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摆的基本概念:了解摆的定义、组成及基本特性。 2. 掌握摆的周期公式:能够运用公式 \( T = 2\pi \sqrt{\frac{L}{g}} \) 计算摆的周期。 3. 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学会测量摆的周期,并分析影响摆周期的因素。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数据分析: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 3. 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2. 严谨求实的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摆的基本概念:确保学生理解摆的定义及其组成。 2. 摆的周期公式: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公式计算摆的周期。 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测量摆周期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摆周期公式的推导: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原理。 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数据误差较大。 3. 数据分析:学生可能缺乏数据分析的能力,需要引导他们如何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解决策略 1. 直观演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摆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摆的周期公式。 2. 分步指导: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步骤,确保学生操作正确。 3. 数据分析模板:提供数据分析的模板,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数据分析。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入摆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摆的定义、组成及周期公式。 实验法 实验准备:指导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细线、小球、秒表等。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长度的摆的周期。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记录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讨论法 小组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交流心得,讨论实验结果。 全班分享: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全班共同讨论。 多媒体辅助 视频展示:播放摆的运动过程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动画模拟:使用动画模拟摆的周期变化,加深理解。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引入:老师提问:“什么是摆?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摆?” 2. 实物展示:展示一个简单的摆模型,让学生观察其运动。 新课讲授(15分钟) 1. 定义与组成:讲解摆的定义及其组成(悬点、摆线、摆锤)。 2. 周期公式:介绍摆的周期公式 \( T = 2\pi \sqrt{\frac{L}{g}} \),并解释各符号的意义。 3. 公式推导:通过动画和图示,简要介绍公式的推导过程。 实验操作(30分钟) 1. 实验准备: 分发实验器材:细线、小球、秒表、尺子。 说明实验目的和步骤。 2. 实验操作: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测量不同长度的摆的周期。 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 3. 数据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摆的周期。 使用提供的数据分析模板,进行初步分析。 小结与讨论(10分钟) 1. 小组讨论:每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影响摆周期的主要因素。 2. 全班分享: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全班共同讨论。 3. 教师总结:老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课堂练习(10分钟) 1. 题目练习:布置几道关于摆周期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互动问答: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 作业布置(5分钟) 1. 书面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回家制作一个简易摆,并测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摆的基本概念,包括摆的组成、运动规律和周期。 掌握影响摆周期的因素,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因素。 学会使用秒表等工具测量摆的周期。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重难点解析 1. 教学重点 摆的基本概念及其运动规律。 影响摆周期的因素及其实验验证。 2. 教学难点 理解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及数据处理能力。 3. 解决方案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设计分步实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巧。 提供详细的实验指导书,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通过讲解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奠定学生的理论基础。 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摆的运动规律,验证理论知识。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问题导向法: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个小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观察吊灯摆动的故事,引出摆的研究主题。 2. 讲授新知(10分钟) 讲解摆的基本概念:摆的定义、组成(摆线、摆锤)、运动规律(简谐运动)。 介绍摆周期的公式:\( T = 2\pi \sqrt{\frac{L}{g}} \),其中 \( T \) 是周期,\( L \) 是摆长,\( g \) 是重力加速度。 说明影响摆周期的因素:摆长、摆锤质量、振幅等。 3. 实验验证(20分钟) 实验一:测量摆的周期 准备材料:细绳、小球、秒表、尺子。 步骤: 1. 将细绳固定在一端,另一端挂上小球。 2. 测量摆长(从悬挂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 3. 小球拉到一定角度后释放,用秒表测量其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单次振动周期。 实验二:探究摆长对周期的影响 改变摆长,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摆长下的周期。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摆长越长,周期越长。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影响摆周期的主要因素。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巩固练习(10分钟) 给出几道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如果一个摆的摆长为1米,求其周期(取 \( g = 9.8 \, \text{m/s}^2 \))。 6. 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摆的基本概念、周期公式及影响因素。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 五、板书设计 ``` 《摆的研究》 1. 摆的基本概念 定义:由一根细绳和一个小球组成的装置 组成:摆线、摆锤 运动规律:简谐运动 2. 摆周期公式 T = 2π√(L/g) T: 周期 L: 摆长 g: 重力加速度 3. 影响摆周期的因素 摆长 摆锤质量 振幅 4. 实验验证 实验一:测量摆的周期 实验二:探究摆长对周期的影响 5. 小结 重点回顾 实验重要性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细绳、小球、秒表、尺子、支架。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视频、动画模拟。 实验指导书: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习题册:包含基础习题和拓展习题。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摆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小组讨论环节活跃,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评估方式 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作业反馈:批改学生的习题,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摆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摆的基本概念,包括摆的组成和运动规律。 2. 学生能够掌握测量摆周期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 学生能够分析影响摆周期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假设。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通过数据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能够客观、严谨地对待科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科学研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摆的基本概念:理解摆的组成(摆线、摆锤)及其运动规律。 2. 摆周期的测量:掌握使用秒表测量摆周期的方法。 3. 影响摆周期的因素:分析并验证摆长、摆锤质量、摆角等因素对摆周期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摆周期的测量: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计时不准的问题,需要教师指导正确的测量方法。 2. 数据分析:学生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如何正确记录和分析数据。 3.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结果结合起来,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介绍摆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提供必要的理论背景。 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摆的运动过程,测量摆周期,并验证各种因素的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4.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摆的运动过程和相关实验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5. 项目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关于摆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动画,展示摆的运动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互动: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摆,以及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知 1. 定义摆:解释摆的组成(摆线、摆锤)及其基本运动规律。 2. 摆周期的概念:介绍摆周期的定义及单位,强调其重要性。 3. 影响摆周期的因素:讲解摆长、摆锤质量、摆角等因素对摆周期的影响,并提出假设。 实验操作 1. 实验准备:分发实验器材(摆线、摆锤、秒表等),说明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分组实验: 测量摆周期:每组选择不同的摆长,测量并记录摆周期。 验证影响因素:改变摆长、摆锤质量、摆角,分别测量并记录摆周期。 3. 数据记录:指导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讨论与总结 1. 小组讨论: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影响摆周期的主要因素。 2. 全班总结: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主要结论,并解答学生疑问。 3.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摆的实际应用,如钟摆、秋千等。 小结 1. 回顾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2.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思考摆的应用场景。 五、板书设计 ``` 《摆的研究》 1. 摆的基本概念 组成:摆线 + 摆锤 运动规律:简谐运动 2. 摆周期 定义:摆来回一次的时间 单位:秒 (s) 3. 影响摆周期的因素 摆长 摆锤质量 摆角 4. 实验步骤 测量摆周期 改变摆长、摆锤质量、摆角 记录数据 5. 结论 摆周期主要受摆长影响 摆锤质量、摆角影响较小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摆线、摆锤、秒表、尺子、天平、支架等。 2. 多媒体素材:摆的运动过程视频、实验操作示范视频、PPT课件等。 3. 辅助材料: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指南、参考等。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1. 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总结改进措施。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3.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表现,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4.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和评估结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理解摆的基本概念:了解摆的定义、结构及组成。 2. 掌握摆动周期的影响因素:能够识别并解释影响摆动周期的主要因素,如摆长、质量等。 3. 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学会测量摆动周期的方法,并记录数据。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探究性学习: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数据分析能力:学会从实验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科学兴趣: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培养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3. 增强环保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强调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摆的基本概念:确保学生理解摆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2. 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通过实验验证摆长、质量等因素对摆动周期的影响。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准确测量摆动周期。 教学难点 1. 理论与实践结合:如何将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 2. 数据处理:教会学生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 3. 实验误差控制:帮助学生识别并减少实验中的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介绍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摆动周期的变化。 3.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 4.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摆(如钟摆)引出课题。 提问激趣:提问学生关于摆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讲授新知(10分钟) 讲解摆的基本概念:定义、结构及组成。 介绍摆动周期的影响因素:摆长、质量、初始角度等。 演示实验:教师示范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摆,并测量其摆动周期。 实验操作(20分钟) 分组实验: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细线、重物、秒表等)。 实验步骤: 1. 固定摆长,改变重物的质量,测量摆动周期。 2. 改变摆长,固定重物的质量,测量摆动周期。 3. 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摆动幅度过大导致危险。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享实验结果: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初步结论。 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数据差异的原因。 总结归纳(10分钟) 总结实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摆动周期的主要因素。 回顾知识点:复习摆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要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收获。 板书设计 ``` 《摆的研究》 一、摆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2. 结构 细线 重物 二、摆动周期的影响因素 1. 摆长 2. 质量 3. 初始角度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步骤 固定摆长,改变质量 改变摆长,固定质量 2. 注意事项 四、实验结论 1. 摆长越长,周期越长 2. 质量对周期无明显影响 五、作业 撰写实验报告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细线、重物、秒表、支架等实验器材。 2. 多媒体素材:摆动周期的动画演示、实验操作视频。 3. 实验手册:包含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的实验手册。 4. 安全指南: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表现,评估学生对摆动周期的理解程度。 改进空间:根据学生反馈和实验结果,调整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持续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保持教学的新颖性和吸引力。 评估方式 1. 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满意度,收集改进建议。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概念: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摆的定义,了解摆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2. 掌握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学生能够总结出摆的周期与摆长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表示。 3. 应用实践: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钟表。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科学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其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2. 严谨态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的工作习惯。 3.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摆的基本结构:明确摆由摆线(或摆杆)和摆锤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 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摆的周期与摆长成正比的关系,并掌握公式 \( T = 2\pi \sqrt{\frac{L}{g}} \)。 教学难点 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不规范导致数据偏差,需要教师指导和纠正。 2. 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公式中的各个变量及其物理意义,需要通过实例和反复练习来加深理解。 解决策略 1. 实验前讲解: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明白每一步的操作。 2.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实验环节,相互监督和帮助,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 公式推导: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公式,增强其理解和记忆。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摆动现象(如秋千、钟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摆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周期公式,为后续实验做好理论准备。 实验法 演示实验:教师先进行示范实验,展示摆的运动规律,让学生直观感受。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讨论法 小组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就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全班交流:实验结束后,组织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实验结果和发现,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深化。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摆动的现象?”引入摆的概念。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摆动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理论讲解(10分钟) 定义与结构:讲解摆的定义,介绍摆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周期公式:讲解摆的周期公式 \( T = 2\pi \sqrt{\frac{L}{g}} \),解释各变量的含义。 实验演示(10分钟) 示范实验:教师演示摆的实验,展示摆的运动规律,让学生直观感受。 实验说明: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明白每一步的操作。 分组实验(20分钟)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分配实验任务。 实验操作: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教师巡视:教师巡视各组,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操作错误。 小组讨论(10分钟) 讨论实验结果:各小组内部讨论实验现象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 记录总结:每组选出代表,记录实验结果和发现,准备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10分钟) 分享成果: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实验结果和发现,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实验中的亮点和不足。 总结与巩固(5分钟)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摆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周期公式。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布局 ``` 《摆的研究》 1. 摆的基本概念 定义:摆是由摆线(或摆杆)和摆锤组成的装置 结构:摆线(或摆杆)、摆锤 2. 摆的周期公式 T = 2π√(L/g) T:周期 L:摆长 g:重力加速度 3. 实验步骤 准备器材 测量摆长 记录时间 分析数据 4. 实验结果 各组数据 结果分析 ``` 板书特点 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回顾。 逻辑清晰:从基本概念到实验步骤,再到实验结果,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摆线:细绳或金属丝 摆锤:小铁球或其他重物 计时器:秒表 尺子:测量摆长 支架:固定摆线 多媒体素材 视频:关于摆动现象的视频 PPT:包含摆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周期公式等内容 辅助教学资源 实验报告单:提供给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参考:提供相关的物理教材和实验手册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摆的基本概念和周期公式的理解程度。 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记录是否准确。 互动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改进措施 加强实验指导:对于实验操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增加互动环节:在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问答、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更多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虚拟实验软件、在线视频等,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摆的基本概念和周期规律,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激发其对物理学的兴趣。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吉林省洮南市第三小学 白志华关键词:摆快慢摆线长短教学背景 《摆的研究》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中用摆计时的钟和测量摆的快慢两课内容本课的重点定位于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依据实际期望学生在课中能够使用 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体验精确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实验过程的精确与否直接导致实验结果的科学因而本课追求实验的精确性也就是让学生尝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新塘街道杏田小学 周赟【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摆绳的长度与摆锤的长度)有关摆越长摆动越慢摆越短摆动越快 2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动角度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展开实验研究???? 能够根据现象提出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问题并进行推测能够根据推测进行改变摆幅大小摆锤重量摆绳的长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七台河市曙光小学 赵玉梅一、教材分析:《摆的研究》一课是教科版五下年级“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六课。在学生测量规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的时候发现,摆钟的摆与自制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可能不一样。有的摆得快,而有一些则摆得慢。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一个问题:在相同时间内,怎么不同的摆,摆动的次数会不一样呢?之前,学生已经观察过摆钟的摆和自制的摆,他们会联想到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
《 摆的研究 》教学设计设计选题名称摆的研究设计者龚斯惠学段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科学执教者龚斯惠所属单位深圳市水库小学课时1是否申报优秀成果是应用信息技术类别□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一教材内容分析选题原因尤其要讲清楚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的原因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共分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角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2008福建省农村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 陈英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角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假设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搜集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在摆的实验中对变量的精确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进一步加深认识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推
一点通教学网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三单元第六课《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摆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第六课。这课是在学生研究了《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影响摆每分钟摆多少次的因素有自己的初步认识,认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没有关系。本课学生就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绳的长短是否有关等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
市级教研课教案:本教案将于5月2728日在杭州市小学科学新课程设计和技术领域专题研训活动中实施《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执教:杭州市萧山区汇宇小学 沈 洋【整体设计】 1.教材分析《摆的研究》一课是教科版五下年级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六课在学生测量规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的时候发现摆钟的摆与自制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可能不一样有的摆得快而有一些则摆得慢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一个问题:在相同时间内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