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读出“”(减号)。
2. 学生能够理解“”在数学中的基本含义,即表示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的合作精神。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认识“”的形状和读音。
2. 理解“”在数学中的基本含义。
3. 掌握简单的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表示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概念。
2. 学生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或混淆加法和减法的情况。

 解决策略
1. 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的意义。
2.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减法运算。
3.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计算错误。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认识“”的形状和读音。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经验。
3. 实验法: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减法的过程。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些水果(如苹果),问学生:“这里有5个苹果,我拿走了2个,请问还剩几个?”
2. 引出课题: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并板书课题《 的认识》。

 新课讲授
1. 认识“”:
    教师展示“”的形状,并带领学生一起读出“减号”。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
2. 理解“”的含义:
    教师用实物(如小球)演示减法的过程。例如,拿出5个小球,拿走2个,让学生数一数还剩几个。
    通过动画或PPT展示减法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表示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概念。
3. 简单的减法运算:
    教师示范简单的减法运算,如5  2 =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积木),进行减法运算练习。

 巩固练习
1. 实物操作: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糖果),进行减法运算练习。例如,有8颗糖果,吃掉3颗,还剩几颗?
2.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单,让学生独立完成简单的减法题目。
3. 游戏活动:设计“减法接龙”游戏,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一个减法算式,下一个学生需要回答结果,并继续出题。

 小结
1.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主要内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的基本含义:学生能够理解减号“”在数学中的基本含义,即表示减少或去掉。 2. 掌握简单减法运算: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如5 2 = 3。 3. 应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发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减法的使用场景。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减法运算任务。 3. 动手操作:通过实物操作(如用小棒、积木等)来直观理解减法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 3.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减号“”的含义:确保学生明白减号表示的是减少的意思。 2. 掌握简单的减法运算: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5以内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是一个难点。 2. 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将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策略 1. 利用实物操作:通过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减法的概念。 2.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减法。 3. 逐步引导:从具体的实物操作逐渐过渡到抽象的数字运算,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减法。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解题方法。 3. 实验法:通过实物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减法的过程。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5个苹果的篮子,然后拿走2个苹果,问学生:“现在还剩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今天的课题——减法的认识。 讲授新知 1. 讲解减号“”的含义: 教师解释减号“”表示减少的意思。 举例说明:5 2 = 3,表示从5个中去掉2个,还剩3个。 2. 演示减法运算: 教师用实物(如小棒)演示5 2 = 3的过程。 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观察并模仿。 练习巩固 1. 实物操作练习: 分发给每组一些小棒,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实物操作。 例如:6 3 = ?,学生用小棒摆出6根,然后去掉3根,数剩下的小棒。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张写有减法题目的卡片。 要求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解答题目,最后由一名代表汇报答案。 小结 1. 总结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减号“”的含义和减法运算的方法。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2. 布置作业: 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作业2: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精炼 ``` 减法的认识 减号“”表示减少 例子:5 2 = 3 实物操作:5根小棒 2根小棒 = 3根小棒 生活中的减法:买水果时用了几个还剩几个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小棒、积木、苹果模型等实物教具。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包含减法运算的动画演示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练习题:准备一些简单的减法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互动情况:反思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充分。 2. 知识点掌握情况:通过练习和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减法概念的掌握情况。 3. 改进措施:针对上出现的问题,思考改进措施,如增加更多的实物操作环节,或者调整教学节奏。 评估方法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的情况等。 2. 作业反馈: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或家校联系平台,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一年级学生顺利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三)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减号)。 2. 学生能够理解“”在数学中的基本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掌握“”的书写方法。 2. 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的正确书写方法。 2. “”的基本含义及简单减法运算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的理解可能不够直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帮助他们理解。 2. 部分学生可能在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时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加以巩固。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基本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模仿。 3. 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想法,互相帮助。 5. 实验法: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情境创设(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苹果篮子里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今天的主题——“”。 讲授新课 2. 讲解“”的概念(10分钟) 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解释“”的含义:表示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 举例说明,如5 2 = 3,解释每个数字的意义。 3. 示范书写方法(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的正确书写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空练习,然后在练习本上练习。 练习巩固 4. 互动游戏(15分钟) 游戏一:找朋友。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减法算式的一部分,学生需要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完整的算式。 游戏二:抢答比赛。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学生举手抢答,答对者可以获得小奖励。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用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补充意见。 6. 实物操作(10分钟) 准备一些实物(如小球、积木等),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减法的过程。 例如:给每个小组10个小球,让他们从中拿出若干个,计算剩余的数量。 小结与反馈 7. 总结回顾(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学生分享自己在上的收获和体会。 8. 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回家后,尝试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 标题:《 的认识》 1. “”的含义:表示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 2. 书写方法:(示范书写) 3. 例题: 5 2 = 3 8 4 = 4 4. 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讨论的例子)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黑板、粉笔、实物(小球、积木等)、卡片。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视频。 3. 辅助材料:练习册、奖品(小贴纸、小奖章等)。 教学反思与评估 1. 教学反思 在导入环节,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主题,效果较好,学生兴趣浓厚。 互动游戏和实物操作环节,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书写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性较高,但个别小组讨论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2. 评估 通过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通过以上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四)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读写“”(破折号)。 2. 学生能够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基本用法,如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等。 3. 学生能够在简单的句子中正确使用破折号。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破折号的使用规则。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2. 通过互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破折号的基本用法:让学生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如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等。 2. 破折号的书写规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破折号,并在实际句子中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 破折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区别:学生容易混淆破折号与其他标点符号(如冒号、逗号)的用法。 2. 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正确使用破折号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解决策略 1. 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区分破折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用法。 2. 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破折号的基本用法和书写规范。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见解。 3.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破折号的使用。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一个包含破折号的句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个符号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 激发兴趣: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入破折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知(15分钟) 1. 讲解破折号的基本用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不同用途,如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等。 展示破折号的标准书写方式,并让学生模仿书写。 2. 示范破折号的使用: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句子,分别加入破折号,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其作用。 请几位学生上台尝试在句子中添加破折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 练习巩固(15分钟) 1. 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句子,讨论如何使用破折号,并在小组内达成一致意见。 各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点评。 2. 个人练习: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填空、改错、造句等多种形式。 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并对典型错误进行讲解。 小结与反馈(5分钟) 1. 总结知识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破折号的基本用法和书写规范。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包括书面练习和口头表达两部分,要求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 一、破折号的基本用法 1. 表示解释说明 例:他——我的好朋友,今天生病了。 2. 表示补充说明 例:她喜欢画画——尤其是画风景画。 二、破折号的书写规范 1. 书写时要占两个格子 2. 两端要对齐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粉笔、黑板、练习题纸、铅笔、橡皮。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动画视频、图片。 3. 其他辅助资源:相关图书、教学参考材料。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氛围:本节课通过丰富的例子和互动活动,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气氛活跃。 2. 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破折号的基本用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困难。 3. 改进措施: 在后续课程中,增加更多实际应用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评估方法 1. 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批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发现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反馈。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破折号的用法,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五)

    一年级上册《 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识别和书写汉字“一”。 2. 学生能够正确读出汉字“一”的发音。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字“一”进行简单的表达。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掌握汉字“一”的书写方法。 2.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全面学习汉字“一”的用法。 3.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汉字“一”的正确书写方法。 2. 汉字“一”的正确发音和基本用法。 教学难点 1. 汉字“一”的笔顺和结构的掌握。 2. 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汉字“一”。 解决策略 1. 通过示范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汉字“一”的书写方法。 2. 通过多媒体辅助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汉字“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一”的书写方法和发音。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3. 实验法:通过实际书写和朗读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汉字“一”的学习过程。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入话题: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画有一只小鸟站在一根树枝上。提问:“图上有几只小鸟?几根树枝?” 2. 引出课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汉字“一”的认识。 讲授新课(10分钟) 1. 展示汉字: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汉字“一”,并解释其意义。 2. 示范书写: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汉字“一”的书写方法,并强调笔顺。 3. 发音练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汉字“一”,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练习巩固(15分钟) 1. 书写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汉字“一”,教师巡回指导。 2. 朗读练习:学生轮流朗读汉字“一”,教师纠正发音错误。 3.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手持卡片,找到与自己卡片上的汉字“一”相对应的实物或图片。 小结回顾(5分钟) 1.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汉字“一”的书写方法和发音。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汉字“一”,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板书设计 ``` 标题:汉字“一”的认识 1. 意义:表示数量“一” 2. 书写: 笔顺:从左到右 结构:单一横线 3. 发音:yī 4. 例句: 一只小鸟 一本书 ``` 教学资源 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铅笔、橡皮。 2. 多媒体素材:PPT演示文稿、动画视频。 3. 辅助资源:实物图片、卡片。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优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对汉字“一”的学习兴趣较高,氛围活跃。 2. 不足:部分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存在笔顺错误,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3. 改进措施:增加书写练习的时间,设计更多的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评估 1. 即时反馈:通过练习和游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课后作业: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汉字“一”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一”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

    #

  •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 一年级上册_0认识_数学教学设计.doc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镇原县开边镇兰岔小学 刘光沛〕教学内容:教材P29页:0的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0页12题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2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

  • 三年级上册《千米认识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例4例5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中的第13题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对于千米的感受应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教学千米时一定让学生们实地走一

  •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doc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认识物体教学内容 :冀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教科书P28 -P 30教学目的 :1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

  •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doc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箱子各种形状的物体教 学 设 计同伴互助教学过程:   

  •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郭文雅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实践中获得对立体图形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显著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 125122_三年级上册《倍认识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课件出示抬轿子图

  • 三年级上册《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2.????? 通过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验运用知识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

  • 三年级上册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分数的初步认识执教者:王芳琴教学内容:教材第91 93页教学目标: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基本意义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师)各种形状的纸片(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引入分数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