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白杨教案 (一)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习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感受作者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并进行语言赏析。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关于新疆大漠戈壁的风光片,配以轻柔的音乐。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3. 学生回答:这是新疆的大漠戈壁,景色荒凉而壮美。
4. 教师点评:确实如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吧!

 二、初读感知
1. 播放朗读音频: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提问:听后你有哪些感受?
3. 学生回答:课文描写了白杨树的高大挺拔,以及它在沙漠中的顽强生长。
4. 教师点评:非常好,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点。

 三、细读探究
 1. 白杨树的特点
1. 多媒体展示:展示一组白杨树的照片或图片,包括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白杨树。
2. 提问:观察这些照片,你觉得白杨树有什么特点?
3. 学生回答:白杨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
4. 教师点评:很好,白杨树的确给人以力量和希望的感觉。

 2.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 多媒体展示:展示一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相关图片或资料。
2. 提问:作者为什么选择白杨树作为写作对象?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3. 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教师点评:白杨树象征着边疆建设者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3. 文中的人物形象
1. 多媒体展示:展示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描述,如“爸爸”、“哥哥”等。
2. 提问:这些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特质?
3. 学生回答:他们都坚强勇敢,乐于奉献。
4. 教师点评:确实如此,白杨树和边疆建设者们一样,都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主题的作品,如《黄河颂》、《松树的风格》等。
2. 提问:这些作品与《白杨》有什么异同?
3. 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
4. 教师点评:这些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1. 多媒体展示:回顾本文的主要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白杨教案(二)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白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白杨树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体会借白杨树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北方大平原的风光视频,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引入课题《白杨》。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 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发现的问题。 三、细读探究 1. 理解白杨树的特点: 教师引导: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白杨树的句子,并分析其特点。 多媒体展示: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白杨树形态特征的理解。 2. 体会象征意义: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白杨树作为写作对象。 小组讨论:讨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 3. 品味语言: 教师引导:赏析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展示精彩段落,师生共同品析。 四、拓展延伸 1. 情境模拟:组织一场“小记者”采访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记者采访白杨树的经历。 2. 创作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白杨树。 五、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白杨树的精神内涵,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事物,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与思考:课外阅读其他作家笔下的树木,比较它们的不同形象和象征意义。 2. 撰写心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白杨树的认识和感悟。 板书设计 | 白杨树 | 特点 | 象征意义 | | :: | :: | :: | | 高大挺拔 | 坚韧不屈 | 自立自强 | | 常绿挺拔 | 不畏严寒 | 勇敢坚强 |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北方大平原风光片 图片:白杨树不同生长阶段的照片 情境模拟场景:记者站、白杨树旁 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情境模拟:记者采访白杨树的经历 创作表达: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白杨树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保持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 白杨教案(三)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白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体会借白杨树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描绘北方大漠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西北的壮丽景色。 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3. 引出主题:教师简要介绍新疆,然后引入课题《白杨》。 新课讲授 1. 阅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 合作探究: 分析白杨树的特点:高大挺拔、坚强不屈、适应性强。 讨论白杨树象征的意义:象征着边疆建设者们的精神风貌。 3. 角色扮演: 指名学生分别扮演新疆军区司令员和一位进城的干部,进行对话表演,体会人物语言特点。 4. 拓展延伸: 展示不同地区的白杨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不同地域白杨树的特点。 讨论白杨树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举例说明。 巩固练习 1. 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题。 2. 写作训练: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运用本文中的写作手法描述家乡的某一种植物或景观。 反思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师生共同总结。 2.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板书设计 白杨树:高大挺拔 坚强不屈 适应性强 象征意义:边疆建设者的精神风貌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大西北风光 图片:不同地区的白杨树 PPT:课文内容、板书设计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新疆军区司令员与进城干部之间的对话 绘画比赛:描绘自己心中的白杨树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 白杨教案(四)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通过描述白杨树来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素材:白杨树图片、视频、音频。 2. 文本:《白杨》课文、相关背景。 3. 分组材料:不同角色扮演的剧本、分组讨论题目。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展示白杨树图片,提问学生:“大家见过白杨树吗?它有什么特点?” 引入课文《白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 2.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精读课文 分段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白杨树的特点。 观看白杨树视频,感受白杨树的形象。 播放《白杨》课文音频,体会的情感。 4. 拓展延伸 角色扮演: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表演。 小组讨论:白杨树象征着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写一篇短文。 5. 总结反思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讨论:如何通过描写白杨树来表达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6. 布置作业 完成写作练习,下节课分享交流。 预习下一课内容。 板书设计 ``` 白杨树的特点: 1. 高大挺拔 2. 坚韧不屈 3. 色彩鲜明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 坚强不屈的精神 2. 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3. 奉献精神 ``` 多媒体辅助材料 白杨树图片、视频 课文音频 角色扮演剧本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白杨树形象的表演。 小组讨论:白杨树象征的意义。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写一篇短文。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并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写作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 白杨教案(五)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感受白杨树坚韧不拔的精神。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难点:通过文本分析,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精神内涵。 教学内容 图文并茂的设计 材料精选 图片:展示不同生长环境中的白杨树,包括荒漠、草原、城市等场景。 图表:绘制白杨树的生长周期图,标注不同阶段的特点。 视频:播放白杨树的生长过程动画,配合解说词解释其特点。 视觉材料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 1. 导入环节:展示一张荒漠中的白杨树照片,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白杨树的形态特征。 2. 阅读理解:提供一段关于白杨树的短文,配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白杨树的特点。 3.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白杨树的理解,并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 4. 拓展延伸:观看白杨树生长过程的动画视频,加深对白杨树特点的认识。 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实践问题与活动设计 1. 案例分析:选取一段关于白杨树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意义。 2. 模拟实验:设置一个模拟的植树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其中,体验白杨树的成长过程。 个性化教学定制 分层任务与多样化评估 1. 基础任务:完成白杨树的简要介绍。 2. 提高任务:创作一篇关于白杨树的文章或诗歌。 3. 挑战任务:制作一个关于白杨树的微电影或动画片。 个性化反馈系统 1.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并与其他同学进行相互评价。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展示白杨树的照片,引入主题。 2. 新知探究:阅读白杨树的短文,讨论其特点。 3. 实践应用:开展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 4. 巩固提升:完成分层任务,展示作品。 5. 总结评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评价反馈。 板书设计 | 白杨树的特点 | 生长环境 | 特点描述 | |||| | 耐旱 | 荒漠 | 高大挺拔,根系发达 | | 耐寒 | 严冬 | 枝叶繁茂,生命力顽强 | | 抗风沙 | 沙漠 | 树干粗壮,枝条坚韧 | 多媒体辅助材料 图片:白杨树在不同环境下的照片。 视频:白杨树生长过程的动画视频。 音频:关于白杨树的名言警句。 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分享对白杨树的理解。 角色扮演:模拟植树的情境。 作品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反思总结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相关文档

  • 白杨_教案.doc

    《白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CAI播放画面)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地是黄的天也是黄的在这浑黄的基调上出现了一片翠绿那就是(白杨 生齐说)你看它高大挺秀傲然挺立他们像列队的卫士挺立在沙漠上抵挡着风沙的袭击它们又像不屈的勇士面对狂风暴雨巍然毅力它们给这贫瘠的沙漠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爸爸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高大挺秀的白杨给我们留下了深

  • 白杨教案.doc

    白杨教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教学过

  • 白杨教案.doc

    《白杨》教案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边境战士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 4.学会本科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

  • 白杨_教案.doc

    白杨教案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课前准备:白杨戈壁滩的图片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

  • 白杨教案.doc

    《白杨》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

  • 白杨-教案.doc

    白杨 教案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5-22 18:40 提问者: 2250538 - 魔法学徒 一级 最佳答案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

  • 白杨教案.doc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老师留下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 抓住

  • 白杨教案.doc

    《白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十册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志向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教学难点:领悟爸爸的心愿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向学生介绍沙漠和白杨树的有关知识2.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

  • 白杨教案.docx

    第三课 白杨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与品质以及爸爸的心愿教学难点: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感悟树的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似之处教学过程

  • 白杨教案.doc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22 Aspose Pty Ltd.3.白 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第二课时【执 教 者】贞元镇双明小学 何转转【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志向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哪儿……哪儿……不管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