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登高》的意象和意境,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及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并尝试创作类似的抒情短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如何通过诗歌语言把握诗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登高》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2. 集体朗读: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和停顿。 三、品读赏析 1. 解读意象: 图片展示:展示“落叶”、“江水”、“孤烟”、“秋色”等意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意象,进行讨论并分享看法。 2. 理解意境: 多媒体展示:播放《登高》配乐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读诗歌,一人描述场景,一人配乐,共同演绎诗歌。 3. 品味语言: 文本解析: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探讨其表达效果。 互动问答:通过问答形式,巩固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 创作短诗:鼓励学生模仿《登高》,创作一首抒情短诗。 2. 主题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思考诗人杜甫为何会在如此萧瑟的秋景中产生如此深沉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1. 回顾内容: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 情感升华:总结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有家国情怀。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背诵并默写全诗。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意境。 运用所学方法鉴赏其他诗歌。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原文、背景、简介、相关图片等。 2. PPT幻灯片:展示诗歌的结构、意象和意境分析。 3. 视频:播放相关背景音乐和诗歌朗诵视频。 4. 讨论题目:设计小组讨论题和角色扮演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背景音乐:播放一段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古典氛围。 2. 展示诗歌图片:展示杜甫《登高》的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的美。 3.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引出杜甫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登高》。 二、诗歌朗读 1. 教师示范朗诵:配以背景音乐,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生跟读: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节奏,提高朗读水平。 三、诗歌赏析 1. 整体感知: 提问:诗歌描绘了哪些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讨论: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2. 细读品析: 意象分析: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意境构建: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 多媒体展示: 展示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展示杜甫生平图片,介绍他创作此诗的背景。 四、角色扮演 1. 分配角色: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分配角色(如杜甫、秋风、落叶等)。 2. 情景再现: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诗歌情境。 3. 全班展示:各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五、拓展延伸 1. 课外阅读:推荐杜甫的其他代表作,引导学生阅读更多诗歌。 2. 主题讨论:组织一次关于爱国情怀的主题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小结 1. 回顾要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鉴赏,并写一篇鉴赏短文。 板书设计 ``` 登高 杜甫 意象:秋风、落叶、孤烟、长江、落日 意境:孤独、悲凉、忧国忧民 情感:悲秋、思乡、忧国 ``` 多媒体辅助材料 诗歌原文及背景 杜甫简介 相关图片和视频 角色扮演剧本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片和视频均遵守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应保持科学性和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杜甫的《登高》诗作,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秋景视频,配以轻柔的音乐。 2. 提问:同学们,刚才的视频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回答) 3. 引出主题: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借秋景抒发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登高》。 二、解读诗歌 1. 朗诵诗歌 1. 学生齐读:全体同学一起朗读《登高》,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师指导:纠正发音错误,强调停顿和重音。 2. 分析诗歌 1. 多媒体展示:展示诗歌的结构图,标注出每一句诗的位置。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每句诗的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3.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成员补充和完善。 3. 理解意象 1. 多媒体展示:展示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如“猿啸”、“落木”、“孤舟”等)。 2. 师生互动:解释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并举例说明。 3. 角色扮演:选择一组意象,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话形式展现其象征意义。 三、情感体验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杜甫的生平介绍视频。 2. 小组讨论: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3. 全班分享: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成员补充和完善。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其他诗人描写秋景的诗歌片段。 2. 小组合作: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创作或改编。 3. 全班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要点评。 五、总结反思 1. 多媒体展示: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和困惑。 3. 教师总结: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选择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背诵和默写。 2.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词,供学生课后阅读。 板书设计 | 意象 | 象征意义 | ||| | 猿啸 | 孤独哀伤 | | 落木 | 悲秋之情 | | 孤舟 | 远离家乡 | 多媒体辅助材料 秋景视频 诗歌结构图 杜甫生平介绍视频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诗歌创作与改编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杜甫《登高》中的意象和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难点:通过诗歌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文本、配乐朗诵、相关图片等) 学生提前预习,查阅杜甫的相关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杜甫《登高》配乐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提问学生: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情感。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环境和情感基调。(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整体氛围) 三、细读赏析 1. 意象分析 展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如“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鸟飞”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象是如何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的。(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 情感体会 分组讨论: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艺术手法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并分析其作用。(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拓展延伸 1.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围绕“登高”的主题进行讨论,思考生活中哪些场景或情境可以引发类似的感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诗歌与生活联系起来) 2.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模仿《登高》的形式,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某个事物或情感的感受。(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作品,从中汲取营养。(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 1. 阅读与赏析:课外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并选择一首进行赏析。 2. 创作与分享: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 意象 | 描述 | 情感 | | | | | | 风急 | 高空疾风,落叶纷飞 | 忧国忧民 | | 天高 | 蓝天广阔,孤独无依 | 怀才不遇 | | 渚清 | 水面清澈,孤舟漂泊 | 孤独凄凉 | | 沙白 | 海滩洁白,孤独身影 | 忧思难眠 | 多媒体辅助材料 诗歌文本 配乐朗诵视频 相关图片(如自然风光、人物画像等)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多媒体素材均符合版权法规。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 1.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哲理。 2. 学会从诗歌中提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描绘秋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大家看到这段视频,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 3. 引入主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登高》,看看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的情感的。 二、初读感知 1. 播放音频:播放《登高》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听读。 2. 自主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 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三、细读赏析 1. 分析意象: 图片展示:展示“落叶”、“江水”、“孤烟”等意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意象的特点。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这些意象分别代表了什么?它们是如何构成整首诗的画面的? 2. 情感解读: 角色扮演: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杜甫和一位友人,模拟两人之间的对话,探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杜甫为什么会在秋天写下这首诗?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1. 情境创设:组织一场小型的“秋景写生”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2. 交流分享:邀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谈创作的灵感来源。 五、小结作业 1.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选择一个季节,模仿《登高》的风格写一首小诗。 查阅:查找杜甫的其他诗歌,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板书设计 | 意象 | 情感 | ||| | 落叶 | 寂寞、孤独 | | 江水 | 深远、广阔 | | 孤烟 | 高远、冷寂 |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秋天的风景 图片:落叶、江水、孤烟 诗歌朗诵音频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杜甫与友人对话 秋景写生:描绘心中的秋天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均符合版权法规。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保持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登高》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让学生通过填空练习复习学过的知识点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三品读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诗歌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循序渐进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使用 诵读指导法:熟读成诵背诵全文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课件的介入将诗意形象化引导探究法:抓住诗文中的亮点关键字句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动词的使用等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借以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由悲自然之秋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全诗主要内容并背诵全诗(2)感受诗歌悲凉的意境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指导法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紧扣朗诵发挥诵读传情达意移情会意的作用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 (2)合作探究法在品读诗歌深入探究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我会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
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导入: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给我们呈现的异乡游子萧瑟凄凉的孤独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展现现给我们的却
杜甫《登高》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为教学知识目标???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为本次教学的意境目标???培养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方法:??引导法?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教学内容:??对《登高》诗
《登高》教案?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基础知识部分一高处作业分级(一)基本定义与作业人员条件1高处作业的概念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分级种类一级:(25米) 二级:(515米) 三级:(1530米) 特级:大于30M3高度与坠落半径 25米 R为2米 515米 R为3米 1530米R为4米 30米以上 R为5米4标记
登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
杜甫《登高》教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
登高 公开课教案? 张丽花教学目标: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教学难点: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