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定义能量,并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 2. 掌握能量转换的过程: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 3.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讨论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网络资源等途径自主学习,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2. 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学习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新想法,培养创新思维。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 能量转换: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教学难点 1. 能量转换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能量转换过程。 2. 能量守恒的应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解决策略 1. 使用直观教具:通过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2. 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3. 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形式及转换过程。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加深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互相启发。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引导: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和形式。 讲授新课(20分钟) 讲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定义能量,介绍能量的不同形式。 讲解能量转换:通过实例说明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实验操作(20分钟) 实验一:摩擦生热:通过摩擦实验,让学生观察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实验二:光电效应:通过光电实验,让学生观察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能量转换实例,讨论其原理和应用。 分享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补充。 总结归纳(5分钟) 总结本节课
《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定义能量,并识别不同形式的能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2. 掌握能量转换原理:了解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3.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实例分析,能够解释和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能量转换的规律。 2.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发现,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深化。 3. 批判性思维:培养对科学现象的质疑和思考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科学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 环保意识:通过学习能量转换和守恒,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3. 团队协作: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能量的基本概念:确保学生对能量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 能量转换原理:通过实验和实例,使学生深刻理解能量转换的过程。 3. 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能量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2. 能量转换的复杂性:能量转换过程中涉及多种形式的能量,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把握。 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解决策略 1. 多感官教学:通过视频、动画、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2. 分步骤讲解:将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分解为多个简单步骤,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3. 实例分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加深理解。 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引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讲授,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总结归纳: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讲授法进行总结,强化关键知识点。 实验法 能量转换实验:设计一系列实验,如小车滑下斜面、弹簧振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 能量守恒实验:通过简单的机械系统,如滚摆实验,展示能量守恒定律。 讨论法 小组讨论:在实验后,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理解。 全班讨论:针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全班讨论,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深化。 互动法 提问与回答:在上适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增强互动。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能量转换的过程,加深理解。 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滑板车的运动),引出能量的概念。 激发兴趣: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10分钟) 能量的基本概念:讲解能量的定义,列举几种常见的能量形式。 能量转换原理:简要介绍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操作(20分钟) 实验一:小车滑下斜面: 目的:观察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 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实验二:弹簧振子: 目的:观察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 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享发现:每个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和发现。 讨论问题: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总结归纳(10分钟) 回顾要点:通过讲授法,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精炼 ``` 《各种各样的能量》 1. 能量的基本概念 定义 常见形式: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等 2. 能量转换原理 动能 ? 势能 动能 ? 热能 弹性势能 ? 动能 3. 能量守恒定律 定义 应用实例 ``` 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小车:用于滑下斜面实验。 弹簧振子:用于观察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斜面:用于小车实验。 计时器:用于测量时间。 多媒体素材 视频:展示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 动画:动态展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PPT:辅助讲解,展示关键概念和实验步骤。 其他辅助资源 实验手册: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练习题册:包含多种类型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学生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 评估方法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讨论发言等。 作业反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测试评估:安排一次小测验,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改进措施 增加互动环节:如果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游戏、竞赛等。 提供更多实例:如果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不深,可以通过更多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风格。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转换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环保意识。
《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定义能量,并能列举出不同形式的能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2. 掌握能量转换原理:学生能够解释不同形式的能量如何相互转换,例如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或热能。 3.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科学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环保意识:通过能源利用的讨论,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转换过程。 2. 能量守恒定律:掌握并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能量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直观理解。 2.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且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够准确。 解决策略 1. 直观演示:通过多媒体素材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 2. 分步指导:在实验操作前详细讲解步骤,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3.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系统地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转换原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时间:5分钟 活动:播放一段关于能量转换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目的:通过生动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知 时间:20分钟 活动: 教师讲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和不同形式的能量。 通过PPT展示能量转换的示意图,解释能量守恒定律。 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能量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实验操作 时间:30分钟 活动: 分组进行实验:如弹簧振子实验、摩擦生热实验等。 小组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能量的转换过程。 小组讨论 时间:15分钟 活动: 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目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能量转换原理的理解。 总结回顾 时间:10分钟 活动: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目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作业布置 任务:完成课后练习题,撰写一篇关于生活中能量转换的小论文。 目的:巩固所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精炼 ``` 《各种各样的能量》 一、能量的基本概念 定义: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 形式: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二、能量转换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例子:机械能 → 电能;热能 → 机械能 三、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四、实验 弹簧振子实验 摩擦生热实验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弹簧振子、滑块、温度计、电池、导线等。 2. 多媒体素材:能量转换的动画视频、PPT课件。 3. 辅助:实验指导手册、相关案例分析材料。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学生对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转换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 2. 改进措施: 增加实验前的预习环节,提前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提供更多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操作难题。 通过更多生活中的案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评估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3. 作业反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
《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转换过程。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2. 学习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二、重难点解析 1. 教学重点: 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转换。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难点: 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抽象概念理解和实际应用。 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 3. 解决方案: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能量的转换过程。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能量转换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能量的转换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促进相互学习。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能量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主题。 2. 讲授新知(20分钟) 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每种能量的形式及其特点。 强调能量守恒定律,并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其原理。 3. 实验演示(20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例如:弹簧振子实验(动能与势能的转换)、摩擦生热实验(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等。 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4. 小组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围绕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探讨能量转换的过程和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总结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 案例分析(1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能量转换案例,如水电站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并讨论其实际应用。 6. 小结与反馈(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转换过程。 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进一步了解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及其应用。 五、板书设计精炼 ``` 《各种各样的能量》 1. 能量的基本概念 动能 势能 热能 电能 化学能 2.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 实验演示 弹簧振子实验 摩擦生热实验 4. 案例分析 水电站发电 太阳能热水器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 弹簧振子 摩擦生热实验装置 电池、灯泡、导线等 2. 多媒体素材: 能量转换的视频 水电站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和视频 3. 辅助教学资源: 实验报告模板 案例分析材料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1.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反思实验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评估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改进措施: 如果学生在某些概念上存在困惑,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理解。 如果学生参与度不高,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定义能量,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转换。 2. 掌握能量的分类: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常见能量形式。 3.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学生能够解释能量守恒定律,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该原理。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能量转换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科学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环保意识:通过学习能量的利用和转换,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能量的形式与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换。 2. 能量守恒定律:使学生深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教学难点 1. 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 2. 能量守恒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含义和应用。 解决方案 多角度讲解:通过多种实例和实验,从不同角度讲解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互动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理解。 多媒体辅助:利用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引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讲授,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总结归纳: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讲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实验法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一些简单的能量转换实验,如摩擦生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讨论法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共同讨论和总结。 互动式学习 问答环节: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能量转换的过程,增加趣味性。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太阳能热水器)引入能量的概念。 提问互动:提问学生对能量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 新课讲授(20分钟) 基本概念:讲解能量的定义、单位及常见的能量形式。 能量转换:通过实例讲解能量的转换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实验演示(20分钟) 教师演示:演示几个简单的能量转换实验,如摩擦生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实验(30分钟) 分组实验: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进行操作。 数据记录: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讨论实验结果。 小组讨论(20分钟)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共同讨论和总结。 总结归纳(10分钟)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板书布局 ``` 各种各样的能量 1. 能量的基本概念 定义 单位 2. 常见的能量形式 机械能 热能 电能 化学能 3. 能量转换 机械能 → 热能 电能 → 光能 4. 能量守恒定律 定义 应用 5. 实验 摩擦生热 电能转化为光能 6. 小结 重点回顾 作业布置 ``` 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实验器材:弹簧、小车、摩擦块、电池、灯泡、导线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PPT课件、视频等。 辅助材料 实验手册: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练习册:包含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改进空间: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设计,使其更易于理解。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参与度,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评估方法 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作业反馈: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能量的各种形式及其转换,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
一点通教学网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岩石是一种天然的物质,每块岩石都有各自的形状、颜色、光泽、组成颗粒及纹路等方面的特点。2、有些岩石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一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其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岩石的观察活动,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岩石的特点。2、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
教学设计学科:美术课题:各种各样的树任课教师:铁岭市银州区育华小学 刘晓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析树的外形和颜色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树锻炼学生用线色表现事物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 4.教学重点:掌握树的基本形绘画千姿百态的树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威宁县第二小学 林 韬邮政编码:553100:1301706812808576229711电子邮箱: HYPERLINK mailto: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教师教学用书》及教材相关影像图片文字教学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一课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材第6466页的内容)教材说
宜宾市2014年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课展示评比小学美术《各种各样的形》教学设计内 容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四课《各种各样的形》课型造型·表现授课人长宁县希望小学 叶胜寒课时1课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形的分解方法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象可以用不同形状进行概括初步掌握观察和概括的基本方法能用形的概括组合方法学习运用剪撕折卷的方法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过程与方法:在游戏般的观察体验活动
小学美术《各种各样的形》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内 容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四课《各种各样的形》课型造型·表现授课人东辰小学 杜颖课时1课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形的分解方法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象可以用不同形状进行概括初步掌握观察和概括的基本方法能用形的概括组合方法学习运用剪撕折卷的方法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过程与方法:在游戏般的观察体验活动中掌握图形变化组合的方法学习概括生活
小学美术《各种各样的形》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内 容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四课《各种各样的形》课型造型·表现授课人东辰小学 杜颖课时1课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形的分解方法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象可以用不同形状进行概括初步掌握观察和概括的基本方法能用形的概括组合方法学习运用剪撕折卷的方法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过程与方法:在游戏般的观察体验活动中掌握图形变化组合的方法学习概括生活
#
《各种各样的标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标志的知识知道常用的几种标志的含义2了解标志的作用特别是消防标志和交通标志的作用技能目标:搜索网上的标志对收集到的标志进行一些整理和分类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标志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标志知识教学难点:将收集到的标志整理分类上传到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法演示法任务驱动分组合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敦小121学案设计 ( 科学)第(下)册 第( 2 )单元单元名称新的生命 课时安排共( 7)课时第(2 )课时课题名称 各种各样的花教学目标1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2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成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花只有雌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 2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2感受岩石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