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功教案

  功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功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功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是否做功。
    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功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场景。
  
 难点:
   对功的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力和位移方向关系的理解。
   实际情境中判断是否做功的逻辑推理。

 教学内容
1. 引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或视频,例如滑轮组、杠杆、斜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场景中的力是如何作用在物体上的。
    提问:“在这些场景中,力的作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是否一致。

2. 讲解新知:
    引入“功”的概念,定义为“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给出公式:\( W = F \cdot d \cdot \cos\theta \),其中 \(W\) 表示功,\(F\) 表示力,\(d\) 表示距离,\(\theta\) 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变量及其含义,特别强调 \(\cos\theta\) 的引入是为了考虑力和位移方向是否一致。

3. 实例分析:
    分析几个具体的例子,比如推箱子、拉绳子、举重物等,让学生尝试判断这些过程中是否有做功的情况。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场景下的力和位移关系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功的概念。

4. 实验探究: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比如使用弹簧秤测量拉力,同时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移动的距离。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计算功的值。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哪些情况下做了功,哪些情况下没有做功。

5. 巩固练习:
    提供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功概念的理解。
    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尝试判断是否做了功,并说明理由。

6.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实际应用。
    强调力和位移方向的关系对于判断做功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功在实际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教学流程
1. 导入环节:约5分钟
    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
   
2. 新知讲解:约15分钟
    介绍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实例分析:约10分钟
    分析具体例子,判断是否做功。
   
4. 实验探究:约20分钟
    设计并进行实验。
   
5. 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完成课后习题。
   
6. 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7. 布置作业:约5分钟
    完成课后习题。

 多媒体辅助材料
 力和位移关系图示
 实验器材示意图
 功的计算公式动画演示
 实例分析视频
 实验数据记录表

 板书设计
1. 功的概念: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 公式:\( W = F \cdot d \cdot \cos\theta \)
3. 功的计算步骤:
    确定力的大小 \(F\)。
    测量位移 \(d\)。
    计算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theta\)。
    根据公式计算功 \(W\)。

 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针对不同场景,判断是否做功。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力和位移,计算功。
 课堂问答:回答关于功的问题,加深理解。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功的概念?
 学生在判断做功时是否存在困难?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多媒体素材均符合版权法规。
 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

下载提示:1. 本站不保证资源下载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大桔灯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档

  • -率--.doc

    #

  • .doc

    5.2 功★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正负功的含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探究功来探究生活实例★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教学难点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录像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学生思考

  • .doc

    功教学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3体会到简单机械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能从功的角度理解使用简单机械省力和省距离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重点:重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难点:机械功概念的引出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教学教具:斜面小车砝码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教学程序设计:一引入新课请同学分别说出钓鱼杆和动滑轮属

  • .doc

    功——教学过程设计教具: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谁对谁做功然后做如下总结并板书: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

  • .doc

    #

  • .doc

    #

  • 率复习.doc

    功功率复习教案复习要点:一功1.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2.公式:WFlcosα【特别提醒】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3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二功率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2.物理意义:描述做功的 .3.公式:(1)Peq f(Wt)P为时间t内的功率 (2)PFvcos α(α为F与v的夹

  • 率》.doc

    《功和功率》教学案授课人:黄文平 授课时间:2011年10月20日教学重点 功的求法功的正负的判断机车启动问题教学难点 机车启动问题变力做功的求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2)掌握功的公式:W=Fscosα会计算恒力的功掌握计算总功的方法(3)知道功是标量认识正功负功的含义(4)掌握机车

  • .doc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物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2010 年 8 月 日 星期 姓 名叶家豪 性 别男 年 级 初三总课时: 第 课教 学内 容 复习电功电功率的相关知识点重 点难 点H 电功率的计算是本章的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识记教 学目 标 1掌握电功电能的基本概念及简单的计算2全面复习电功和电能的中考知识点学生

  • 2.doc

    #

违规举报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


客服

顶部
alert(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