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故事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2. 分析人物性格: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3. 掌握文学手法:学生能够识别和解释故事中的象征、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阅读: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2. 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见解,并倾听他人的观点。 3. 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进行批判性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故事中的善恶对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 增强文化认同感:了解《格林童话》的文化背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故事情节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发展。 2. 人物性格分析: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作用。 3. 文学手法的应用:教会学生识别并解释故事中的文学手法。 教学难点 1. 深层次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 批判性思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和反思。 3. 创意写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创作童话故事。 解决策略 分层次讲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学手法。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促进思维碰撞。 3. 实验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4.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5.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一段关于《格林童话》的简短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故事能流传至今?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讲授新课(30分钟) 故事讲解:选择一个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详细讲解其情节、人物和主题。 文学手法分析:引导学生识别故事中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练习巩固(20分钟) 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故事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同学评价表演。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个短小的童话故事。 小结(10分钟)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手法的作用和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格林童话》的故事分析报告。 板书设计 ```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视频/图片引入 提出问题 二、讲授新课 1. 故事讲解 《白雪公主》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与记忆:学生能够理解和记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内容,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2. 分析与评价: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性格及其行为动机,并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评价。 3. 语言表达: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在小组讨论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和观看相关视频,学生能够独立获取信息并进行初步的理解。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文化认同:学生能够认识到《格林童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道德教育:通过故事中的善恶对比,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 审美情趣:学生能够欣赏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核心知识点:《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及其主要情节。 2. 关键技能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性格及行为动机,分析故事的道德寓意。 教学难点 1. 难点1: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隐含意义和道德观念。 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挖掘故事的深层含义。 2. 难点2:学生在复述故事时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不清晰的问题。 解决方案:通过多次练习和同伴互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目的:介绍《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实施方式:通过PPT展示和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格林童话》的创作背景、简介以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讨论法 目的:促进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实施方式: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性格及其行为动机,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角色扮演 目的: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实施方式:选择一个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后进行点评。 多媒体辅助 目的:丰富教学手段,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实施方式:播放《格林童话》的动画片或电影片段,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时间:5分钟 活动:通过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讲授新知 时间:20分钟 活动: 1. PPT展示:展示《格林童话》的创作背景、简介以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故事讲解:选择一个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详细讲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小组讨论 时间:25分钟 活动: 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任务分配: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性格及其行为动机。 3. 汇报分享: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点评。 角色扮演 时间:20分钟 活动: 1. 选择故事:选择一个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 2. 准备时间: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准备,可以简单排练。 3. 表演展示: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后进行点评。 小结 时间:5分钟 活动: 1.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文化价值。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阅读一篇《格林童话》的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布局 标题:《格林童话》 主要内容: 《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 简介 《白雪公主》的主要情节 主要角色性格 道德寓意 关键词:历史背景、简介、主要情节、角色性格、道德寓意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PPT:包含《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简介等内容。 故事文本:《白雪公主》等经典故事的文本材料。 角色扮演道具:简易的服装和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多媒体素材 动画片/电影片段:《白雪公主》等经典故事的动画片或电影片段。 音乐:适合故事氛围的背景音乐。 辅助教学资源 参考书籍:《格林童话选》等。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在线资源链接,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有效性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特别是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的参与度,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改进空间: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些环节参与度不高,可以考虑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评估方式 形成性评估: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终结性评估:通过布置的读后感作业,评估学生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和信息。 学生能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主要故事内容,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2. 学习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和体验故事内容。 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故事的再创作或改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 1. 教学重点: 《格林童话》的主要故事内容及其主题。 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从故事中提取深层次的主题和寓意。 如何将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解决方案: 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故事内容。 设计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探讨故事中的道德教育。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 介绍《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和信息。 讲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2. 讨论法: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探讨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3. 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促进学生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4. 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完成故事的再创作或改编。 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多媒体辅助法: 使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格林童话》的动画片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介绍《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和信息。 2. 讲授新课(30分钟): 详细讲解《格林童话》中的几个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通过PPT展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3. 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讨论。 讨论故事的主题和寓意,以及故事中的道德教育。 4. 角色扮演(2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片段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5. 小组合作(30分钟): 小组合作完成故事的再创作或改编。 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6.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五、板书设计精炼 标题:《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 1. 《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和信息 2. 主要故事内容 《白雪公主》 《灰姑娘》 3. 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4. 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板书布局: 左侧列出故事名称和主要情节 右侧列出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中间用箭头连接,突出故事与主题的关系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 《格林童话》的纸质书籍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服装、面具) 2. 多媒体素材: 《格林童话》的动画片断 PPT演示文稿 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其他辅助资源: 故事卡片(用于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的提示卡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1. 教学实施后的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评估教学效果。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 评估方法: 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作业反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或改编一个故事。 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小组合作完成的故事再创作或改编的质量。 3. 改进措施: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优化板书设计,使其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记录和回顾。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了解与掌握:学生能够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其主要作品。 2.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和分析《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语言表达: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创作。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学会通过查阅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故事分析、角色扮演等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文化认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感受《格林童话》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 情感共鸣: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社会责任感:通过对故事中善恶美丑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背景知识:介绍《格林童话》的、创作背景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故事分析:选取《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经典故事,深入分析其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语言表达:训练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改编或续写。 教学难点 1. 文化差异:由于《格林童话》源于德国,部分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可能与中国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需要适当解释和引导。 2. 深层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从表面的情节走向更深层次的主题探讨,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寓意和社会意义。 3. 创新表达:鼓励学生在复述和创作过程中发挥创意,但需避免偏离原著核心思想。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系统讲解《格林童话》的背景知识和经典故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人物性格等,促进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 写作练习:布置故事复述、改编或续写的写作任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你们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引出《格林童话》的话题。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以及他们的创作背景。 讲授与讨论 1. 故事讲解: 选择《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三个经典故事进行详细讲解。 分析每个故事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深入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实践活动 1. 角色扮演: 选择一个故事,分配角色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 2. 写作练习: 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故事进行复述、改编或续写。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点评。 小结 1.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格林童话》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2. 作业布置: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格林童话》故事,并撰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一、背景知识 :雅各布·格林 & 威廉·格林 创作背景:19世纪初的德国 文学地位: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经典故事 1. 《白雪公主》 情节结构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2. 《灰姑娘》 情节结构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3. 《小红帽》 情节结构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三、讨论与实践 道德观念 人物性格 角色扮演 写作练习 四、小结 总结要点 作业布置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格林童话》书籍、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及马克笔。 2. 多媒体素材:制作PPT演示文稿,包含故事插图、背景音乐、相关视频片段。 3. 辅助材料: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服装道具,如王冠、魔法棒、斗篷等。 4. 参考:提供《格林童话》的相关研究和拓展阅读材料,供学生参考。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互动: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记录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反馈,评估学生对《格林童话》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改进措施:针对上出现的问题,思考改进措施,如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参考等。 评估 1. 过程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 结果性评价:通过写作练习和课外阅读任务,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主要作品。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基本情节、角色和主题。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习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和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解析 重点: 了解《格林童话》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理解故事中的情节、角色和主题。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难点: 对于一些复杂的情节和深层的主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评价故事。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解决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情节和主题。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故事。 通过写作和绘画等创意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主要作品。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片段,增强体验感。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故事场景,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写作和绘画:鼓励学生通过写作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展示《格林童话》的插图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主要作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20分钟) 详细讲解《格林童话》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选择一到两个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情节、角色和主题。 3. 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故事的主要情节、角色的性格特点、主题思想等。 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4. 角色扮演(20分钟) 每组选择一个故事片段,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表演结束后,全班进行点评和反馈。 5. 情景模拟(15分钟) 选择一个故事场景,进行情景模拟。 学生分角色参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6. 写作和绘画(20分钟)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是故事的续写、改写,也可以是故事的插画。 7. 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总结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布置作业:选择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或绘制一幅插画。 板书设计 ```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1. 背景 创作背景 主要作品 2. 重点故事 《白雪公主》 情节 角色 主题 《灰姑娘》 情节 角色 主题 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 分享交流 4. 角色扮演 选段表演 点评反馈 5. 情景模拟 场景选择 模拟体验 6. 写作和绘画 表达感受 创意表现 ``` 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格林童话》图书、插图卡片、角色头饰等。 多媒体素材:《格林童话》相关视频、音频。 辅助教学资源:PPT课件、白板、马克笔等。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教学效果。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 通过学生的写作和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创造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提问和互动,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在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格林童话》读后感 我利用暑期时间又看了一遍《格林童话》却得到了与以前不同的感受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却觉得童话里面也富有哲理以前我看这本书只看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寓意而现在再次看这本书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做人要善良 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返顾地还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德国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多年工作的成果《格林童话》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勇敢与怯懦勤劳与懒惰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格林童话》是与《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并列为世界童话三大宝库 精彩片段: ①《白雪公主》 ②《青蛙王子》 ③《猫和老鼠做朋友》④《灰姑娘》
《格林童话》读后感我利用暑假期间又看了一遍《格林童话》得到了与以前大不相同的感受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却觉得童话里面也富有哲理以前我看这本书只看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寓意而现在再次看这本书时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做人要善良 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
中考名著阅读《格林童话》复习【】: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1859)是德国童话搜集家著名学者主要研究语言学哲学和文艺学等因两人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作品介绍】:《格林童话》最完整的版本包括211个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较
《格林童话》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格林童话》这本书《格林童话》讲的是从前有个妇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傲慢无礼叫人厌恶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心又很善良可母亲却宠爱大女儿嫌弃小女儿 小女儿每天都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打水每次都要打满一罐子一天她又去打水看见一个模样可怜的妇人过来向她讨水喝小女儿连忙去最干净的地方舀一些水她让妇人喝水妇人喝完水说:你真善良可爱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妇人就是仙女变的
《格林童话》读后感宋营小学 三二班张依晗童话是人们不可拒绝的童话是人们所盼望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世界像童话般的不可思议像童话般的幸福与美好我利用寒假时间又看了一遍《格林通话》得到了从未有过得感受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觉得童话里也有哲理看了这本书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做人要善良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
#
读格林童话《青蛙王子》有感 我读了格林童话《青蛙王子》后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 《青蛙王子》这篇童话说的是:一只青蛙帮公主捡了一个金球而因为青蛙向公主提出了一个要求所以国王要公主办到青蛙要公主陪它吃饭睡觉任何事都要和她一起公主一气之下把青蛙扔到墙上突然青蛙身上的青蛙皮脱了下来变成了一个王子不久之后他们俩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看完这篇童话我仿佛走进他们的
《格林童话》读后感《格林童话》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所写名字也是以格林兄弟命名的《格林童话》中我最喜欢《灰姑娘》 灰姑娘是一个命运十分坎坷的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而父亲又娶了妻子也就是她的继母继母有两个女儿她们都比灰姑娘要难看她们非常嫉妒灰姑娘的美貌于是继母就让灰姑娘不停的干活一刻也不让她休息有一天王子邀请所有的姑娘去参加舞会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也包括在内灰姑娘很想去但是
十二、《格林童话》[近11年未考]【作家作品】格林兄弟:指雅各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德国语言学家、民间文学研究家。《格林童话》,又名《儿童和家庭童话故事集》。这是格林兄弟用几十年的时间搜集、加工、整理编写的200多篇童话。童话大力颂扬正义、忠诚、慈爱、勤劳、正直、善良、勇敢、宽容等优秀品质,对懒惰、邪恶、怯懦、虚伪、自私、狡猾、嫉妒等品质进行了嘲讽和鞭挞。这些童话故事,反映了人民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