺子浮起来了,说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捞出一个,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口,鲜美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那种满足感无法用言语形容。 温馨的回忆 每当我回忆起那些和奶奶一起包饺子的日子,心中总是充满温暖。那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包含了奶奶对我的关爱和教导。她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包饺子,更教会了我如何用心去做一件事。如今,虽然奶奶已不在身边,但她的身影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每当我独自在厨房忙碌时,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存在,那种温暖的感觉从未远离。 传承的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奶奶教我包饺子不仅仅是为了学会一项生活技能,更是为了传承一种文化。饺子,作为一种传统的美食,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回忆和情感。每当我包出一个饺子,就像是在延续一段美好的记忆,让那些温暖的瞬间永远留在心中。 结语 如今,每当我包饺子时,总会想起奶奶慈祥的笑容和耐心的教导。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连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永远闪耀在我的心间。奶奶教我包饺子,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制作美味的食物,更教会了我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份传承,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每当我站在厨房里,手中拿着擀面杖,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奶奶的怀念,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也能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份美好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 奶奶教我做饺子(四)

    奶奶教我做饺子 饺子,这道传统的美食,承载着无数家庭的记忆与情感。在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便是与奶奶一起包饺子的那些时光。每当冬至或春节来临,家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饺子香,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奶奶那双灵巧的手。 一、记忆中的味道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奶奶去菜市场挑选食材。奶奶总是精挑细选,从肉馅到蔬菜,每一项都力求完美。她告诉我,做饺子不仅是一种烹饪技巧,更是一种对家人的关爱。每次回家,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和期待。 二、准备工作 记得第一次跟着奶奶学做饺子,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温暖而宁静。奶奶首先将面粉倒入一个大盆中,然后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用手搅拌,直到面团变得光滑而有弹性。她告诉我,和面是一项细致活,需要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做出的饺子皮才会柔韧可口。 接着,奶奶开始准备馅料。她将新鲜的猪肉剁成肉泥,再加入切好的白菜、葱花和姜末,最后撒上适量的盐、酱油和香油,搅拌均匀。整个过程中,奶奶的动作娴熟而优雅,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自然。我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心中充满了敬佩。 三、包饺子的技巧 准备工作完成后,奶奶开始教我包饺子。她先取了一小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饺子皮。然后,她在皮中央放上适量的馅料,再将皮对折,轻轻捏紧边缘,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完成了。奶奶说,包饺子的关键在于手法,既要保证馅料不漏出来,又要让饺子的形状美观大方。 我试着模仿奶奶的动作,但一开始并不顺利。不是馅料太多导致皮破裂,就是皮太薄容易破。奶奶看着我笨拙的样子,慈祥地笑了笑,耐心地指导我:“慢慢来,不要急。多练习几次,你就会越来越熟练的。”在她的鼓励下,我逐渐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虽然速度不快,但也能包出几个像样的饺子了。 四、煮饺子的乐趣 饺子包好后,奶奶将它们放入滚烫的水中。水开了,饺子在锅里翻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奶奶告诉我,煮饺子时要注意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免饺子煮破或煮不熟。她还教我如何判断饺子是否煮熟,那就是看饺子是否浮在水面上,且皮变得透明。 煮好的饺子捞出,放在盘子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们围坐在餐桌前,每人面前都摆着一碗饺子。奶奶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吹了吹,递给我,说:“尝尝看,味道怎么样?”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肉馅和菜的香味交织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我激动地说:“奶奶,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饺子!” 五、传承的意义 通过这次学做饺子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饺子不仅仅是一道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奶奶教会了我如何包饺子,也让我明白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每当我回忆起那些与奶奶一起包饺子的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如今,虽然奶奶已经年迈,但她依然坚持每年为我们包饺子。每次吃到她亲手做的饺子,我都会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幸福。我也渐渐学会了自己包饺子,虽然技术不如奶奶那样娴熟,但每当我为家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时,他们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六、结语 奶奶教我做饺子的过程,不仅教会了我一项实用的技能,更让我懂得了珍惜家庭的每一份温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略了与家人的相处,但那些简单的日常,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愿每个人都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和幸福。 饺子,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食物,更是一份家的传承,一种爱的表达。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起奶奶教我包饺子的那些美好时光,我的心中就会充满力量和希望。

  • 奶奶教我做饺子(一)

    奶奶教我做饺子 每到冬天,最令我期待的莫过于和奶奶一起包饺子。这不仅仅是因为饺子的美味,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传承的力量。奶奶的手艺是我从小到大最敬佩的,她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还擅长各种传统手工艺。每年冬天,我们都会围坐在温暖的厨房里,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其乐融融。 一、准备材料 做饺子的第一步是准备材料。奶奶总是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确保每一样食材都是新鲜的。她会去市场精心挑选猪肉和蔬菜,尤其是韭菜和白菜,这些是做馅料的最佳选择。肉要选肥瘦相间的,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才会更加鲜美多汁。蔬菜则需要洗净切碎,挤去多余的水分,以免影响饺子的口感。 奶奶告诉我,做饺子的关键在于馅料的调制。她会将切好的肉和蔬菜放入一个大碗中,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姜末和葱花,然后用手充分搅拌均匀。奶奶说,这样做不仅能让馅料更加入味,还能增加饺子的香气。看着奶奶熟练地操作,我不禁心生敬佩,同时也感到一丝紧张,生怕自己做不好。 二、和面擀皮 和面擀皮是做饺子的第二步。奶奶总是亲自示范,教我如何和面。她先将面粉倒入盆中,慢慢加水,边加水边用手搅拌,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奶奶告诉我,和面时要掌握好水的比例,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面团的质量。和好的面团需要醒一段时间,这样面团会更加柔软,更容易擀成皮。 接下来就是擀皮了。奶奶拿出一根细细的擀面杖,教我如何擀出圆形的饺子皮。她一边擀,一边告诉我:“擀皮的时候要用力均匀,从中间向外推,这样才能擀出薄厚适中的皮。”看着奶奶手中的面团在擀面杖下逐渐变成一张张圆润的饺子皮,我不禁跃跃欲试。终于轮到我上手了,虽然一开始有些笨拙,但在奶奶的指导下,我也渐渐掌握了技巧。 三、包饺子 包饺子是最有趣也是最考验耐心的一步。奶奶先给我示范了传统的包法——将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勺子舀一勺馅料放在皮中央,然后对折捏紧边缘,再用手指轻轻压平,确保馅料不会漏出来。看着奶奶灵巧的手指,我不禁感叹她的技艺高超。 轮到我动手时,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包起第一个饺子。虽然形状不太美观,但总算没有露馅。奶奶见状,笑着鼓励我说:“第一次包得不错,多练习几次就好了。”在奶奶的鼓励下,我越包越好,渐渐地,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摆在了案板上,虽然没有奶奶包得那么漂亮,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四、煮饺子 包好饺子后,下一步就是煮饺子了。奶奶先在锅里加满水,等水烧开后,轻轻地将饺子放入锅中。她告诉我,煮饺子时要注意火候,水开后要转小火,防止饺子破皮。煮的过程中,要用勺子轻轻推动饺子,避免它们粘在一起。大约七八分钟后,饺子就熟了,浮在水面,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五、品尝成果 饺子出锅后,奶奶会先盛一碗给我尝尝。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溢满口腔,肉和蔬菜的香味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我忍不住连声称赞:“奶奶,你真厉害,这饺子太好吃了!”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你也很棒,以后我们还可以一起包更多的饺子。” 六、传承的意义 通过这次和奶奶一起包饺子的经历,我不仅学会了制作饺子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奶奶不仅是我的长辈,更是我的老师,她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许多生活中的技能。每当我回忆起这段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传递。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往往忽略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但正是这些平凡的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今后,我会继续传承这份传统,不仅是为了美食,更是为了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家的温暖。 结语 奶奶教我做饺子,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烹饪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和细心,也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记住这份美好的记忆,将这份爱和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档

  • 教我蛋糕.doc

    用电压力锅做蛋糕 ????喜欢吃甜点的女同胞们十有八九喜欢吃蛋糕点心店里卖的蛋糕精致可爱口味也很不错但价格不菲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家动手做蛋糕其实要自制一款蛋糕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不必专门为制作蛋糕而买烤箱只要用电压力锅就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各式蛋糕真的吗不信来试试原料:4个鸡蛋一杯半面粉(购电压力锅一般配有专用量杯)色拉油适量白糖适量??做法:?⒈把鸡蛋壳敲破把蛋黄和蛋清分开将蛋黄和蛋清分别倒入容

  • 雷夫教我这样教师.doc

    #

  • 茅于轼教授教我绅士2.doc

    茅于轼教授教我做绅士 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他先后担任过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右派等46岁才开始经济学研究  50岁时他独自推导出择优分配原理197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特罗维奇因提出了线性规划的择优分配原理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此可见自学成才的茅老在经济学领域攀升的高度 茅老多年来著书立说授课讲学孜孜不倦

  • 如何自己在家美味饺子.doc

    如何做饺子 t _blank 玉儿 一.先做饺子皮1. 和面:温开水一杯水里放些许盐面粉里放鸡蛋一个水要徐徐的倒入盆中筷子不停的搅动感觉没有干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时候就可以下手活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乐这时面光盆光手光是最佳境界 注意1:活面要提前因为要有醒的过程最好早上活好下午包注意2:面锅要盖盖防止水分蒸发2. 拌馅:(详见第二点)如果四个人吃大约一斤肉馅即可馅里放盐味精姜沫酱

  • 饺子饺子.doc

    饺子啊饺子? ?白阿莹 西城2014-5①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要携妻带儿回东郊我的父母家去陪二老吃顿饺子②从懂事时起我就爱吃母亲包的饺子小时候吃饺子还是一家人过年时最憧憬的奢望平时家里几乎是吃不到纯肉馅的饺子的即便如此母亲还是会想各种办法比如用猪油渣与蔬菜掺合了给我做出美味的饺子来我总能吃到母亲包的美味饺子每次都会吃得满嘴生津直喊:香香一到这时母亲就会拍拍围裙上的面眯着眼

  • 饺子饺子》.ppt

    #

  • Walt-Disney从一只老鼠教我怎样爸爸.doc

    Walt Disney从一只老鼠教我怎样做爸爸I hope well never lose sight of one thing that it was all started by a mouse. Walt Disney我希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件事这一切都是由一只老鼠开始九月份又开学了我再一次看到我的女儿背上了沉甸甸的书包那个比我上班拿的公文包还要重的东西幸好从脸上的笑容看女儿心情十分舒坦

  • 教我感恩.doc

    教我感恩  他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给我们家装塑钢窗户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见他那么老实我们留他吃晚饭他很拘谨连菜也不敢夹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就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公公则递烟给他与他扯家常  原来他是考上大学的人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个人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如今他娶妻生子安心做了农民我们听了不甚唏嘘婆婆想得实际而周到翻拣出我们淘汰的旧衣物还有

  • 饺子.doc

    饺子?饺子情节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北方人的俗语饺子是北方人生活富裕的一个符号据传饺子是医圣孙思邈创造北方冬天地冻天寒人们经常冻耳朵生疮医圣就把防治冻疮药包在面里做成耳朵的形状送给百姓治冻疮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就用吃饺子的方式纪念他原来生活条件不好人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吃顿饺子过去的时候不管穷富都要在三十晚上吃上一顿饺子现在条件好了饺子已经不再是稀罕的食品吃饺子成了一件平常的事随时可以吃在家自己

  • 饺子.doc

    #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