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架子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共30人。大部分学生对架子鼓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训练。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完成简单的节奏练习。总体而言,学生对架子鼓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通过游戏化教学和互动环节来保持他们的兴趣。 复习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将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1. 每周一次小测验:通过简短的节奏练习,检查学生对本周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每月一次综合复习:回顾一个月以来的所有知识点,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复习,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3. 期末总结:在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计划选用《架子鼓入门教程》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涵盖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节奏练习和演奏技巧等内容,适合初学者使用。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辅助材料,如视频教程、音频示范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音乐基础知识(每周1课时):介绍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节拍等。 身体协调训练(每周1课时):通过简单的身体协调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控制力。 专业基础课 基本打击技巧(每周2课时):教授基本的打击技巧,如单击、双击、滚奏等。 节奏练习(每周2课时):通过各种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演奏技巧。 专业课 曲目演奏(每周2课时):选择一些适合初学者的曲目,进行演奏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合奏训练(每周1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合奏训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架子鼓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架子鼓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感和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音乐表演中自信地展现自我。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向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大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音乐训练,尤其在打击乐器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从基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复习安排 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每两周进行一次阶段性复习,包括基本节奏型、常见乐曲片段的练习。期末将组织一次综合性的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架子鼓入门教程》作为主教材,该书涵盖了架子鼓的基本知识、演奏技巧和常用乐曲。此外,还将结合视频和现场示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音乐基础知识(每周2学时) 内容:音符、节拍、节奏型等基本概念 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知力 专业基础课 架子鼓基础演奏技巧(每周3学时) 内容:基本姿势、击打手法、简单节奏型 目标:掌握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 专业课 乐曲演奏(每周2学时) 内容: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经典乐曲片段 目标:提高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适应能力和表现力 主要教学活动 定期乐队合练(每月1次) 目标: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音乐欣赏课(每月1次) 内容:介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目标: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时间分配 第一学期 音乐基础知识:9周,共18学时 架子鼓基础演奏技巧:15周,共45学时 乐曲演奏:6周,共12学时 乐队合练:4次 音乐欣赏课:4次 第二学期 复习与提高:10周,共30学时 乐曲演奏:7周,共14学时 乐队合练:5次 音乐欣赏课:5次 教学进度表 第一学期 第19周:音乐基础知识 第1024周:架子鼓基础演奏技巧 第2530周:乐曲演奏 第二学期 第110周:复习与提高 第1117周:乐曲演奏 第1820周:综合复习与准备期末考核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期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技巧,还能培养起对音乐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架子鼓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架子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年龄范围在6至10岁之间,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架子鼓,少数学生有一定的打击乐基础。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互动环节来保持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复习安排 第一周:熟悉乐器,了解架子鼓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第二周:学习基本节奏型,掌握双手和双脚的协调配合。 第三周:复习前两周内容,进行简单的曲目练习,加强节奏感。 第四周:引入更多复杂的节奏型,开始学习简单曲目的完整演奏。 教材分析 选用《架子鼓入门教程》作为主要教材,该书内容丰富,适合初学者使用。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理论讲解、示范视频和练习曲目。此外,还会参考其他辅助教材和网络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课 音乐基础知识: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节奏、节拍)和音乐理论。 节奏训练: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反应速度。 2. 专业基础课 架子鼓基本技巧:教授基本的手脚配合技巧,如单击、双击、滚奏等。 基础节奏型:学习和练习常见的节奏型,如4/4拍、3/4拍等。 3. 专业课 曲目练习: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曲目进行练习,逐步增加难度。 表演训练:组织小型演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主要教学活动 练习: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表演展示:定期举办小型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上台表演,增强自信心。 时间分配 每周课程安排:每周两次课程,每次90分钟。 每学期安排:每学期共18周,其中16周用于教学,2周用于复习和考试。 假期安排:寒暑假期间不安排课程,但会提供家庭练习指南和建议。 通过以上详细的架子鼓教学计划,期望能够帮助学生在音乐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同时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架子鼓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架子鼓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在9至12岁之间。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有一定兴趣,但架子鼓接触较少,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乐器演奏经验,如钢琴或吉他,这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掌握架子鼓的基本技巧。整体上,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适合通过游戏化教学和互动式练习来提高学习效果。 复习安排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我们将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复习课,总结该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第14周):基本节奏型和打击技巧 第二单元(第58周):复杂节奏型和双手协调练习 第三单元(第912周):乐曲演奏和即兴创作 第四单元(第1316周):综合练习和表演准备 每个单元结束后的复习课将采用小组讨论、示范演奏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存在的问题。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选用《架子鼓入门教程》作为主教材,该教材涵盖了架子鼓的基本知识、演奏技巧和常见乐曲,适合初学者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基本节奏型和打击技巧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节奏型和打击技巧,了解架子鼓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基础节奏型(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基本打击技巧(如双手交替击打)、认识架子鼓各部件的功能。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分组练习、互动游戏。 第二单元:复杂节奏型和双手协调练习 教学目标:掌握复杂节奏型和双手协调技巧,提高演奏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复杂节奏型(如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双手协调练习、简单乐曲演奏。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分段练习、合作演奏。 第三单元:乐曲演奏和即兴创作 教学目标: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并尝试即兴创作,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经典乐曲演奏、即兴创作练习、音乐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乐曲分析、即兴创作比赛、个人展示。 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和表演准备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准备期末表演,增强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舞台表演技巧、团队合作练习。 教学方法:模拟演出、角色扮演、团队合作项目。 主要教学活动安排 每周一次的练习:每次课后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鼓励学生在家进行巩固练习。 每月一次的集体演奏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和自信心。 每学期一次的校外参观: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专业音乐工作室,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时间分配 每周学时:2小时/周 总学时:32小时/学期 总学分:2学分 假期安排:寒暑假期间不安排正式课程,但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并提供线上资源支持。 通过上述教学计划的实施,期望学生能够在架子鼓演奏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架子鼓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架子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其节奏感和演奏技巧,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将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共20人。大部分学生对架子鼓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基本的打击乐器,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但也存在一些学生节奏感较弱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基础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素养。 复习安排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我们将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具体安排如下: 1. 每周一次复习课:回顾本周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2. 每月一次综合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 3. 学期末总结:对整个学期的学习进行全面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进步。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采用《架子鼓入门教程》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由国内知名音乐教育专家编写,内容涵盖了架子鼓的基本知识、演奏技巧以及常见曲目的练习。我们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架子鼓演奏技巧。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音乐基础知识(每周1次,每次45分钟):介绍音乐基本概念、乐理知识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节奏训练(每周2次,每次45分钟):通过各种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专业基础课 基本功训练(每周2次,每次60分钟):包括基本手势、敲击方法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曲目练习(每周2次,每次60分钟):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曲目进行练习,逐步提升演奏能力。 实践活动 校内演出(每学期1次):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表演,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校外交流(每学期1次):与其他学校或机构进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加实践经验。 时间分配 每周课程安排:共计10小时,其中公共基础课4小时,专业基础课8小时。 学期安排:每学期18周,寒暑假期间适当安排复习和巩固。 考试时间:每学期末安排一次综合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 本教学计划将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架子鼓演奏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将密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
如 何 看 鼓 谱 如何 学 好 架 子 鼓 脚鼓是在一间 军鼓是在三间?? 镲则是在5线谱之上写在谱外的叉用以8分音符或16分音符等等根据节拍和节奏不同而定?? 至于其他的线和间就自己的记谱习惯而定一般有5线到1线由鼓的音色由高到低类推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记谱法??? 和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一个道理刚开始有点不易上手但别急慢慢来很快就好了?? 鼓手是一个乐队的灵魂会听歌会打拍子就能学好先练习手上基
架子鼓入门教程架子鼓介绍??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英文称作Drum kit或Drum set集合许多打击乐器为一体基本的组合包括了大鼓(bass drum)军鼓(snare drum)两个中鼓(tom tom)一个落地鼓(Floor Tom)脚踏钹(Hi-Hat Cymbal)和两片铜钹(a ride cymbal and a crash cymbal)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
目 录初级篇第一讲:基础知识 1第二讲: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练习 3第三讲:练习的是切分音和前八后十六分音符 4第四讲:各种音符的应用练习 6第五讲:44拍的节奏初级扩展
架子鼓爵士鼓谱The Rolling Stones - SatisfactionThe Rolling Stones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之一在他们之后诞生出来的金属说唱朋克新浪潮流行摇滚和所有你能叫出来名字的那些都可以在The Rolling Stones乐队身上找到影子不知道该如何确切的形容这支乐队:他们的队名来源于布鲁斯前辈大师Muddy Waters的歌曲《Rollin Ston
军 鼓 1 2 23 3军 鼓1 2 3 军 鼓 1 23 军鼓 每一节第一个R加地鼓 : : :
以下参数是本人在现场演出中的心得体会愿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 (以全动圈麦克为前提) (距离为近似数值)? 低鼓 高-4中-5低 7 收音距离 ? 鼓皮掏洞(距洞心)5CM??? 不掏洞?? 12CM? 军鼓 高-4-5 中? 5? 低? 5 收音距离:约5Cm? (距离欲固定后击打军鼓仔细听监听如有听到略微的反馈杂音再将高音稍降低或调整收音距离)? 通鼓? 高 5 中 5低 6? 其他镲片
架子鼓爵士鼓谱Crosstown Traffic(The Jimi 吉米·亨德里克斯体验(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是一支由英国和美国成员组成的三人摇滚团体在1966年10月成军于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团员包括传奇唱作人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贝斯手背景人声诺尔·瑞(Noel Redding)以及鼓手米奇·米歇尔(Mitch Mitchel
架子鼓爵士鼓谱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Joan Jett)内容摘自:革特打击乐(原敲击时代)架子鼓_爵士鼓专业教学机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