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了解鹅的种类、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描述鹅的基本特征和行为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并记录鹅的行为,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 通过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2.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鹅的种类及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鹅及其显著特征。 2. 鹅的生活习性:详细讲解鹅的饮食习惯、栖息地选择以及繁殖行为。 3. 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鹅的行为观察与记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准确记录鹅的行为。 2. 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认同保护鹅及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解决策略 观察记录:提供详细的观察指南,指导学生如何记录鹅的行为。 生态保护: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通过PPT展示鹅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鹅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鹅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实验操作 组织学生到公园或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记录鹅的行为,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互动问答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观念。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鹅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鹅?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思考。 新课讲授 知识讲解(20分钟) 使用PPT展示鹅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等内容,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详细讲解。 举例说明鹅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控制害虫数量、传播种子等。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鹅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成果,补充相关知识。 实践操作 实地观察(30分钟) 带领学生到公园或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分发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记录鹅的行为。 回到教室后,组织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课堂小结 总结回顾(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鹅的重要性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鹅的观察报告,包括鹅的种类、特征、行为和生态保护建议。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布局 标题:鹅的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 鹅的种类 鹅的特征
鹅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鹅的生物学特征: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鹅的外部形态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 掌握鹅的文化意义:学生能够说出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能列举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诗词。 3. 学会观察和记录:通过实地观察或视频,学生能够记录鹅的行为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查阅、实验观察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树立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意识。 2. 激发文化自豪感:通过了解鹅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重难点解析 重点 1. 鹅的生物学特征:包括鹅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2. 鹅的文化意义:通过历史故事、诗词歌赋等,让学生了解鹅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难点 1. 理解鹅的生活习性:学生可能对鹅的一些特殊行为(如迁徙、求偶等)难以理解。 2. 文化意义的深度理解: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诗词和历史故事的理解不够深入。 解决策略 1. 直观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鹅的各种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文化背景下的鹅的故事。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鹅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意义,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促进思维碰撞。 3. 实验法:通过观察鹅的行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导入语:通过提问“你们见过鹅吗?它们长什么样子?”引发学生的兴趣。 播放视频:展示一段关于鹅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鹅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讲授新知 1. 鹅的生物学特征 教师讲解:介绍鹅的外形特征(如羽毛颜色、体型等)、生活习性(如栖息地、食性等)。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鹅的文化意义 教师讲解:介绍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忠诚、高洁等。 故事分享:讲述几个与鹅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诗词,如《咏鹅》等。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这些故事和诗词中鹅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实践活动 1. 观察实验 实地观察:如果条件允许,带学生到公园或动物园观察鹅的行为。 视频观察:如果没有实地条件,可以播放鹅的行为视频,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2. 角色扮演 情景再现:选择一个与鹅有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讨论交流: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鹅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小结与巩固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鹅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意义。 学生反馈: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鹅的小作文,可以是观察日记、故事改编或诗歌创作。 五、板书设计 ``` 鹅 教学设计 1. 生物学特征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2. 文化意义 忠诚 高洁 诗词故事 3. 观察实验 行为特点 实地/视频观察 4. 角色扮演 历史故事 诗词歌赋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鹅的模型、标本、图片。 2. 多媒体素材:鹅的视频、PPT演示文稿。 3. 参考:相关书籍、文献、网络资源。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鹅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意义的理解程度。 互动情况:反思上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互动效果。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 学生表现:通过发言、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自评: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鹅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意义,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动物的关爱和对文化的认同。
《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鹅》,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描述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鹅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阅读,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鹅的特点,学会倾听和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和实物观察,增强对鹅的认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3. 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描述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理解和感受鹅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鹅的特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实验法:通过实物观察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4. 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5. 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导入话题:教师通过展示几幅鹅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 2. 引入课题: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鹅》,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20分钟) 1.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2. 讲解生字词:教师逐个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结合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主要意思,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鹅的话题进行讨论。例如: 鹅的外貌特征 鹅的生活习性 鹅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实物观察与多媒体展示(15分钟) 1. 实物观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一只活鹅到教室,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鹅的外貌特征和行为。 2. 多媒体展示:播放有关鹅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鹅的生活习性。 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15分钟) 1.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鹅和其他动物,模拟鹅与其他动物的互动情景。 2. 情境模拟:设置几个情境,如“鹅妈妈带着小鹅去河边游泳”,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表演。 小结(5分钟) 1.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鹅的小作文,描述自己眼中的鹅。 五、板书设计 ``` 《鹅》教学设计 | 主题:鹅 | | 生字词:鹅、颈、蹼、喙 | | 外貌特征:长脖子、扁嘴巴、大肚子 | | 生活习性:喜欢游泳、吃草 | | 象征意义:忠诚、和平 |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鹅的图片、模型、实物鹅(如有条件)。 2. 多媒体素材:鹅的视频、PPT演示文稿。 3. 辅助材料:生字卡片、角色扮演道具。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上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持续优化:收集学生和同事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评估 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记录学生的发言次数和质量。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小作文,评估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鹅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鹅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鹅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鹅的生物学特征: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鹅的文化意义:了解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忠诚、勇敢等。 3. 培养观察与记录能力:通过实地观察或视频,学会记录和分析鹅的行为特点。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获取关于鹅的知识。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 3. 实践操作:通过绘画、制作模型等活动,加深对鹅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 激发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鹅的生物学特征:包括鹅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生态作用。 2. 鹅的文化意义: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 理解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鹅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及其重要性。 2. 文化意义的深度理解:学生可能对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解决策略 1. 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直观展示鹅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如鹅在农田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其生态价值。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鹅的文化意义。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知识点:系统讲解鹅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意义,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 讨论法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文化意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全班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增强互动。 实验法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湖泊或动物园观察鹅的行为,记录并分析。 模拟实验:通过制作鹅的模型或绘制鹅的生态图,加深对鹅的理解。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一段关于鹅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明确目标:简要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讲授新知(20分钟) 生物学特征:详细讲解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生态作用。 文化意义:介绍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忠诚、勇敢等。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鹅的文化意义”两个主题进行讨论。 记录要点:每组指定一名记录员,记录讨论的主要内容。 实践操作(15分钟)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湖泊或动物园观察鹅的行为,记录并分析。 模拟实验:通过制作鹅的模型或绘制鹅的生态图,加深对鹅的理解。 小结与反馈(5分钟)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反馈评价: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解答。 五、板书设计精炼 ``` 《鹅》教学设计 一、生物学特征 1. 外形特征 2. 生活习性 3. 生态作用 二、文化意义 1. 忠诚 2. 勇敢 3. 其他象征意义 三、实践操作 1. 观察实验 2. 模拟实验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实物教具:鹅的标本或模型 绘图工具:彩笔、画纸 多媒体素材 视频:关于鹅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的视频 图片:鹅的高清图片 PPT演示文稿:包含主要知识点的PPT 辅助材料 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鹅的行为特点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改进空间: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参与度如何等。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方法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记录等。 作业反馈: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小组报告:通过小组报告,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不仅掌握鹅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意义,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录、合作和探究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鹅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了解鹅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外观、生活习性等。 2. 学生能够掌握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种类的鹅。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求知欲。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鹅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外观特征、生活习性等。 2. 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3. 不同种类的鹅:识别和区分常见的鹅种。 教学难点 1.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理解鹅在生态系统中的多重角色和相互关系。 2. 物种识别:准确区分不同种类的鹅,尤其是外观相似的品种。 3. 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解决策略 1.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讲解鹅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系统学习。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和见解。 3.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观察实验,如观察鹅的行为习惯。 4.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关于鹅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鹅的了解和印象。 讲授新课(20分钟) 教师讲解:介绍鹅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外观、生活习性等。 多媒体展示:展示不同种类鹅的图片,帮助学生识别。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鹅进行深入研究。 任务分配:每个小组负责收集该种鹅的相关信息,并准备汇报。 实验观察(20分钟) 实验设计: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池塘或附近的公园观察鹅的行为。 记录:要求学生记录观察结果,注意鹅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作业布置(5分钟)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鹅的短文,结合所学和个人观察,描述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板书设计精炼 ``` 【鹅的教学设计】 一、鹅的生物学特征 1. 外观特征 2. 生活习性 二、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2. 对环境的影响 三、不同种类的鹅 1. 常见种类 2. 特征识别 四、科学探究方法 1. 观察 2. 实验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素材:鹅的视频、图片等。 2. 教具:放大镜、笔记本、笔等。 3. 参考:《鸟类百科全书》、相关链接等。 4. 实地考察场地:学校附近的公园或动物园。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情况,特别是小组讨论和实验环节。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小组汇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改进空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增加互动环节或调整教学方法。 评估 形成性评估: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性评估:通过作业和小组汇报,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鹅的生物学特征、生态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音乐课《咏 鹅》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间其他学科的综合在
教学设计表课题名称《咏 鹅》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一年级授课时数一设计者吴晓媚所属学校晋江市金井镇培育小学一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咏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字与拼音》里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本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
《咏鹅》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
咏鹅教学设计??? 一课题导入:??? 头戴红帽子身披白袍子脚穿红袜子唱歌伸脖子(猜一动物名称)??? 二赏画:??? 1 HYPERLINK 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大白鹅的样子??? 2欣赏这首诗的动画 HYPERLINK t _blank 课件??? 3交流观后感受??? HYPERLINK 学生们虽然能经过一番思考猜出了 谜底但未必真正地见过大白鹅??? 出示课本
小学语文一年级《咏鹅》教学设计2010年12月小学语文一年级《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1小朋友我们来欣赏一幅图画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
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学生学会分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慎重地对待疑问 3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时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单元主题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来
《老爷爷赶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① 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使学生体会乐曲抒情的情绪和音乐所表现的美景② 通过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村人快乐的生活2.行为能力目标① 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熟悉乐曲的主旋律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② 培养学生
《牛和鹅》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执教 王翔 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要盲目恐惧也不要欺负别人2画情节曲线图认真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3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二教学重难点: 1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要盲目恐惧也不要欺负
二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题号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DBBCDCDBCCDCDAC三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BAACCCDDBB四阅读理解(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题号 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答案AADBBBDCCACADCD第
五年级语文《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学习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揣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