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牧童教学设计(好) (一)

  牧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牧童》这首诗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时代背景。
2. 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分析,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如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2.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诗歌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吕岩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诗歌内容理解: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内容,特别是关键诗句的含义。
3. 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 诗歌意境的理解: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牧童的生活情境。
2. 情感体验: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尤其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 语言表达:如何帮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解决策略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的意境。
 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诗歌中的场景。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问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介绍诗歌的背景知识和主要内容。
 结合PPT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讨论法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实验法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中的场景。
 通过绘画或写作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自主学习法
 提供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
 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学习内容。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田园风光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为什么?”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牧童》。

2. 背景介绍(10分钟)
    介绍作者吕岩及其创作背景。
    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讲授新课
3. 诗歌朗读(10分钟)
    教师示范朗读,强调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注意发音和语调。

4. 逐句讲解(20分钟)
    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特别关注关键词汇和句子。
    通过提问和互动,确保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5. 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15分钟)
    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些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境美、语言美等。

 练习与巩固
6.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诗歌中的自然描写、牧童的生活等)。
    各组代表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7. 情景模拟(15分钟)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中的场景。
    例如,一名学生扮演牧童,其他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演绎诗歌中的情节。

8. 创意表达(10分钟)
    鼓励学生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牧童教学设计(好)(二)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古诗《牧童》的背景知识,包括吕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牧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押韵、对仗等,并尝试运用这些特点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通过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诗歌中的自然描写,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特别是对“牧童”这一人物形象的解读。 2. 诗歌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诗歌中的押韵、对仗等语言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作。 教学难点 1. 诗歌意境的把握: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意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2. 情感态度的培养:如何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解决策略 多感官教学: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诗歌中的场景。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促进情感共鸣。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介绍诗歌的背景知识和生平,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3. 实验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中的场景,加深印象。 4.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1. 引入话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牧童”这一角色的兴趣。例如:“你们见过牧童吗?牧童的生活是怎样的?”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吕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讲授新课(20分钟) 1.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牧童》,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逐句解析: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 3. 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押韵、对仗等语言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如诗歌的意境、人物形象等。 2.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或补充意见,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和总结。 实践活动(15分钟) 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诗歌中的场景,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 情景再现: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结与作业(10分钟) 1.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特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背诵《牧童》,并尝试写一首关于自然的小诗。 板书设计 ```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重点】 诗歌内容的理解 语言特点:押韵、对仗 【难点】 诗歌意境的把握 情感态度的培养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PPT、音频播放设备。 2. 多媒体素材:《牧童》的朗诵音频、相关图片和视频。 3. 辅助材料:诗歌文本、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草帽、笛子等)。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的反馈,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度: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改进空间: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改进措施,如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等。 评估 1. 形成性评估: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总结性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牧童》这首诗歌,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认同感。

  • 牧童教学设计(好)(三)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够理解《牧童》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及其深层含义。 2. 掌握诗歌结构:了解并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包括诗句、韵脚等。 3. 提高朗读能力:通过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发现诗歌中的关键信息。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任务。 3.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审美情趣: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2. 增强文化认同: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升人文素养:通过诗歌中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 诗歌结构的掌握: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包括诗句、韵脚等。 3. 朗读技巧的提高:通过反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情感体验的共鸣: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是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解决策略 1. 多角度解读: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诗歌。 2. 情境创设:通过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情感共鸣。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内容和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3. 实验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中的场景。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和图片,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这首诗描绘了牧童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风光和诗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其中的美好吧!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田园风光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20分钟) 介绍:简要介绍诗人吕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逐句讲解: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重点解释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诗歌结构:讲解古诗的基本结构,包括诗句、韵脚等。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问题,如“诗歌中有哪些描写自然景色的句子?” 角色扮演:选择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诗歌中的场景,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 学生反馈: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 ``` 牧童 :吕岩 诗句: 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歌结构: 诗句 韵脚 深层含义: 自然美景 田园生活 诗人情感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白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多媒体素材:田园风光的视频、音频朗诵、相关图片。 3. 辅助材料:诗歌文本、相关背景。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优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对诗歌的理解较为深入。 不足: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歌深层含义时仍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改进措施: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供更多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评估 表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 作业反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牧童》的小作文,通过作业反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后续跟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

  • 牧童教学设计(好)(四)

    牧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牧童》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2. 掌握诗歌技巧: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赏析。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2.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创造性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文化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修辞手法的识别: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 诗歌的背诵与朗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教学难点 1. 诗歌意境的把握:诗歌中的意境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2. 修辞手法的应用:学生可能在实际应用修辞手法时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加强理解。 3. 情感体验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受用语言或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这需要一定的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诗歌的背景知识和生平,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认知框架。 讨论法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互动交流。 实验法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中的情境,加深理解。 多媒体辅助 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图片和音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关于田园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兴趣。 提问引入:提问学生对田园生活有什么印象,引出《牧童》这首诗的主题。 讲授新课(20分钟)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人吕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内容讲解: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关键词汇和意象。 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练习(10分钟) 修辞手法识别:提供几首类似的诗歌,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分析。 诗歌背诵:学生尝试背诵《牧童》,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小结与作业(5分钟)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情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牧童》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五、板书设计 ``` 《牧童》 吕岩 一、背景介绍 诗人简介 创作背景 二、诗歌内容 1. 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意象:草地、旷野 情感:宁静、悠远 2.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 意象:笛声、晚风 情感:欢快、自由 3.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 意象:归家、黄昏 情感:满足、温馨 4. 第四句:不脱蓑衣卧月明 意象:蓑衣、月光 情感:自在、惬意 三、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对仗 四、练习 修辞手法识别 诗歌背诵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PPT演示文稿 诗歌文本 相关图片和音频 多媒体素材 田园生活视频 诗歌朗诵音频 修辞手法示例PPT 辅助材料 诗歌赏析手册 讨论记录表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反馈,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修辞手法。 学生参与度:反思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情况,是否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 表现: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读后感,评估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在上的表现进行自评,写出学习心得和体会。

  • 牧童教学设计(好)(五)

    牧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古诗《牧童》的背景和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唐代诗人吕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牧童》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2. 掌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初步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 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自主发现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诗歌的朗诵、表演和赏析任务。 3. 实践应用:通过模仿写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自然之美: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 2. 体验田园生活:让学生体会古代牧童的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3. 培养审美情趣:通过诗歌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牧童》这首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2. 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可能难以完全体会诗歌中描绘的田园生活和诗人的情感。 2. 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中的语言较为凝练,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解决策略 1.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 2.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中的情境,加深理解。 3. 教师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内容和情感。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促进思维碰撞。 3. 朗诵法:通过集体和个人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5.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诗歌的朗诵、表演和赏析任务。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优美的古诗——《牧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描绘了牧童在田园中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魅力吧!” 2. 展示图片:展示一些田园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讲授新课 1. 介绍诗人及背景: 介绍吕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2. 朗读诗歌: 教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逐句讲解: 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其中的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4. 讨论与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见解。 练习与巩固 1. 分组朗诵: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方式(如齐声朗诵、分角色朗诵等)进行朗诵,并进行展示。 2. 情景模拟: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中的情境,加深理解。 3. 模仿写作: 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风格,写一段描述自己生活中某个场景的小诗,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结 1. 总结回顾: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布置作业: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背诵《牧童》这首诗,并尝试写一篇关于田园生活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 ```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重点】 诗歌的意境 诗人的情感 诗歌的韵律 【难点】 诗歌的语言特点 田园生活的体验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录音设备。 2. 多媒体素材:田园风光的图片、《牧童》的朗诵音频、相关视频。 3. 辅助教学资源:诗歌赏析材料、写作指导手册。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方法 1. 表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其对诗歌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反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掌握情况和写作水平。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相关文档

  • 牧童教学设计.doc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了解诗

  • 牧童教学设计.doc

    《牧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牧蓑两个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牧童》背诵并默写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诗句的意思4.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感受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1.诵读法2.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知诗人---情景导入:同学们童年时纯真难忘

  • 牧童教学设计.doc

    《 牧 童 》教 学 设 计   徐永春  授课时间: 3月 17 日《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

  • 牧童教学设计实录.doc

    《牧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教学重难点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

  •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doc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龙港一小 张晶晶教学内容: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表演《剪羊毛》设计理念: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兴趣是小学生一切学科中的基础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审美为核心体现情感育人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了创设音乐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教学中恰当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发展教学

  • 牧童短笛》教学设计.doc

    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五课欣赏课教学设计《牧童短笛》第六册第五课《牧童短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此曲作于1934年全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全段六个乐句组成44拍仿佛是快乐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起的笛声悠扬动人第二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速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

  • 牧童教学设计.doc

    《牧童》教学设计(一课时) 新授课 09021234周燕飞 【设计意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pdf

    2 010-05 《 》 《 》 ★ 《 》 ★ 1. 2. 3. ★ ★ ★ 21 《 》 ★★★★★★★★★★★★★★★★★★★★★★★★★★★★★★★★★★★★★★★★★★★★★★★★★★★192 - -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doc

    #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doc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与反思学习目标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4.培养收集的兴趣和习惯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第 一 课 时欣赏作品导入新课(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