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雷雨天教学设计 (四)

  雷雨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雷雨形成的基本原理:学生能够解释雷雨的成因,包括云层中的电荷分布和闪电产生的过程。
2. 掌握雷雨天气的安全措施:学生能够列举并应用在雷雨天气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3. 学会观察和记录气象现象: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进行气象观测,并记录数据。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并得出结论。
2. 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分享成果。
3. 发展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安全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现象的威力,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环保意识:学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强环保责任感。
3. 激发探索兴趣: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解释雷雨的成因及其相关物理现象。
2. 雷雨天气的安全措施:教授学生如何在雷雨天气中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1. 雷雨形成机制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云层中的电荷分布和闪电产生的复杂过程。
2. 实际应用安全措施:学生可能在紧急情况下难以迅速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解决策略
 多媒体辅助:利用动画和视频直观展示雷雨形成的过程。
 模拟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静电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电荷分布。
 情景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雷雨天气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雷雨天气的安全措施,分享个人经验。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静电实验,观察电荷分布和放电现象。
4. 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户外或通过视频观察真实的雷雨现象。
5.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设计并实施一个小型气象观测项目,记录一周内的气象数据。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引入话题:播放一段雷雨天气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引导:询问学生对雷雨天气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知
1. 雷雨形成原理:
    教师讲解:详细解释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包括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上升气流的作用等。
    多媒体辅助:播放动画和视频,直观展示雷雨形成的过程。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雷雨天气的安全措施:
    教师讲解:介绍在雷雨天气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如避免高大物体、不使用电器等。
    情景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雷雨天气应急演练,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措施。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各自的经验和建议,分享心得。

 实践操作
1. 静电实验:
    实验准备:提供塑料尺、羊毛布等材料。
    实验步骤:指导学生用塑料尺摩擦羊毛布,观察静电现象。
    结果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电荷分布和放电现象。

2. 气象观测:
    工具准备:提供温度计、湿度计等工具。
    观测方法:指导学生每天定时记录气温和湿度,持续一周。
    数据分析:整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变化趋势。

 小结与回顾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雷雨形成原理和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课堂反馈:通过小测验或问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雷雨天教学设计(一)

    雷雨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了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包括云层、温度变化等因素。 2.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雷雨天气现象,如闪电、雷声等,并理解其科学解释。 3.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应对雷雨天气。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讲解云层的形成、温度的变化以及水汽凝结的过程。 2. 常见的雷雨天气现象及其科学解释:介绍闪电、雷声的产生机制。 3. 雷雨天气下的安全防护措施:教授如何在雷雨天气中保护自己,避免危险。 教学难点 1. 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涉及复杂的物理和气象知识,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 闪电和雷声的产生机制: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模拟实验来解释。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系统地介绍雷雨天气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促进相互学习。 3.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水蒸气凝结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 4.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雷雨天气的现象及其成因。 5.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雷雨天气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时间:5分钟 活动:播放一段雷雨天气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雷雨天气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知 时间:20分钟 活动: 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讲解云层的形成、温度的变化以及水汽凝结的过程。 常见的雷雨天气现象:介绍闪电、雷声的产生机制。 安全防护措施:教授如何在雷雨天气中保护自己,避免危险。 目的:系统地传授雷雨天气的相关知识,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 实验与讨论 时间:20分钟 活动: 实验:进行水蒸气凝结实验,让学生观察水蒸气如何凝结成水滴,进而形成云层。 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各自的观察和理解。 目的: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学生对雷雨天气形成原理的理解。 案例分析 时间:15分钟 活动:展示真实的雷雨天气案例,分析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目的: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雷雨天气的实际影响,并掌握应对方法。 练习与反馈 时间:10分钟 活动:布置一些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结 时间:5分钟 活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雷雨天气的安全防护措施。 目的:回顾并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关键知识。 板书设计 ``` 雷雨天教学设计 一、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 1. 云层的形成 2. 温度的变化 3. 水汽凝结 二、常见的雷雨天气现象 1. 闪电 2. 雷声 三、安全防护措施 1. 室内防护 2. 室外防护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水蒸气凝结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冰块等)。 2. 多媒体素材:雷雨天气的视频、动画、图片等。 3. 案例:真实的雷雨天气案例及其分析报告。 4. 练习题:选择题、填空题等,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有效性: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改进空间: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创新元素:考虑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感受和建议。 自我评估: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持续优化:根据反馈和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 雷雨天教学设计(二)

    雷雨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雷雨的形成原因及其自然现象。 2. 掌握雷雨天气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学会使用简单的气象仪器进行天气观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借助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 3. 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雷雨的形成原理:解释雷雨的成因及过程。 2. 安全防护措施:详细讲解在雷雨天气中如何保护自己。 3. 气象观测技能: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气象仪器进行天气观测。 教学难点 1. 理解复杂的气象知识:雷雨的形成涉及多个气象因素,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2. 实践操作技能:学生在实际操作气象仪器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3. 安全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雷雨天气的危险性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解决策略 1. 简化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解释复杂概念。 2. 实践操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气象仪器。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雷雨天气的危害及防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介绍雷雨的形成原理、安全防护措施等基础知识。 使用PPT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使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实验法 组织学生进行简易的气象实验,如模拟云层形成、制作简易风向标等。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 讨论法 分组讨论雷雨天气中的安全问题,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建议。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视频展示雷雨天气的实际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通过互动软件让学生参与虚拟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一段雷雨天气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引导:提出一些关于雷雨的问题,如“你们见过雷雨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目标: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新课讲授(30分钟) 讲解雷雨的形成原理: 通过PPT展示雷雨形成的步骤,解释水汽上升、冷却凝结、电荷分离等过程。 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雷雨特点。 安全防护措施: 详细介绍雷雨天气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在树下避雨、远离金属物体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的重要性。 气象观测技能: 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等。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仪器进行天气观测。 实践操作(20分钟) 分组实验: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简易气象仪器。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实验,记录数据。 交流分享: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观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点评,总结实验要点。 小结(10分钟) 回顾要点:总结雷雨的形成原理、安全防护措施和气象观测技能。 提问巩固:提出几个关键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一次雷雨天气,并记录下来,下次课上分享。 板书设计 ``` 雷雨天教学设计 一、雷雨的形成原理 1. 水汽上升 2. 冷却凝结 3. 电荷分离 二、安全防护措施 1. 避免在树下避雨 2. 远离金属物体 3. 不使用电器 三、气象观测技能 1. 温度计 2. 湿度计 3. 风速仪 四、实验操作 1. 分组实验 2. 数据记录 3. 交流分享 ``` 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PPT演示文稿 视频 简易气象仪器(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等) 实验材料(水、冰块、塑料瓶等) 多媒体素材 雷雨天气的视频 动画展示雷雨形成的过程 互动软件用于虚拟实验 其他辅助资源 安全手册 案例分析 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雷雨知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判断其参与度和积极性。 改进空间:根据教学实施情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思考改进的方法。 评估 测试: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雷雨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安全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雷雨天教学设计(三)

    雷雨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学生能够解释雷雨天气的基本成因,包括云层、水汽和温度等因素的作用。 2. 掌握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了解在雷雨天气中如何保护自己,如避免高处、远离金属物体等。 3. 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通过实际观察,记录雷雨天气的变化过程,并能描述其特征。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利用多媒体资源,学习如何从多种渠道获取和整理有关雷雨天气的信息。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树立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雷雨天气中的安全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习惯。 3. 培养环保意识:通过学习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 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措施,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学难点 1. 雷雨天气的复杂性: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 2. 安全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忘记或忽视安全措施,需要反复强调和实践演练。 解决方案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直观展示雷雨天气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开展模拟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模拟雷雨天气的形成,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 组织安全演练: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 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PPT和板书讲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和安全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雷雨天气的特点和安全措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静电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雷电的形成。 4.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的雷雨天气现象,记录变化过程。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导入语:通过一段关于雷雨天气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提问:你见过雷雨天气吗?它有哪些特点?你觉得雷雨是怎么形成的? 讲授新课(20分钟) 1. 讲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 概念引入:介绍雷雨天气的基本定义和常见特征。 形成过程:详细讲解雷雨天气的形成过程,包括云层、水汽和温度等因素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播放相关视频或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讲解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 安全措施:介绍在雷雨天气中如何保护自己,如避免高处、远离金属物体等。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强调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实验与观察(20分钟) 1. 实验演示: 静电实验:通过简单的静电实验,模拟雷电的形成过程。 步骤:准备一个塑料梳子和一些碎纸屑,用梳子摩擦头发后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 观察记录: 实地观察:如果条件允许,带学生到户外观察实际的雷雨天气现象,记录变化过程。 室内观察:通过窗户或视频监控,观察雷雨天气的变化。 小组讨论与总结(15分钟) 1. 分组讨论: 主题:雷雨天气的特点、形成原理和安全措施。 要求: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关键知识点。 学生反馈: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教师解答。 小结(5分钟) 回顾要点: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和安全知识。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一次雷雨天气,并记录下观察结果,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 雷雨天教学设计 一、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 1. 云层 2. 水汽 3. 温度 二、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 1. 避免高处 2. 远离金属物体 三、实验与观察 1. 静电实验 2. 观察记录 四、小组讨论 1. 特点 2. 形成原理 3. 安全措施 五、小结 ``` 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资源:准备关于雷雨天气的视频、动画和图片。 2. 实验材料:塑料梳子、碎纸屑等用于静电实验的材料。 3. 观察工具:望远镜、摄像机等用于观察雷雨天气的工具。 4. 安全手册:准备一份关于雷雨天气安全知识的手册,供学生参考。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改进空间: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某些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入、实验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评估方法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观察记录和作业,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3.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理和安全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 雷雨天教学设计(五)

    雷雨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了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 掌握雷电的基本原理,包括静电、电流和电磁场的概念。 3. 学会识别雷雨天气预警信号,并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借助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重难点解析 重点 1. 雷雨天气的形成原因:理解水汽上升、凝结成云以及云层带电的过程。 2. 雷电的基本原理:掌握静电、电流和电磁场的概念,理解雷电的产生机制。 3. 安全防护措施:学习如何在雷雨天气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难点 1. 雷电的物理原理:由于涉及复杂的物理概念,如静电、电流和电磁场,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 安全防护措施的实际应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衔接,需要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加强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因和雷电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雷雨天气的特点和安全防护措施,促进互动和交流。 3.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静电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静电和电流的现象。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雷雨天气的形成过程和雷电现象,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5.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雷雨天气中的安全事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天气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引导:询问学生对雷雨天气的了解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知(20分钟) 1. 讲解雷雨天气的形成原因: 水汽上升 凝结成云 云层带电 2. 讲解雷电的基本原理: 静电的产生 电流的流动 电磁场的作用 3. 讲解安全防护措施: 室内安全措施 室外安全措施 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实验演示(15分钟) 1. 静电实验:通过摩擦塑料棒和毛皮,让学生观察静电现象。 2. 电流实验:使用简单电路模型,展示电流的流动过程。 分组讨论(20分钟) 1.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讨论主题: 雷雨天气的特点 安全防护措施的具体实施 3. 分享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小结与练习(15分钟) 1.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反馈与答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 雷雨天教学设计 一、雷雨天气的形成原因 1. 水汽上升 2. 凝结成云 3. 云层带电 二、雷电的基本原理 1. 静电 2. 电流 3. 电磁场 三、安全防护措施 1. 室内安全措施 2. 室外安全措施 3. 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塑料棒、毛皮、简单电路模型。 2. 多媒体素材:雷雨天气的视频、图片、动画。 3. 辅助材料:实验指导手册、安全防护指南。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雷雨天气和雷电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互动情况:反思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3. 时间分配:检查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有改进空间。 评估 1. 学生表现: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持续优化:定期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 雨天应急预案.doc

    冒险岛水世界雷雨天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下大雨并有狂风来临前由水公园总监通知公园内启动一级戒备水公园所有部门负责人的对讲机都要调到16频道一各科室职责 收银室:启动一级戒备时停止售票并告知游客雨天游玩的危害性 游客服务室:1.?广播提示《雷雨天注意事项》 2.?循环播报安全撤离的注意事项??场务室:1.?经理下达命令停止全部游玩设施???????? 2.?

  • 夏季雨天要注意什么.docx

    夏季雷雨天安全防护措施如何判断雷暴的远近判别远近雷暴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云地闪电发生时产生的声光现象的时间差来判定因为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光的传播速度快为每秒30万公里而雷声的速度只有每秒340米比光速慢得多所以如果看见闪电后在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到雷声说明雷击点就在附近300米处一般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时间隔为2秒钟的时候是最危险的夏季雷雨天安全防护措施1注意关好门窗最好把家用

  • 雨天如何保护人身安全.doc

    雷雨天如何保护人身安全来 源:大众日报 ????发布日期:2012-1-29 ????近段时间我省大部分地区进入多雨季节且伴雷电许多人认为雷雨天躲在室内便不会遭受雷击其实不然雷击主要在两种环境下发生:一是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沿各种导体(电线线)进入建筑物导致建筑物内人员伤亡二是人们置身于建筑物以外雷电直接或间接击中人体而导致人员伤亡笔者通过对多年所搜集的雷击事例进行分析归纳出了人身预防雷击的基

  • 雨天跳闸先别合开关.pdf

    星 期 一 编 辑 : 刘 祺 力 ( 电 话 : 18075131521 ) 版 式 : 孔 丽 投 稿 邮 箱 : 生活投 稿 邮 箱 : 花 鸟虫 鱼 经防 雷 电 先 看 四 电 指 南依 据 雷 电 的 基 本 特 性 及规 律 中 国 公 众 卫 生 健 康 指 南 编委 会 总 结 了 防 雷 电 四 电 指 南 避 免 雷 电 雷 电 伤 害 主要 是 因 闪 电 和

  • 雨天要注意什么-如何防雷击.docx

    #

  • 《麻雀》教学设计[].doc

    13《麻雀》教案及反思河池市环江县深川小学 教师:黄巧雷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抓住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认真体会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教学重点:1抓住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认真体会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

  • 雨天考生进考场再验身份.pdf

    05岛事2016. 星期二 责编符坚 美编符丽花武警 24小时巡视 绝密守卫高考试卷商报讯 渊记者徐明锋通讯员杨瑞明蒋波冤 高考试卷的安全是高考的生命线袁 几张看似普通的试题袁 从诞生尧印刷尧运送尧存放都是绝密级的材料遥在试卷运抵海口市考试局后袁武警海南省总队出动近百名兵力担负高考试卷守卫及高考考场现场警戒任务袁24小时巡视试卷安全情况袁严防高考试卷的遗失和泄密袁 确保高考安全顺利举行遥 据

  • 家书教学设计.doc

    〈傅雷家书〉两则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2)预习课文3)自主完成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傅雷家书两则三教材分析: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四学习方法目标学习方法: 自

  • 家书教学设计.doc

    7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湖北省宜昌市五中 朱莉 萍徐敏教学依据世上有一座桥这座桥便是成长的桥它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为子女搭起的一座生命之桥是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一座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梁傅雷和他的夫人就为他们的儿子搭起了这样一座桥梁《傅雷家书》摘编了1950年至1966年间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180多封家信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在信中父子俩一起讨论艺术

  • 我该怎么办(21)-雨天行车注意事项.docx

    #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