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马说教案 (三)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马说”的含义,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体会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和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批评。

 教学内容
 文本解读
1. 课文导入
    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见过或听说过‘千里马’吗?”引导学生思考千里马的含义。
   
2. 文本阅读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尝试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提问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等概念的理解。

 图表与多媒体素材
1. 图表展示
    展示不同种类马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马的不同品种。
    制作“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图,帮助学生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2. 多媒体素材
    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伯乐寻找千里马的故事视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展示一些反映古代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实践活动
1.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对话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辩论赛
    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代表“食马者”,另一组代表“伯乐”,就“如何识别和使用人才”展开辩论。

 反思总结
1.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马说教案(四)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马说”的含义,掌握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重人才、公平对待人才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马说”的寓意,体会的情感。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古代社会选拔人才的短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引出本文的主题——“马说”。 二、文本解读 1. 基础知识 简介:韩愈,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文体介绍:“马说”是一种寓言体裁,借谈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感慨。 2. 文章结构 第一段:写千里马的遭遇和悲惨命运。 第二段:阐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段:提出观点,希望统治者能识别并重用人才。 第四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对人才的呼唤。 3. 关键语句解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比喻人才需要伯乐来发现。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千里马只能在低下的地位上度过一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指统治者未能正确地使用人才。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感叹统治者不懂得识别人才。 三、角色扮演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千里马,另一组扮演伯乐。通过对话展现不同角色的遭遇和命运。 四、拓展延伸 1. 名言警句:收集一些关于人才的名言,分享给学生。 2.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讨论如何识别和培养人才。 五、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人才,如何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伯乐。 板书设计 ``` 马说 千里马 伯乐 命运悲惨 原因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呼唤伯乐 ```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伯乐相马》的故事 图片:古代选拔人才的场景 PPT:关键句子的解释与分析 互动实践活动 1.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识别和培养人才。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反思总结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如何? 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行动? 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均符合版权法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马说教案(五)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韩愈及其《马说》的背景知识。 2. 掌握文中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3. 深化对“千里马”和“伯乐”的形象的理解。 4. 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千里马”和“伯乐”的象征意义,体会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论认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千里马”的动画短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千里马’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3. 简介背景:介绍韩愈及其写作背景,解释“伯乐相马”的典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3.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细读文本:逐段细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尝试解决。 2. 合作探究:针对“千里马”和“伯乐”的形象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角色扮演:选取几个关键句子,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千里马”的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伯乐”。 2. 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短文。 五、总结反思 1.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千里马”和“伯乐”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完成一篇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小作文。 六、板书设计 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发现人才的人 相马:识别和培养人才 七、多媒体辅助材料 动画短片:《千里马的故事》 图片:古今中外名人画像 视频:韩愈生平介绍 八、个性化教学定制 分层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如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 多样化评估:采用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等。 个性化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反馈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 马说教案(一)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解“马说”的深层含义,掌握文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马说”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体会的情感态度。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古代马匹奔跑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真正的千里马吗?如果有机会,你会怎样对待它?”以此引出本文的主题——《马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文,一人配以背景音乐,营造古风氛围。 2. 疏通文意: 提供译文或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子意思。 小组讨论,翻译全文,找出疑难句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问题探究: 文章开头为什么提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对千里马的同情和无奈? 如何理解“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 多媒体展示: 展示古代马车和现代汽车的对比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变迁。 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画像,帮助学生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象征意义。 四、拓展延伸 1. 案例分析: 设计一个模拟面试场景,让学生扮演“千里马”和“伯乐”,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分析不同情况下,“千里马”如何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伯乐”的赏识。 2.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讲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被忽视却才华横溢的故事。 强调写作时要突出人物的特点和困境,以及最终获得认可的过程。 五、总结反思 1. 回顾要点: 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强调“伯乐”和“千里马”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发现和利用人才。 2.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伯乐”和“千里马”的理解。 查阅,了解历史上真正“伯乐”的故事,并分享给同学。 六、板书设计 标题:马说 :韩愈 主旨:批判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现象 形象:伯乐、千里马 七、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古代马车与现代汽车对比 图片: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画像 文本:译文和注释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不仅掌握文学知识,还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

  • 马说教案(二)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意:准确把握《马说》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 2. 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3. 培养批判思维:通过对文章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 4.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人才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伯乐相马”的比喻意义,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难点:通过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伯乐寻找千里马的故事视频。 2. 提问导入:故事中提到的“伯乐”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并引入新课主题——《马说》。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2. 集体齐读:全班一起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 多媒体展示:播放配乐朗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情感。 三、精读课文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的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多媒体展示:展示相关图片或图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中描述的情景。 3.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 四、拓展延伸 1.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历史上因缺乏伯乐而被埋没的人才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伯乐”。 2. 模拟实验:组织一场“伯乐相马”的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识别和推荐人才。 3. 多媒体展示:播放相关视频或动画,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 五、小结 1.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章中的关键观点。 2.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想。 3. 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 马说 千里马 伯乐 不遇 相马 人才 社会现象 批判性思维 ```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古代伯乐寻找千里马的故事 图片:千里马、伯乐、奴隶马等形象 图表:不同阶段人才发展情况对比图 动画:模拟“伯乐相马”的过程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内容质量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相关文档

  • 教案.doc

    《马说》教案义马市二中 李艳芳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体会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

  • 教案.doc

    23马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了解及文体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的思想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1朗

  • 教案.doc

    《马说》教案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三河中学(黑城中学) 曹英 755200教学目的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3..积累文言词语   4

  • 教案.doc

    《马说》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短文中主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4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念进行德育教育教学重难点: 1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 1积累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朗读翻译背诵课文教学设计

  • 教案.doc

    #

  • 教案.doc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 ?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 ?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掌握短文中主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

  • 教案.doc

    28《马说》教案 王小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之其以的用法(2)了解及说这种文体特征(3)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所寄予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语感和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昏庸愚妄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2难点:理解作

  • 教案.doc

    《马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停顿和重音复习本文重要的文言字词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的思想情感3认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愚昧无知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社会下的人才培养二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的思想情感(重点)2品味文中5个也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难点)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品析法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初识文章

  • 教案.doc

    《马说》教案课题马说课时2课型新授执教人赵淑珍教材分析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

  • 教案.doc

    《马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含的寓意和的思想感情②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社会实际教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以寻找自己的伯乐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2难点:理解以马喻人的写法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展示有关马的图片导入新课(二)介绍文体及写作背景说是古代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