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欢乐颂教案

  教案设计:《欢乐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欢乐颂”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普遍意义,掌握其象征和情感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不同人物对“欢乐”的不同诠释,并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审美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欢乐颂”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情感表达。
 难点: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内容
1. 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充满欢声笑语的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引入课题:“欢乐颂”,探讨什么是“欢乐”?为什么会有“欢乐颂”这样的主题?

2. 新课讲授
    讲解“欢乐颂”的概念
      分享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欢乐颂”片段,如《简·爱》中的婚礼场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庆祝场景。
      讲解“欢乐颂”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团结、和谐、友谊、幸福等。
    分析文本
      选择一篇包含“欢乐颂”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元宵节聚会,或《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
      组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情节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人物情感变化及象征意义。
    多媒体展示
      利用PPT展示相关插图、视频或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使用动画演示不同情境下的欢乐氛围,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故事片段,如《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重逢,或者《老人与海》中的胜利时刻。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情节创作剧本,并进行表演。
    小组讨论
      邀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表演和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作品展示
      选出最佳表演小组,颁发奖项,并邀请他们分享心得体会。

4. 反思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欢乐颂”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创造更多的“欢乐”。

5. 板书设计
    欢乐颂的概念:团结、和谐、友谊、幸福等。
    文学作品中的欢乐颂:《红楼梦》元宵节聚会,《三国演义》桃园结义等。
    互动实践活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作品展示。

6. 多媒体辅助材料
    图片:《红楼梦》元宵节聚会、《三国演义》桃园结义等。
    视频:《简·爱》婚礼场景、《鲁滨逊漂流记》庆祝场景。
    音频:《欢乐颂》主题曲。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2. 新课讲授(20分钟)
3. 互动实践活动(30分钟)
4. 反思总结(10分钟)
5. 板书设计(5分钟)
6. 多媒体辅助材料(10分钟)

 五、个性化教学定制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设计以下差异化教学活动:
 学习偏好:对于视觉型学生,提供更多插图和视频材料;对于听觉型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和有声读物。
 能力水平: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一些深层次的讨论题;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简化文本分析任务。
 兴趣爱好: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片段进行表演,如科幻小说中的冒险情节,或者历史小说中的战争场面。

 六、注意事项
 版权合规: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均遵循版权法规。
 内容质量: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保持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理解“欢乐颂”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还能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更多的“欢乐”。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追求内心的幸福与满足。

  • 欢乐颂教案(二)

    教案设计:《欢乐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欢乐颂”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普遍意义,掌握不同形式表达欢乐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片段,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传递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不同形式表达欢乐的方法,理解“欢乐颂”的主题内涵。 难点: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包括相关文学作品片段、精美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学生准备: 预习任务: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片段,并思考如何表达欢乐。 小组合作材料:纸笔、剪贴板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视频,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2. 提问引入:请学生分享自己最近感到快乐的经历或场景,引出“欢乐”的话题。 3. 教师引导:解释“欢乐颂”的概念,即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快乐的主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 (二)新课讲授 1. 经典作品赏析 多媒体展示:展示《欢乐颂》中的一段经典片段,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部分章节。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该片段是如何表达欢乐的?可以使用剪贴板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补充和引导。 2. 多媒体展示:展示其他文学作品中表达欢乐的例子,如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笑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乐观态度等。 3.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欢乐表达的理解。 4. 多媒体展示:展示不同艺术形式表达欢乐的实例,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歌曲、绘画作品《向日葵》等。 5.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取一种艺术形式,创作一个表达欢乐的作品(如歌曲、短剧、绘画等),并在上展示。 6.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三)巩固练习 1. 多媒体展示:提供一些表达欢乐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直接表达欢乐的,哪些是间接表达的。 2.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投票选出最能体现欢乐的句子或段落。 3. 全班分享: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归纳欢乐表达的不同方式。 (四)小结作业 1. 多媒体展示: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欢乐表达的主要方式。 2. 多媒体展示:布置家庭作业:选择一个场景,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达欢乐,下节课分享展示。 五、板书设计 | 欢乐表达方式 | 例子 | ||| | 直接表达 | “我很快乐!” | | 间接表达 | 笑声、微笑、眼神 |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欢乐的情感。 多媒体素材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分组合作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多媒体辅助材料 文学作品片段:《少年维特之烦恼》、《祝福》、《老人与海》等。 绘画作品:《向日葵》。 音乐视频:欢快的音乐视频。 视频: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片段。 图片素材:各种表情包、笑脸、烟花等。 八、个性化教学定制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设计分层作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 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增加额外的挑战性任务,如创作一首表达欢乐的歌曲等。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如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 九、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保持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掌握了文学作品中表达欢乐的方法,还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和传递快乐,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 欢乐颂教案(三)

    教案设计:欢乐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准确理解“欢乐颂”这一概念的内涵。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合理推断和概括。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欢乐,学会感恩和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深入理解“欢乐颂”的深层含义。 2. 难点: 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读文本。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教学PPT或电子书,包含课文内容、重要人物介绍、相关图片和视频。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学生分组名单。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 四、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视频: 选取一段与“欢乐”主题相关的短片或音乐视频,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2. 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欢乐’?请举个例子。”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15分钟) 1. 自由朗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小组讨论: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理解,分享遇到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第三环节:精读赏析(25分钟) 1. 角色扮演: 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要角色进行表演。 角色扮演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增强表现力。 2. 讨论交流: 分组汇报角色扮演情况,其他同学提出建议和意见。 教师适时点评,纠正错误之处。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15分钟) 1. 案例分析: 提供几则与“欢乐”有关的小故事或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背后的共同点,加深对“欢乐”的理解。 2. 主题写作: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欢乐”的小短文。 要求学生在文中融入至少两个与文本相关的细节。 第五环节:总结反思(5分钟) 1. 集体讨论: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师生共同总结收获。 2. 布置作业: 完成《欢乐颂》主题作文。 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欢乐颂 人物简介 主要人物A 主要人物B 情节概述 深层含义 总结 六、多媒体辅助材料 多媒体课件: 文本内容展示 关键人物画像 角色扮演视频 案例分析视频 音频: 音乐背景 朗读录音 图片素材: 与文本相关的插图 生活中的欢乐瞬间 七、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比赛: 组织一次班级内的角色扮演比赛,评选最佳表演奖。 欢乐故事分享会: 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瞬间,增强班级凝聚力。 八、反思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哪些环节设计得较为成功? 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学生反馈: 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整体感受如何? 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了进步? 九、个性化教学定制 分层任务: 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 如基础版、进阶版和挑战版。 多样化评估: 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报告、书面作业、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 个性化反馈: 对于每个学生的作品,提供个性化的反馈意见。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帮助他们找到成长的方向。 十、注意事项 版权合规: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均符合版权法规。 内容质量: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通过上述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欢乐颂教案(四)

    教案设计:《欢乐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欢乐颂”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普遍意义。 掌握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学习文章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认识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难点: 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欢乐颂”这一主题的把握。 从多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PPT演示文稿、视频、音频片段等。 2. 阅读材料:课文原文、相关背景、名家点评等。 3.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了解生平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欢快的音乐视频,让学生感受快乐氛围。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时刻让你感到快乐?(学生分享) 导入课题:“欢乐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充满欢笑与希望的作品。 2. 初读课文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小组内交流:文中提到了哪些欢乐的场景?(学生分享) 3. 精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变化。 请学生上台表演课文中的某个片段,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学生表演) 小组讨论: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欢乐的氛围?为什么?(学生讨论) 4. 拓展延伸 展示一些关于“欢乐颂”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分享)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是如何寻求帮助的。(学生分享) 5.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提问: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2. 深入研读 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并举例说明其效果。(学生讨论) 阅读文章最后部分,思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憧憬的?(学生讨论) 3. 实践活动 组织一场小型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学生表演) 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寻求帮助的。(学生分享) 4. 小结 总结全文,强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 1. 复习导入 复习第一、二课时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提问: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2. 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展示) 3. 拓展阅读 介绍几篇与本文主题相似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对你有什么启示? 4. 小结 总结全文,强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 欢乐颂 主题: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人物形象:(具体人物+性格特征)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 六、多媒体辅助材料 《欢乐颂》PPT演示文稿 文中欢乐场景的视频 名家点评音频片段 人物性格特征对比表格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示例图片 七、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活动 课外阅读推荐 小组讨论会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材料和互动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层任务和个性化反馈系统,促进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未来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辩论赛等,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版权合规声明 所有使用的多媒体素材均遵循版权法规,确保合法使用。 十、内容质量保证 本教案内容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 欢乐颂教案(五)

    教案设计:《欢乐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难点: 对文章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视频,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 提问导入:向学生提问:“大家平时都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曲?为什么?” 3. 引入课题:通过提问引出《欢乐颂》,介绍及其创作背景。 第二部分:初读课文 1. 多媒体展示:展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2.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3. 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解释意思。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第三部分:精读课文 1. 角色扮演:请学生上台表演文中的人物对话,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2. 问题探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觉得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3. 多媒体展示: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章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主题思想,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1. 模拟实验:组织一场“欢乐颂”主题的班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角色互换:让学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增进对生活的感悟。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一次快乐经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部分:总结反思 1. 多媒体展示:展示总结性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发言: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 教师点评: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指出学生表现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六部分:作业布置 1. 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绘制一幅关于“欢乐”的图画等。 2. 个性化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建议。 四、板书设计 | 人物 | 性格特点 | 主要事件 | |||| | 小明 | 善良乐观 | 帮助同学解决困难 | | 小红 | 热情开朗 | 组织班级活动 | | 小李 | 聪明机智 | 解决班级难题 | 五、多媒体辅助材料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插图、视频、音频等。 视频:如音乐视频、相关纪录片等。 图片素材:展现欢乐场景的照片、漫画等。 六、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文中人物对话。 模拟实验:组织“欢乐颂”主题的班级活动。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一次快乐经历。 七、反思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事物的热情。

相关文档

  • .doc

    一.教学内容:《欢乐颂》 课型:综合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2能力目标:①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3思想目标:①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②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

  • 》“试讲”1.doc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试讲教案课程舞蹈创编课题《欢乐颂》跟师学校或幼儿园小学授课 教师汤明会2011213135指导教师张志华班级20112131班时间2014年 6 月 5 日星期( 四 )(下)午第 7 节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堂课只是第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设计动作并画在图谱上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

  • .doc

    Created with an evaluation copy of . To discover the full versions of our APIs please visit: :

  • .doc

    第六单元 欢乐颂第一课时 《欢乐颂》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2)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2过程和方法(1)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乐器自编合唱的能力(3)集体演奏《欢乐颂》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3知识与技能(1)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2

  • .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欢 乐 颂张 勤合唱(hé chàng)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弦 乐 团在 演 奏《欢 乐 颂》维 也 纳

  • .doc

    教学内容:人教版12册第三课第三课时《欢乐颂》??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认识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5种乐器2能力目标:①在 HYPERLINK :=_37_=11958sid=6235007045036503click=1url=3Furl3D=0k=u5B66u4E60s==10562

  • .doc

    欢乐颂曲谱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 . 2 2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 1 1 - 2 2 3 1 2 3 4 3 1 2 3 4 3 1 1 2 5 - 3 .3 4 5 5 4

  • .docx

    小星星欢乐颂粉刷匠欢乐颂3345?5432?1123?322?3345?5432?1123?211?2231?23431?23432?1253?345?5432?1123?211小星星1?1??5?5??6?6?5?-??4?4??3?3??2?2?1?-??5?5??4?4??3?3?2?-??5?5??4?4??3?3?2?-??1?1??5?5??6?6?5?-??4?4??3?3??

  • .doc

    《欢乐颂》教案执教:吴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欢乐颂》2过程与方法: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欢乐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教学重点: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教学难点:歌曲的力度处理合唱的和谐统一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歌:二导入:教师弹奏《献给爱

  • .docx

    <<欢乐颂>>??3?3?4?5??5?4?3?2??1?1?2?3??3?.?2?2?-????3?3?4?5??5?4?3?2??1?1?2?3??2?.?1?1?-????2?2?3?1??2?3?4?3?1??2?3?4?3?1??1?2?5?-????3?.3?4?5??5?4?3?2??1?1?2?3??2?.1?1?-?Created with an evaluation co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