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 (三)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前班幼儿年龄在4至6岁之间,处于身心快速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和游戏。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幼儿可能存在运动技能不足或运动兴趣不高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需注重差异化教学,兼顾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激发全体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复习安排
 第一周:回顾上学期所学的基本动作技能,如跑、跳、投掷等,通过趣味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
 第二周: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幼儿对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第三周:开展户外探险活动,鼓励幼儿运用所学技能完成任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学期体育教材包括《幼儿体操》、《趣味游戏》、《户外探险》等模块,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全面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每个模块均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幼儿体操》
 教学目标:通过体操练习,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教学内容:基础体操动作,如伸展、旋转、跳跃等。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教学和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和进步。

 《趣味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接力赛、捉迷藏、传球游戏等。
 教学方法:组织小组比赛,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四)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依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和心理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案,以期达到全面发展幼儿身心的目标。 学情分析 学前班的孩子们年龄在3至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设计体育活动时,需注重游戏化教学,寓教于乐,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复习安排 1. 复习内容:回顾上学期所学的基本动作技能,如跑、跳、投掷等。 2. 复习方法: 游戏化复习: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复习已学技能。 分组竞赛:通过小组间的友好竞争,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复习时间:每周一次,每次约30分钟,集中在学期初进行。 教材分析 本学期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动作技能训练、团队合作游戏、户外探险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其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具体课程安排 1. 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目标:掌握基本的跑、跳、投掷等动作技能。 内容:跑步接力、跳跃障碍、投掷沙包等。 时间安排:每周两次,每次约30分钟。 2. 团队合作游戏 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内容:接力赛跑、拔河比赛、集体舞蹈等。 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约45分钟。 3. 户外探险活动 目标:增强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寻宝游戏、自然观察、户外定向等。 时间安排:每月一次,每次约90分钟。 总结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促进学前班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助力其全面发展。

  •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五)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学前班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符合其年龄和发展需求的体育课程。 学情分析 学前班学生年龄普遍在36岁之间,此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设计体育活动时需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剧烈运动带来的伤害。 复习安排 第一周:回顾上学期所学基本动作,如跑、跳、爬等,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第二周至第三周: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通过比赛形式巩固已学技能,同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本学期体育课程内容包括基础体操、球类游戏、跑步接力、跳跃障碍等项目。每项活动均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提高协调性、增强体质、培养竞争意识等。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课程安排 每周一、三、五:上午9:0010:00进行体育课,每次课程时长60分钟。 每周二、四:下午2:003:00为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主要教学活动 每月一次:组织户外探险活动,如公园徒步、自然观察等,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增长见识。 每学期末:举办运动会,展示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时间分配 基础体操:每周1次,每次30分钟。 球类游戏:每周1次,每次30分钟。 跑步接力:每周1次,每次30分钟。 跳跃障碍:每周1次,每次30分钟。 总结 通过上述教学计划的实施,期望能够有效促进学前班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一)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 学前班的孩子们年龄在3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设计体育活动时,需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兼顾安全性和适宜性,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 复习安排 第一周:回顾上学期的体育活动,包括简单的跑步、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帮助孩子们恢复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周至第三周:通过游戏形式复习基本动作技巧,如接力跑、跳绳、扔沙包等,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 教材分析 本学期体育教学将围绕《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指南》进行,该教材涵盖了适合学前儿童的多种体育活动和游戏,旨在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我们将根据孩子们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并有所收获。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主要内容为基本动作练习(如跑步、跳跃、投掷)和简单的团体游戏。 专业基础课: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内容包括平衡木、球类游戏、模仿动物走路等,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专业课:每月一次,每次60分钟,内容为户外探险、团队合作游戏等,旨在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主要教学活动 春季运动会:安排在春季学期中期,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有趣的比赛项目,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增进班级凝聚力。 亲子运动会:邀请家长参与,通过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游戏,加强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 时间分配 每周课程安排: 星期一:公共基础课 星期三:公共基础课 星期五:专业基础课 每月活动安排: 第二周:春季运动会 最后一周:亲子运动会 总结 本教学计划紧密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我们将持续观察孩子们的进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每位孩子都能在快乐中成长。

  •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二)

    学前班体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旨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学情分析 学前班幼儿年龄在3至6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他们喜欢通过游戏来学习新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丰富的游戏形式吸引幼儿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复习安排 1. 热身活动:每次体育课开始前进行5分钟的热身操,帮助幼儿适应运动状态,预防运动伤害。 2. 基本动作复习:定期复习跑、跳、投掷等基本动作,巩固幼儿的基础运动技能。 3. 团队游戏:组织简单的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材分析 公共基础课 目标:通过基础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 内容:包括跑步、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练习。 方法:采用游戏化教学,结合音乐和故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 专业基础课 目标: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质。 内容:包括球类游戏、平衡木、攀爬架等活动。 方法:利用多样化的器材和环境,设计有趣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实践活动 目标:通过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内容:组织季节性的户外活动,如春季踏青、秋季采摘等。 方法:结合自然环境,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户外游戏,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团队合作精神。 时间分配 每周安排:每周安排3次体育课,每次40分钟。 学期安排:一学期共18周,共计54课时。 学分要求:体育课作为必修课,占总学分的10%。 主要教学活动 热身操:每次课前进行5分钟热身操。 基础动作练习:每次课中安排20分钟基础动作练习。 团队游戏:每次课后安排15分钟团队游戏。 户外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每次2小时。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前班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 学前班教学计划02.doc

    学前班教学计划 杨海燕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初步运用领域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的要求及分析幼儿教育领域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

  • 学前班拼音教学计划.doc

    学前班拼音教学计划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腹韵母:? ???? 声母??? :b p m?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学前班拼音教学主要是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 幼儿的知识强调幼儿在学习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幼儿积极的思考和表达实现幼儿在素质上的全面提升 二.学生情况?? 本班学

  • 学前班语文教学计划.doc

    学前班语文教学计划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基本情况????? ?我班学生共有46人有小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初步接触过汉语拼音基础还好但不规范.一部分未上过幼儿园教育起来相当困难.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 汉语拼音(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

  •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doc

    2012年上期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二教材分析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

  •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doc

    2010至2011年第二学期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 幼儿园学前班教学计划.doc

    #

  • 学前班科学教学计划2.doc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科目:科学 年级:学前班 任课教师:教学任务与目标1.正确引导学生感知观察探索其生活环境中的客观事物及自然现象以满足其好奇心帮助他们获得关于客观世界万物的丰富经验形成初步认识2.培养幼儿对待科学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学习简单的探索客观事物的方式方法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3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

  •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doc

    #

  • 学前班语文教学计划.doc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22 Aspose Pty Ltd.2009年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 执教者:陈金凤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幼儿在大班语言课程的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

  • 学前班学年教学计划.doc

    #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