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渔歌子》这首词。 2. 掌握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了解词牌名“渔歌子”的含义。 3. 能够分析词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的意境。 3.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深入理解词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词中描绘的自然美景,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词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 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 学生可能对词的韵律和结构感到陌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理解和记忆。 2. 词中的意象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其象征意义,需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3. 如何引导学生从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需要教师在讲解时注重情感的传递。 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介绍词的基本知识,如词牌名的由来、词的结构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加深对词的理解。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的意境。 5.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词中的自然美景。 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导入话题:播放一段关于江南水乡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入词作:简要介绍词人张志和及其创作背景,引出《渔歌子》这首词。 讲授新知 1. 介绍词的基本知识: 词牌名“渔歌子”的由来及特点。 词的基本结构(上片、下片)。 词的韵律特点(平仄、押韵)。 2. 朗读全词: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学生跟读,感受词的音韵美。 3. 逐句解析: 分析每句词的意思,解释难懂的词语。 讨论词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举例说明,如“西塞山前白鹭飞”中的“白鹭”象征什么? 4. 整体感悟: 总结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课堂活动 1.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词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2. 情景再现: 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词中的景物和人物,身临其境地感受词的意境。 通过表演加深对词的理解。 3. 朗读比赛: 组织朗读比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和节奏朗读词。 评选最佳朗读者,并给予奖励。 小结与练习 1.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词的基本结构、韵律特点和意象的象征意义。 强调词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2.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渔歌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渔歌子》这首词。 2. 掌握《渔歌子》的创作背景和张志和的生平事迹。 3. 了解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够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对词中描绘的自然美景和人物情感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词的结构和特点:理解词的结构,包括上下片、韵脚等基本要素。 2. 意象与情感:分析词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表达,理解其深层含义。 3. 创作背景:了解张志和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对词作的理解。 教学难点 1. 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意境。 2. 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缺乏对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了解,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3.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现代背景下,与古代文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词的结构、意象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碰撞。 3.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让学生亲身体验词中描绘的情境,增强理解和记忆。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词中描绘的自然美景和人物形象,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导入语:通过一段关于江南水乡的视频或图片,引出《渔歌子》这首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互动:请学生描述自己对江南水乡的印象,引入词的主题。 讲授新知(20分钟) 1. 介绍:简要介绍张志和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词的创作背景。 2. 词的结构:讲解词的基本结构,包括上下片、韵脚等,并结合《渔歌子》具体分析。 3. 词的内容:逐句讲解词的内容,重点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情感表达等)进行深入讨论。 汇报: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情景模拟(15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词中的渔民、游客等,通过对话和动作再现词中描绘的情境。 情境再现:利用教室布置简单的场景,如用桌椅摆成小船,用布条模拟水面,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练习巩固(10分钟) 背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背诵比赛,看哪个小组背得最快最准。 写作练习:请学生模仿《渔歌子》的风格,写一首描绘自己家乡的小词。 小结回顾(5分钟)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词的结构、意象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提问:请学生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五、板书设计精炼 ``` 《渔歌子》 张志和 一、词的结构 上下片 韵脚 二、主要内容 自然景物描写 人物情感表达 三、创作背景 张志和生平 时代背景 四、讨论与练习 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背诵练习 写作练习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素材:准备关于江南水乡的视频和图片,以及《渔歌子》的朗诵音频。 2. 教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布条、小船模型等,用于情景模拟。 3. 参考:提供张志和的生平和相关作品,供学生查阅。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的反馈,评估学生对《渔歌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改进空间:识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某些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方法 1. 观察: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如注意力集中情况、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2.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的背诵和写作练习,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通过以上设计,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渔歌子》的相关知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渔歌子》,理解词的基本内容。 2. 学生能够掌握词的结构特点,了解词牌名“渔歌子”的由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学生能够分析词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体会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和赏析,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 通过词中的自然描写,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感悟词中传达的人生哲理,提升人文素养。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渔歌子》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词的结构特点及词牌名“渔歌子”的文化背景。 3. 词中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词中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传达的人生哲理。 解决策略 1.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词中的景物描写。 2.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逐步剖析词中的情感表达。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词中传达的人生哲理,并进行分享交流。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词的背景知识、结构特点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词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朗诵法:通过集体和个人朗读,加深学生对词的记忆和理解。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词中意境的感受。 5.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模仿《渔歌子》的风格,创作自己的小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0分钟) 1. 引入话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古诗词,并简要介绍词这种文体的特点。 2. 背景介绍:介绍《渔歌子》的张志和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20分钟) 1. 朗读示范:教师示范朗读《渔歌子》,要求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内容讲解:逐句讲解词的内容,重点解释关键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3. 结构分析:介绍词的结构特点,如上下片的划分、韵脚等。 小组讨论(20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例如: 词中的自然景色描写 词中的人物形象 词中的情感表达 2. 分享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2. 填空练习:提供一些挖空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记忆填写完整。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模仿《渔歌子》的风格,创作自己的小词。 小结与作业(5分钟) 1.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渔歌子》,并完成一篇关于词中景物描写的小作文。 板书设计 ``` 《渔歌子》 一、与背景 :张志和 创作背景:唐玄宗时期 二、内容讲解 上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下片: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结构特点 上下片划分 韵脚:平仄相间 四、主题思想 自然美景 闲适心情 人生哲理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 2. 多媒体素材:《渔歌子》的相关图片、视频 3. 辅助材料:打印好的词文、练习题 教学反思与评估 1. 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氛围等。 2. 评估:通过学生的朗读比赛、填空练习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渔歌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渔歌子》,理解诗词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渔歌子》,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渔歌子》的字面意思及深层含义。 2. 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从意境、情感等方面赏析古诗词。 教学难点 1. 诗歌意象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 诗歌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其心境变化。 解决策略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诗中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意象。 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诗人的内心世界,加深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介绍张志和及其生平背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逐句讲解《渔歌子》的内容,解释关键词汇和诗句的含义。 讨论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进氛围活跃。 实践法 安排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和表现力。 设计情景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多媒体辅助 使用PPT展示诗歌原文及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诗歌内容。 播放相关视频,如关于江南水乡风光的纪录片片段,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描绘江南水乡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渔歌子》。 提问学生对江南的印象,激发他们对这首诗的兴趣。 讲授新课(20分钟) 1. 简介 介绍张志和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强调他的创作风格和主要作品。 2. 诗歌内容讲解 逐句解读《渔歌子》的原文,解释关键词汇和诗句的含义。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诗词的魅力。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景物描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朗诵练习(10分钟) 请几位同学上台朗诵《渔歌子》,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评价。 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诵技巧,并指导学生改进。 情景剧表演(10分钟) 选择几组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再现诗歌中的场景。 其他同学观看表演后进行点评,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要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渔歌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板书设计 ``` 《渔歌子》教学设计 一、简介 张志和 生平及成就 二、诗歌内容 词句解释 结构分析 三、诗歌鉴赏 意境 情感 四、讨论与实践 小组讨论 朗诵练习 情景剧表演 ``` 教学资源筹备 PPT课件:包含诗歌原文、关键词汇解释、简介等内容。 视频:关于江南水乡风光的纪录片片段。 图片:江南水乡的风景照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朗诵录音:标准的《渔歌子》朗诵音频,供学生参考学习。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朗诵和表演环节,部分学生的表现还有待提高。 今后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鉴赏能力。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能够准确理解《渔歌子》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 掌握诗歌结构:了解词牌名“渔歌子”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3. 赏析诗歌技巧:学习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简单的创作。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探究: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情境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 3. 多角度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如历史背景、生平)来理解和解读诗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2. 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人文关怀:通过诗歌中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渔歌子》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内涵。 2. 掌握诗歌结构:使学生熟悉“渔歌子”这一词牌的特点,并能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 3. 赏析诗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 情感体验: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 2. 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的生平经历,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3. 语言表达: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渔歌子》的基本知识,包括词牌的特点、背景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看法,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情境。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优美的古诗——《渔歌子》。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展示图片:播放几张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如江边垂钓、山林美景等,营造氛围。 讲授新课(20分钟) 1. 简介:介绍张志和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心路历程。 2. 朗读诗歌:全班齐声朗读《渔歌子》,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逐句解析: 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描述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的景象。 第二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描绘了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的春日景象。 第三句:“青箬笠,绿蓑衣”,描写了渔翁的装束。 第四句:“斜风细雨不须归”,表达了渔翁悠然自得、不愿回家的心情。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 诗歌中的自然景色描写 诗人的情感表达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汇报交流:各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实践活动(10分钟) 角色扮演:请几位同学扮演渔翁和旁观者,重现诗歌中的场景,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 情景再现:播放一段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总结归纳(5分钟)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渔歌子》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 《渔歌子》 张志和 一、简介 生平 创作背景 二、诗歌内容 1. 西塞山前白鹭飞 2. 桃花流水鳜鱼肥 3. 青箬笠,绿蓑衣 4.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主题思想 自然美景 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四、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准备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道具(如竹竿、斗笠等),用于角色扮演。 2. 多媒体素材:制作PPT,包含诗歌原文、简介、相关图片等;准备一段与诗歌相关的视频。 3. 参考:提供一些关于张志和的生平和《渔歌子》的赏析文章,供学生参考。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互动: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但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 情感体验:虽然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但仍有一些学生未能完全融入其中,需改进方法。 评估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千古垂钓情??????????????????????? 《渔歌子》实录??????????????????????? 课前谈话:??????????????????????? 歇后语比赛:???????????????????????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黄鼠狼
《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自由闲适的情感 3.感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自由闲适的情感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让学生反复看和听一由歌曲入手走入《渔歌子》1.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和歌曲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很多
渔歌子 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二自读《渔歌子》1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2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3 自读词提出
《渔歌子》教学设计 宿迁市湖滨新城开发区晓店中心小学 吴小云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学生准备:查阅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张志和积累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教师准备:课件(包括词语
#
《渔歌子》教学设计 寺坪小学 孟君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词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查阅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 1.在本册书中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词大家还记得吗谁能来背一背(指名背)
渔歌子教学设计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1.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词叫《忆江南》大家还记得词有些什么特点吗(第二三张)2.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词《渔歌子》介绍张志和(板书:渔歌子 张志和)(第四张)3渔歌子简介(第五张)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1.渔歌子是词牌名看到这个题目你能猜一猜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吗2.词的词牌名与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但有些却有联系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就是描写渔翁的生活《忆
渔歌子教学设计【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的思想感情 2背诵这首词 3想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激趣设境理解课题①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小儿垂钓>吗指
一曲渔歌子 千古垂钓情 垂钓诗词赏读课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恩江小学 曾慧琼教学主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六单元 田园风光垂钓诗情教学内容:精读《渔歌子》赏读《题秋江独钓图?》《江雪》《垂 钓》《钓鱼湾》《渔父 》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渔歌子》??? 2.体会词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自由闲适的情感欣赏垂钓诗词中蕴含的不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