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准确描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包括边、角和顶点。 2. 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长和角度的不同,能够识别并区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以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 了解三角形的重要性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内角和为180度)、外角性质等基本性质。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实验:通过实物模型和图形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2. 合作探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三角形的性质。 3.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一般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 2. 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树立科学态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三角形的定义与分类: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三角形的重要性质:重点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 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学生可能难以区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内角和定理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解决策略 1. 多角度呈现:通过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三角形的分类。 2. 实例练习:提供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系统讲解:详细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重要性质,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讨论法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和重要性质,促进思维碰撞。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增强课堂互动性。 实验法 动手操作:利用实物模型和教具,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验证定理:通过实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如交通标志、建筑结构等),引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什么是三角形?它有哪些特点? 新课讲授(20分钟) 定义讲解: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强调边、角和顶点的概念。 分类讲解: 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重要性质讲解: 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外角性质: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种三角形类型,讨论其特点和应用。 汇报交流: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实验验证(10分钟) 动手操作:利用教具制作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观察其特点。 验证定理: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内角,验证内角和定理。 练习巩固(10分钟)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如何应用三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分类(按边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 学生能够识别和绘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能准确测量其边长和角度。 3. 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 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解析 重点 1. 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 2.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3. 三角形的绘制和测量技巧。 难点 1. 不同类型三角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三角形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通过实际操作,准确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解决策略 1. 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素材展示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基本性质的理解。 3. 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应用。 3. 实验法:利用教具和工具,让学生亲手绘制和测量三角形,增强动手能力。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总结三角形的性质和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形状(如金字塔、屋顶、交通标志等),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互动: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讲授 1. 定义讲解: 介绍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形状。 2. 分类讲解: 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每种类型的特征,并让学生尝试区分。 3. 基本性质讲解: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性质。 实践操作 1. 绘制三角形: 分发绘图工具(尺子、圆规、铅笔),指导学生绘制不同类型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绘制任务,并互相检查和评价。 2. 测量三角形: 使用量角器和直尺,指导学生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记录数据,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小组讨论 1.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深入探讨。 讨论内容包括该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应用场景等。 2. 汇报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和提问。 教师点评并总结。 小结 1. 回顾重点: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 2.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自主绘制一幅包含多种类型三角形的图画,并标注各部分名称和特点。 板书设计 ``` 三角形的认识 一、定义 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二、分类 1. 按边分类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2.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基本性质 内角和定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 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实物模型(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绘图工具(尺子、圆规、铅笔)、量角器、直尺。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视频、图片素材。 3. 辅助材料:教材、练习册、彩色纸张、剪刀、胶水。 教学反思与评估 1. 反思: 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2. 评估: 通过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命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2. 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内角和为180度。 3. 能够使用工具(如尺子、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勇于探索和创新。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三角形的分类: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准确识别和命名。 2.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理解并应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 3. 测量技巧:学会使用尺子和量角器进行精确测量。 教学难点 1. 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区别:部分学生可能会混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2. 内角和的理解:有些学生可能难以直观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原因。 3. 测量准确性: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因为手部协调性不佳而影响测量结果。 解决策略 1. 利用实物模型: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区分各类三角形。 2. 动态演示:使用多媒体动画或实物拼接的方式,展示三角形内角和的变化过程,加深理解。 3. 分组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测量活动,互相检查和纠正,提高测量准确性。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清晰的理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交流。 3.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加深理解和记忆。 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入话题: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形状物品(如交通标志、建筑结构),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互动: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形状为什么选择三角形,引出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 讲授新知(15分钟) 1. 定义介绍:详细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及其基本元素(顶点、边、角)。 2. 分类说明:逐一介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特点,并展示相应的实物模型。 3. 性质讲解:重点讲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并通过动态演示进行直观展示。 实践操作(20分钟)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三角形模型和测量工具(尺子、量角器)。 2. 任务分配:要求每个小组测量并记录不同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验证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 3. 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巩固练习(10分钟) 1. 练习题:提供几道关于三角形分类和性质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小结回顾(5分钟) 1.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角形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2.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巩固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复习和练习。 板书设计 ``` 三角形的认识 一、定义: 三个顶点 三条边 三个角 二、分类: 1. 等边三角形 三边相等 三个角都是60° 2. 等腰三角形 两边相等 两个底角相等 3. 直角三角形 一个角是90° 4. 钝角三角形 一个角大于90° 5.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小于90° 三、性质: 内角和为180° ``` 教学资源 1. 教具: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实物模型、尺子、量角器。 2. 多媒体素材:三角形分类和性质的PPT演示文稿、动态演示视频。 3. 辅助:练习题册、相关教材。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三角形分类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2. 改进措施: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理解困难,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或者采用更多互动式教学方法。 评估 1. 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反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后续跟进:安排一次小测验,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测验结果进行针对性辅导。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命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三角形的性质,如内角和为180度、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等。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数学之美。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识别和命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理解并应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3. 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难点 1. 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 2. 应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实际操作,准确测量和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决策略 1. 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2.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三角形的性质。 3.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系统地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性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3.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测量和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三角形的图形,增强视觉效果。 5. 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形状(如屋顶、交通标志等),引出三角形的概念。 2. 提问互动: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例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新课讲授(20分钟) 1. 定义与分类: 介绍三角形的定义。 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并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2. 性质讲解: 通过图形展示,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通过实例,讲解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 通过动画演示,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实验操作(15分钟) 1. 测量与计算: 分发三角形模型,让学生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引导学生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2.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三角形模型,进行测量和计算。 小组成员互相检查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练习巩固(10分钟) 1. 练习题: 提供一系列关于三角形的练习题,包括识别类型、计算周长和面积等。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在小组内讨论答案。 2. 互动问答: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小结(5分钟) 1.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总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 2.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几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五、板书设计精炼 ``` 三角形的认识 1. 定义 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形成的封闭图形 2. 分类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3. 性质 内角和为180度 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 4. 测量与计算 周长 = 边长之和 面积 = 底 × 高 ÷ 2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 三角形模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直尺、量角器 2. 多媒体素材: 三角形的PPT课件 动画演示三角形的性质 3. 辅助材料: 练习题册 活动记录表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 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程度。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识别和命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2. 改进空间: 如果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强化讲解和练习。 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优化实验操作流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 评估方式 1. 表现: 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情况,记录积极发言和主动提问的学生。 2. 作业反馈: 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三角形,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 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包括按边长和角度分类。 3. 能够测量和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方法。 2.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2.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三角形的性质。 解决策略 1. 通过直观的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 设计互动性强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 3.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反馈和纠正错误。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介绍三角形的基本定义、特征和分类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详细讲解。 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应用实例。 实验法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三角形的性质,如内角和为180度。 游戏法 通过几何拼图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项目法 分配小组任务,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包含多种类型三角形的模型,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金字塔、桥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的认识。 新课讲授(20分钟) 基本概念:介绍三角形的定义、边、顶点、内角和外角等基本概念。 分类方法:讲解三角形按边长(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和角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性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以及外角的性质。 实验活动(15分钟) 实验1:使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内角,验证内角和为180度。 实验2:通过折纸或剪纸的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练习与反馈(10分钟) 提供一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涵盖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性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反馈和纠正错误。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性质。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精炼 ``` 三角形的认识 1. 基本概念 定义 边、顶点、内角、外角 2. 分类方法 按边长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按角度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性质 内角和为180度 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彩纸、直尺、铅笔。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几何拼图软件、视频。 辅助材料:教材、练习册、几何模型。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验证三角形的性质,增强了理解和记忆。 小组讨论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互动性。 评估 通过观察和学生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三角形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改进空间 在实验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 在小结环节,可以邀请更多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增强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在作业布置上,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伏建学指导思想: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第一小节《三角形的特性》中的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各部分名称和特征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两边之和大
《三角形的特性》的 HYPERLINK t _blank 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二十一小学 HYPERLINK t _blank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 l2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难点:会画三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蓉城一小 刘福娣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也可为今后学习和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长超小学 顾正美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808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1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2.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24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教材简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在四年级上册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三角形的基础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学生在过去直观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学习三角形的最基础知识通过这部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蔡淑英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
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科 目数学年 级?七年级课 时?第一主备人吴丽娟?单 位?乐平二中授课教师单 位?课 题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有关角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让学
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年(班)级: 四(3)人数:19日期:20114学科: 数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课型: 新授教师:王东霞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1.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并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并能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2.通过自主尝试在三角形画高并进行交流演示方法探究出画三角形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