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定风波》教学设计 (五)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苏轼的《定风波》,掌握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变化。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赏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重难点解析
1. 教学重点
    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及其背景。

2. 教学难点
    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3. 解决方案
    通过多样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分角色读)帮助学生感受词的音韵美。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深入剖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中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介绍词的基本知识和作者的生平背景。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 朗读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词的音韵美。
4.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对苏轼了解多少?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或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授新知(15分钟)
    介绍《定风波》的创作背景,讲解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
    逐句解读词的内容,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朗读与讨论(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分角色读等,感受词的音韵美。
    分组讨论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深入分析(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探讨。
    讨论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练习与巩固(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检测对词的理解程度。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背诵《定风波》,并写一篇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定风波》教学设计(一)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诗句意思,掌握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 分析诗歌结构:了解《定风波》的结构特点,如上下阕的对比和呼应关系。 3. 鉴赏诗歌艺术:学会从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鉴赏《定风波》,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通过预习,初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互动交流:在上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诗人情怀: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 增强文化认同: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定风波》的字面意思及深层含义。 2.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定风波》的结构特点,尤其是上下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鉴赏诗歌艺术:如何让学生从语言、意境、情感等多方面深入鉴赏《定风波》的艺术魅力。 2. 感受诗人情怀:帮助学生体会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 解决策略 分层次讲解:将诗歌内容分为几个部分,逐步讲解,确保每个部分都清晰易懂。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子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详细讲解:逐句讲解《定风波》的内容,分析其结构特点和艺术手法。 讨论法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全班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 实验法 情景再现: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苏轼创作《定风波》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特别是他被贬黄州的经历。 2. 问题引入:提问学生对苏轼的了解以及对《定风波》的初步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授与讨论(30分钟) 1. 逐句讲解:教师逐句讲解《定风波》的内容,解释诗句的意思,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2. 小组讨论: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任务: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时间:10分钟。 3. 全班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实践活动(10分钟) 1. 情景再现: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苏轼和他的朋友,模拟苏轼创作《定风波》的情景。 2. 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增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小结与练习(10分钟) 1.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被贬黄州:创作背景 二、诗歌内容 1. 上阕 句子解释 结构特点 2. 下阕 句子解释 结构特点 三、主题思想 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四、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 情感真挚 五、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 情景再现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素材:准备PPT演示文稿,包含苏轼的生平介绍、《定风波》的全文及注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 3. 辅助材料:提供《定风波》的相关阅读材料和练习题,供学生参考和巩固。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和学生的反馈,评估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实例等。 3. 持续优化: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方式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了解他们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评价:收集各小组的讨论记录,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深度。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欣赏《定风波》这首诗歌,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定风波》教学设计(二)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苏轼的《定风波》,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豁达心态,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重难点解析 1. 教学重点 理解《定风波》的背景和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 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解决方案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的意境。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身经历联系起来。 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 介绍《定风波》的背景信息和简介。 讲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情境模拟法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4. 写作练习法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他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展示苏轼的生平简介和代表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5分钟) 介绍《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 讨论交流(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讨论。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哪些意象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4. 情境模拟(15分钟) 选取诗歌中的一个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讨论: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5. 写作练习(15分钟) 指导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6. 小结回顾(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 强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哲理。 布置作业:背诵《定风波》,并写一篇关于诗歌的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 《定风波》 苏轼 一、创作背景 苏轼被贬黄州 途中遇雨 二、主要内容 第一段:描述遇雨的情景 第二段:表达诗人的心态 第三段:抒发人生的感慨 三、意象与情感 意象:竹杖、芒鞋、烟雨 情感:豁达、乐观 四、写作练习 主题:面对困难的态度 要求:简洁明了,富有诗意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 黑板、粉笔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定风波》文本材料 2. 多媒体素材 苏轼的生平简介和代表作品的PPT 《定风波》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诗歌朗诵音频 3. 辅助教学资源 诗歌创作模板 讨论记录表 诗歌赏析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1. 教学实施后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讨论环节是否充分等。 2. 评估方法 通过问答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通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诗歌的掌握情况。 3. 改进空间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不断优化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 《定风波》教学设计(三)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苏轼的《定风波》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 掌握诗歌鉴赏方法:学会通过分析意象、修辞手法等来鉴赏古典诗词。 3.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情境创设与体验学习: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 3. 多媒体辅助学习: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之美,提升文学素养。 2.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定风波》,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树立积极人生观:从苏轼的人生态度中汲取正能量,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逐句解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定风波》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 鉴赏诗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分析意象、修辞手法等来鉴赏古典诗词。 3. 情感体验与表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1. 诗歌意象的解读: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情感共鸣: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不同,学生可能难以完全体会到苏轼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3. 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学生可能在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时存在困难。 解决策略 1. 多角度解读:结合历史背景、生平以及相关文献,多角度解读诗歌意象。 2. 情境创设: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3. 分层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字词解释和整体结构,为学生打下基础。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 3.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情感氛围。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5.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1. 播放背景音乐:播放一段悠扬的古筝曲,营造诗意的氛围。 2. 引入主题: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出《定风波》这首诗。 3.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你对苏轼了解多少?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 讲授新课(20分钟) 1. 逐句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定风波》,讲解字词的意思和句子的结构。 2.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并分析它们的象征意义。 3. 修辞手法:讲解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例如: 诗歌的主题思想 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 展示分享: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情境创设(10分钟) 1. 角色扮演:选取几名学生分别扮演苏轼和他的朋友,模拟诗歌中的场景,进行对话表演。 2. 情景再现: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写作训练(10分钟) 1.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定风波》的理解和感悟。 2. 互评交流: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交流。 小结(5分钟) 1.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深化对《定风波》的理解,并完成相关练习。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布局 ```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诗歌背景 苏轼生平 创作背景 二、诗歌内容 1. 字词解释 2. 句子结构 3. 主题思想 三、诗歌鉴赏 1. 意象分析 2. 修辞手法 3. 艺术特色 四、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 情景再现 五、写作训练 短文写作 互评交流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多媒体素材:《定风波》朗诵视频、相关图片、背景音乐。 3. 参考:苏轼生平简介、《定风波》注释及赏析。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反思点: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小组讨论的效果如何?是否有足够的互动和参与? 情境创设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产生了情感共鸣? 2. 改进措施: 针对理解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个别辅导。 在小组讨论环节,增加教师的引导和反馈,提高讨论质量。 丰富情境创设的方式,如增加实物道具,使情境更加真实。 教学评估 1. 评估方式: 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程度。 作业批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理解情况。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 2. 评估标准: 知识掌握情况: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技能运用情况: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诗歌。 情感态度:学生是否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定风波》,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 《定风波》教学设计(四)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2. 学生能够准确背诵并解释《定风波》的全文,理解其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豁达乐观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通过学习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文本解读:深入理解《定风波》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修辞手法:掌握并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背景知识: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教学难点 1. 意境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深层意义和哲理。 2.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体验其心境变化。 3. 语言表达: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碰撞。 3. 情境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4.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互动性。 5.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0分钟) 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苏轼生平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引导:提出问题:“你对苏轼了解多少?”“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30分钟) 1. 背景介绍: 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特别是他在黄州时期的生活状况。 解释《定风波》的创作背景,说明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 2. 文本解读: 逐句讲解《定风波》的原文,解释每句的意思。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层次,指出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修辞手法: 详细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小组讨论(20分钟) 1.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例如,有的小组可以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的小组可以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汇报讨论结果。 2. 汇报交流: 各组代表依次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教师适时点评,总结各组的观点,并强调关键点。 练习巩固(20分钟) 1. 朗读背诵: 全班一起朗读《定风波》,注意语调和节奏。 请几位同学尝试背诵全诗,其他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 2. 写作练习: 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300字。 提醒学生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抄袭。 小结(10分钟) 1.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总结同学们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2. 布置作业: 完成写作任务,并在下节课前提交。 预习下一首苏轼的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书设计 ```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背景介绍 苏轼生平 创作背景 二、文本解读 逐句讲解 结构层次 三、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四、小组讨论 主题一:修辞手法 主题二:情感表达 五、练习巩固 朗读背诵 写作练习 六、小结 回顾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PPT课件 视频 黑板和粉笔 2. 多媒体素材: 苏轼生平简介视频 《定风波》朗诵音频 诗歌插图 3. 辅助材料: 《定风波》原文及注释 修辞手法讲解 写作指导手册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 改进空间:针对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深度。 3. 创新元素: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段,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诗歌场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 1. 表现: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反馈:批改学生的写作作业,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帮助他们改进。 3. 后续跟进: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继续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应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档

  • 定风波-教学设计2.doc

    定风波苏轼教学目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运用并掌握诗词鉴赏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教学难点:准确并且深刻地把握诗歌内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阵雨背景)同学们如果你处于这种环境中会怎么做(学生回答)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站在操场中央并且大声歌唱你认为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今天我们

  • 苏轼_定风波_教学探究.pdf

    2 0 1 2 . 1 《 》 《 》 《 》 …… 1. 2. 3. 1 1. …… 2. 3. 4. 1 2 5. 1 《 》 《 》 2 3 《 》 ① ② a. b. 《 》 笪 79

  • 定风波.doc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导教学案一导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明·洪应明《幽窗小记》 这是什么样的人生境界二说明苏轼的文学成就: 词:诗:文:三知人论世 词作背景:四梳理字词: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解决不懂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五鉴赏品味: 1提问:这首词上下片都是写下雨的情景按时间分是哪两个阶段2提问:苏轼在大雨中以及雨过后有怎样的情态呢3这首词表面

  • 定风波.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定风波苏轼字 号 北宋著名词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 并称苏辛子瞻东坡居士辛弃疾常识1080年苏轼因反对新法在备受折磨和严酷审讯后幸免一死被贬到黄州他当时的恐悸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

  • 定风波.doc

    定风波范仲淹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繁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 : :

  • 定风波.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定风波苏轼字 号 北宋著名词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 并称苏辛子瞻东坡居士辛弃疾常识 苏轼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

  • 定风波.doc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直很喜苏东坡的词或豪放或大气于是就连狼狈也如此潇洒淡定 以前他的《江城子·密州出列》一直是我的最爱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于是总是读着读着眼界也似乎为之一宽豪气油然而生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还有这份让人光是读着都羡慕的自信 最喜欢它的时候在

  • 定风波.ppt

    定风波  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请你从以小见大的角度来赏析一蓑烟雨任平生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余秋雨

  • 定风波.ppt

    导语:? 苏轼在他的绝命诗中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飘泊一生乌台诗案是一场政治迫害他被贬黄州从政治上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生命的低谷从文学创作来看黄州是他的洞天福地生命的巅峰余秋雨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在黄州留下了他的旷世之作最富盛名的是赤壁三咏二赋加一词除此还有一首谪居黄州时所作之

  • 定风波》.ppt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走进苏轼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壮志难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兄弟情深 老夫聊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