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文篇 教案标题 《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时钟的基本结构和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的概念。 能够正确读取并记录时钟上的时间,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学会读取和记录时间。 难点: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图片素材。 2. 学生每人一张时钟表盘图。 3. 每组一套时钟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介绍时钟发展历程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时钟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3.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新知探索 1. 观察时钟: 教师出示实物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各个部分:时针、分针、秒针、数字。 提问:哪个指针走得最快?哪个指针走得最慢? 2. 认识时针和分针: 分小组使用时钟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动时针和分针,观察它们的运动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分针走一圈(60分钟),时针就走一小格(1小时)。 3. 时间单位的认识: 介绍“小时”、“分钟”的概念。 让学生尝试用时钟表示一些常见的时刻,如:7:00、12:00、2:30等。 4. 时间换算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简单的加减运算题,如:从7:00到9:00经过了多少时间? 提供时钟模型,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 时钟游戏:教师展示不同时间的时钟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时间。 2. 分组竞赛:每组学生轮流操作时钟模型,看哪一组能够准确地表示出指定的时间。 3. 生活情境:请学生描述一下他们早上起床、上学、放学回家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时间点。 四、课堂小结 1.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篇 教案设计说明 本教案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为辅,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强化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问题与活动,提升教学效果。教案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个性化教学定制,帮助每一位学生发挥其潜能,实现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准确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热身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快速说出连续的数字,复习整数的概念。 2. 引入新课:展示一幅超市购物场景的图片,提问学生:“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买了3个苹果,还剩几个?”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知探究(20分钟) 1. 讲解加法: 展示加法算式:5 + 3 = ? 通过实物演示(如5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适时点评。 2. 讲解减法: 展示减法算式:8 4 = ? 通过实物演示(如8个苹果减去4个苹果)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列出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适时点评。 三、实践应用(15分钟) 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实物卡片(如小棒、珠子等),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 2.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实物进行加减法运算,并鼓励学生模仿操作。 3. 小组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加减法练习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巩固提高(10分钟) 1. 趣味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谜语,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加减法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五、总结(5分钟) 1. 回顾要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3.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回家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 加法: 5 + 3 = 8 减法: 8 4 = 4 ``` 多媒体辅助材料 图片:超市购物场景图片、实物演示图片 视频:加减法运算演示视频 PPT:加减法运算相关知识点讲解PPT 互动实践活动 数字接龙游戏 小组合作加减法练习 实物演示加减法运算 趣味加减法练习游戏 反思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应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篇 教学目标 1. 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准确进行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符号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故事引入: 故事:小明有5个苹果,他从果园里又摘了3个苹果,现在他有多少个苹果? 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明现在有8个苹果。 2. 复习旧知: 提问: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 学生回答:加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 二、新课讲解 1. 加法实例: 演示:小红有3本书,小华又给了她2本,现在小红有多少本书? 学生回答:小红现在有5本书。 强调:3 + 2 = 5 2. 减法实例: 演示:小刚有7个糖果,他吃了3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回答:小刚还剩4个糖果。 强调:7 3 = 4 3. 加减混合运算: 演示:小丽有6支铅笔,她送给小明2支后,又买了3支,现在小丽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回答:小丽现在有7支铅笔。 强调:6 2 + 3 = 7 4. 练习题: 练习题1:小强有4个球,他又买了5个,现在他有多少个球? 学生回答:小强现在有9个球。 强调:4 + 5 = 9 练习题2:小芳有8颗糖,她吃了3颗,又得到了5颗,现在她有多少颗糖? 学生回答:小芳现在有10颗糖。 强调:8 3 + 5 = 10 三、巩固练习 1.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解答。 例如:小亮有6本书,他借给小红3本,又买了4本,现在他有多少本书? 学生回答:小亮现在有7本书。 强调:6 3 + 4 = 7 2. 多媒体展示: 展示加减混合运算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过程。 观看视频后,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四、总结 1. 回顾重点: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 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 提问环节: 提问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何确定先做哪一步? 学生回答: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3. 反思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 强调: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1.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2. 拓展应用: 家庭作业:设计一个包含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生活场景,并尝试解决其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加法实例:3 + 2 = 5 减法实例:7 3 = 4 加减混合运算:6 2 + 3 = 7 练习题答案:6 3 + 4 = 7 七、互动实践活动 分组讨论: 小组内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加减混合运算? 分享讨论结果。 角色扮演: 设计一个情境,如购物、做饭等,让学生模拟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八、反思总结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出个性化的反馈建议。 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本节课旨在通过多媒体和互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篇 教案标题 《分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表示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或黑板。 2. 教学材料:彩色图片、实物模型(如苹果、蛋糕)、纸张和笔。 3. 学生用具:每人一张纸和一支笔。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实物:拿出一个苹果,将其切成两半,问学生每半是多少? 学生回答:“一半”。 引导学生思考:“半个苹果”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2. 引入分数:解释“半个苹果”可以用分数表示,即$\frac{1}{2}$,其中1表示整体,2表示被分成的份数。 3.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如蛋糕、饼、月饼等)。 二、新知探究 1. 动手操作: 每个学生从老师提供的纸张上剪出一个正方形,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 让学生尝试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均分,并记录下每一份所占的比例。 2. 小组讨论: 组内交流各自的操作结果,分享发现。 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3. 多媒体展示: 展示一些常见的分数表示实例,如$\frac{1}{4}$、$\frac{2}{3}$等。 解释这些分数的具体含义。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提供一些简单的分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帮助学生核对。 2. 应用题: 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饼干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四、小结 1. 回顾要点: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强调分数的意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互动问答: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或建议。 五、作业布置 1. 家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寻找生活中可以利用分数表示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2. 预习任务: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 分数表示 | 含义 | | :: | :: | | $\frac{1}{2}$ | 一半 | | $\frac{1}{3}$ | 三分之一 | | $\frac{2}{3}$ | 三分之二 | 多媒体辅助材料 动画演示:苹果被平均切分的过程。 视频片段:生活中分数的应用实例。 图片集:不同形状物体的均分图。 互动实践活动 1. 分一分:将彩色图片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每一份。 2. 画一画:画出一个圆,将其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每一份。 3. 说一说: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分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难点:小数点对齐的问题,以及进位或借位时的处理。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1. 导入活动: 展示一幅超市购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小明买了2.5元的苹果和3.75元的香蕉,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计算。 二、新授环节 1. 小数加法: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如“2.5元”、“3.75元”等。 提问:“如何计算这两个价格的总和?” 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 展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数加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小数点对齐、从右向左相加等。 2. 小数减法: 同样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如“5.2元”、“2.65元”等。 提问:“如果小红有10元钱,她买了一件2.65元的衣服,还剩多少钱?” 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 展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数减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小数点对齐、从左向右相减等。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题一: 给出一组小数加减法题目,如“2.3 + 1.7”,“4.5 1.2”等。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 练习题二: 设计一个情境,如“小华有3.5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2.25元,他还剩下多少钱?” 学生小组合作解答,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展示一些包含多个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如“2.3 + 1.7 0.5”,“4.5 1.2 + 2.3”等。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 生活中的小数应用: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应用实例,如电费、水费、交通费等。 分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总结。 五、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3.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 ``` 小数加减法 1. 小数加法 2.3 + 1.7 = 4.0 4.5 1.2 = 3.3 2. 小数减法 2.3 + 1.7 = 4.0 4.5 1.2 = 3.3 ``` 七、互动实践活动 1. 分组竞赛: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小数加减法题目,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且准确率最高。 2. 角色扮演: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应用场景,如购物、计算水电费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操作。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多媒体辅助材料 超市购物场景图片 商品价格标签 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数加减法步骤 生活中的小数应用实例视频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保持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范文 寒来暑往一学年的辛苦耕耘即将结束回顾这学年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安排热爱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且多听取意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务求精益求精 在收获的六月里无论是成绩还是教训粒粒皆辛苦 一思想素质方面: 本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谦虚谨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教书育
小学数学教师 HYPERLINK t _blank 述职报告范文一 一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
认识人民币授课老师:王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纸币整套硬币整套一元纸币纸币整套硬币整套纸币整套硬币整套5角5角1元10角 10角1元5角5角1元10角 10角1元5角5角10角1元 1元10角 5角5角10角1元 1元10角 5角5角10角1元 1元10角 =1角10分10分1角 1.填空_____元______角27_____元______角11_____元______角18_____元___
模块一:代数与计算1.加减法运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我们在一年级认识了数字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数字的加减运算加法:多个数字的和减法:多个数字的差方法适用对象加减法口诀2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法数字较大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法: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不变分数的加减法:对于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并化简成最简式对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转化成同分母形式然后分子相加(减)并化简成最简式(注意
#
小学数学教案 年 月 日课题100以内数的数法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数数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在100以仙数的组成和数位计数单位与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年的写法读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拐弯数是
小学数学教师说课范文:认识钟表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看整时教学难点:整时时针分针所在的位置教学具准备:实物
数学教师个人简历范文姓 名徐海琴身份证性 别女年 龄27岁政治面貌共青团员婚姻状况未婚视 力 状 况轻度近视身高(厘米)159 cm体重(公斤)57kg民 族汉族户口所在地南昌市(含区市县)技术职称最 高 学 历本科现居住地南昌市(含区市县)毕业时间2011求 职 状 态有好的机会我会考虑个人主页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幸福路33号邮编330004受教育及培训状况2007年9 月 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用数学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今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彭楚福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和交流②理解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培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