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赤壁》教案 (三)

  《赤壁》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赤壁》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赤壁》一诗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难点:把握诗歌中的象征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三国时期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学生:三国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这些战役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二、初读感知
1.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诵《赤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感情。
2. 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思考每句诗的大致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赏析
1. 分析意象:
    赤壁:选取“赤壁”作为诗歌的题目,暗示了战争的发生地,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引人遐想。
    折戟沉沙:通过“折戟”这一意象,表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
    东风:东风是诗歌中的关键因素,推动了战局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力量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铜雀台:通过“铜雀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感慨。
2. 品味语言:
    炼字:“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中,“销”、“便”、“锁”等字眼用得极为精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情感体验:
    情感线索: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事件有着独特的看法和感悟。
    情感升华:通过分析诗歌,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1.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写一首小诗,模仿《赤壁》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
2.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赤壁》教案(一)

    《赤壁》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赤壁》一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体会的情感变化。 难点: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尤其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赤壁之战片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大家知道赤壁之战吗?它与哪位诗人有关?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播放视频:播放《赤壁》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2.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停顿。 3. 齐读诗歌:全班齐读诗歌,加深印象。 三、细读诗歌,品味语言 1.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诗歌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第一部分:通过“折戟沉沙铁未销”等诗句,感受战争的残酷。 第二部分:通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诗句,表达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2. 多媒体展示:展示《赤壁之战》的复原场景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赏析诗歌:选取部分诗句进行赏析,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1. 创作比赛:让学生模仿《赤壁》的写法,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2. 交流分享: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灵感。 五、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涵。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熟读并背诵《赤壁》。 2. 课外阅读:推荐同类型的古诗词,如杜牧的《过华清宫》,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板书设计 战争场景:折戟沉沙、东风不与 历史人物:周瑜、二乔 情感变化:由悲到愤再到感慨 多媒体辅助材料 《赤壁之战》复原场景图 《三国演义》电视剧片段 《赤壁》朗读音频 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赤壁》中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 创作比赛:模仿《赤壁》写一首小诗

  • 《赤壁》教案(二)

    《赤壁》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掌握“赤壁”一词的多义性和诗意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 难点:体会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感受历史与文学的交融之美。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三国演义片段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印象,引入杜牧的《赤壁》诗。 二、初读感知 1. 多媒体展示:播放诗歌朗读视频,学生跟读。 2. 自主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感情。 3. 小组讨论:小组内分享朗读体会,提出疑问。 三、细读探究 1. 多媒体展示:展示诗歌注释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3.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四、品读鉴赏 1. 多媒体展示:展示诗歌关键句式及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赏析。 2.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诗歌主题分析,准备全班展示。 3. 全班展示:各组代表分享观点,师生共同点评。 五、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其他描写赤壁之战的古诗词,拓宽视野。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赤壁之战场景。 3.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诗歌意境,写一段关于赤壁之战的文字。 六、小结 1. 多媒体展示: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2. 学生发言: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 3.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背诵并默写《赤壁》全文。 2. 课外阅读:推荐杜牧其他诗歌作品,鼓励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赤壁 杜牧 背景介绍 诗意解读 情感表达 艺术特色 多媒体辅助材料 三国演义片段视频 诗歌朗读视频 诗歌注释及背景 其他描写赤壁之战的古诗词 角色扮演场景图片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保持教案内容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篇幅控制在1200至2000字,便于实施与学习。 教案设计需明显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促进个性化学习体验。

  • 《赤壁》教案(四)

    《赤壁》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赤壁》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掌握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视频,营造历史氛围。 2. 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视频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吗?(三国时期)那大家知道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战役叫什么吗?(赤壁之战)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牧的《赤壁》,感受这场战争背后的历史文化魅力。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齐读:全班一起朗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3.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精读赏析 1.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认为这首诗最精彩的一句是什么?为什么? 2.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3. 多媒体展示:展示诗歌中重要意象的图片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情感升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这首诗给你带来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其他与《赤壁》相关的历史,如相关的历史人物画像、事件背景等。 2. 角色扮演: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赤壁之战的场景。 3. 讨论交流:讨论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五、小结 1. 回顾本节课内容: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总结收获: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3. 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 | 意象 | 象征意义 | ||| | 灰飞烟灭 | 战争的残酷 | | 千古风流人物 | 历史的见证者 | | 东风 | 机遇与挑战 | 七、多媒体辅助材料 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视频 诗歌中重要意象的图片 《赤壁》原文及注释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 八、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角色扮演:再现赤壁之战的场景 读后感写作: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 《赤壁》教案(五)

    《赤壁》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赤壁》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体会的情感变化及诗歌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吗?它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二、新课讲授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播放音频:播放朗读版《赤壁》,学生跟读,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2.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重音。 3. 小组讨论:小组内分享朗读感受,交流诗歌大意。 (二)细读诗歌,品味语言 1. 教师引导:分析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如“折戟沉沙”、“东风”等。 意象:“折戟沉沙”象征什么?为什么说“自将磨洗认前朝”? 意象:“东风”对战争结果有何影响?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多媒体展示:展示相关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3.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三)探究情感,拓展延伸 1. 教师提问:为何要写“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学生思考:结合历史背景,讨论的情感变化。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1. 填空题:根据诗歌内容填写空白部分。 2. 仿写练习:模仿《赤壁》的风格,创作一首小诗。 四、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赤壁》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诗歌。希望大家能继续和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默写:背诵并默写《赤壁》全文。 2. 课外阅读:推荐其他与三国时期有关的诗词作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赤壁 折戟沉沙:前朝遗物,暗指历史变迁 东风: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铜雀春深:暗示战争后的局势变化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三国演义片段 图片:赤壁之战场景、相关历史人物画像 动画:诗歌意象解析 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仿写练习:创作一首小诗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相关文档

  • 赤壁教案.docx

    一导入: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的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当时曹军号称80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3万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 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东吴怎么会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1.理解词中意象感受从中体现的苏词豪放风格 2.体会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心境以及豁达的心境 3.提高鉴赏能力掌握豪放词风格特色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意象体会情感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就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大家对《三国演义》都还熟悉吧三国是一个充满纷争的年代乱世出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上海市沪东中学 华心才教学目标识与技能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理解词中联想与想象的思路3认识本词的豪放特色过程与方法诵读与品味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感情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词中联想与想象的思路2认识本词的豪放特色3对感情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辩襄阳南阳是为名人诸葛亮籍贯之辩同样诸葛亮说孙权联吴蜀借东风捉放曹的赤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执教者:冯国强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二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三教学难点: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四教学设想: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 轼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情意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教学难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

  • 20.赤壁賦--電子教案.ppt

    赤壁賦蘇軾課前引導東坡幽默小故事第一則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東傾。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 「此牆東坡斜矣」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 「是置安石過也」嵌名為巧,雙關尤妙。第二則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李影 20081393教学对象初三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理解词中联想与想象的思路3认识本词的豪放特色过程与方法诵读与品味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感情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词中联想与想象的思路2认识本词的豪放特色3对感情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及写作背景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授课时间:10月25日授课班级:11美术班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本词写景思人抒怀的脉络从景物人事感情三个维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2引导学生感受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体会周瑜豪放潇洒的风度3引导学生结合苏轼的身世和遭遇理解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所蕴涵的复杂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来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塑造周瑜形象对表达感情的作用三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

  • 念奴娇_赤壁怀古教案.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衡阳市八中语文组 易 涛教学目标: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宋词的方法和步骤3感受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的词风4对比婉约派和豪放派不同的风格教学重难点:[关于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用典的贴切自然?[关于难点]1如何理解人生如梦2两大词派的风格对比教学方法:? 1导读法教师在朗读技巧上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并引导他们理清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