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最后的姿势》教案 (四)

  《最后的姿势》教案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英雄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
2.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理解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有关汶川地震救援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灾难中的英雄事迹。
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震中有哪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吗?”
3. 引出主题:教师介绍本文的主题——《最后的姿势》,并提出疑问:“从题目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文章的主要情节,分享各自的理解。
3.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适时引导。

 三、深入研读
1. 角色扮演:选取文中几个关键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 问题探究:
    文章开头提到“他没有喊妈妈”,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他把双手伸得平平的”这句话有何象征意义?
    为什么说“那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四、拓展延伸
1.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文中的‘最后的姿势’仅仅是指这个动作吗?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解读?”
2.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对“最后的姿势”的理解或感悟。

 五、课堂总结
1. 回顾重点:教师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传承这种精神。

 六、布置作业
1. 读后感:写一篇读后感,谈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最后的姿势》教案(五)

    《最后的姿势》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体会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的情感。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地震救援的新闻报道或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 提问:提问学生对这段视频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最后的姿势》。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问题引导: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文章中的重要细节和人物描写。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三、精读课文 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具体问题。 小组一: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最后的姿势”。 小组二:探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结尾。 小组三:从不同角度评价文中的人物形象。 2. 角色扮演:挑选几个关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图表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四、拓展延伸 1. 讨论交流: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2.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或身边人遇到困难时的感人瞬间。 五、总结反思 1. 回顾要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自我评价: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布置作业 1. 读后感:写一篇关于本文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2. 课外阅读:推荐几篇与本文主题相似的文章,供学生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标题:《最后的姿势》 人物:张米亚老师 情节: 地震发生 张米亚老师保护学生 最后的姿势 主题: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地震救援现场片段 图片:张米亚老师的照片 图表:地震伤亡情况统计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再现张米亚老师保护学生的场景。 讨论交流: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看法。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教案内容需保持科学性与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 《最后的姿势》教案(一)

    《最后的姿势》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细节的和分析能力。 3. 感受人物情感: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4. 培养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地震救援的短片,激发学生的点。 2. 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灾难面前,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些选择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2. 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三、精读课文 1. 细读分析: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 2. 角色扮演:选择几个关键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3.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探讨文章主题,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拓展延伸 1.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模仿文中的某个场景,写一篇小短文。 2. 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篇关于“最后的姿势”的短篇故事。 五、总结 1. 回顾要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布置相应的作业。 板书设计 标题:《最后的姿势》 人物:张桂梅老师、学生、救援人员 情节:地震来袭——紧急救援——最后的姿势 主题:爱与牺牲 多媒体辅助材料 1. 视频:地震救援现场视频,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 图片素材:地震前后对比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灾难的严重性。 3. 音频:张桂梅老师的采访录音,增加真实感。 互动实践活动 1.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震救援场景。 2. 小组讨论:针对文章主题,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观点。 3. 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创作关于“最后的姿势”的短篇故事。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 《最后的姿势》教案(二)

    《最后的姿势》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最后的姿势》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人文情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文本细读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通过细节描写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地震救援现场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灾难的残酷和救援人员的英勇。 2. 提问导入:请学生分享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并引出课题《最后的姿势》。 二、初读课文 1.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问题探究: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你觉得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精读课文 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中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2. 角色扮演: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处在这样的情况中会怎样做?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1. 写作练习: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危难时刻的选择和理由。 2. 主题升华:讨论生命的意义,如何珍惜生命,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五、板书设计 标题:《最后的姿势》 主要人物:张米亚老师 关键情节:地震救援、牺牲瞬间、师生情谊 主题:生命的价值、师爱的伟大 六、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地震救援现场 图片:张米亚老师的照片 音乐:感人旋律 七、互动实践活动 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角色扮演:模拟地震救援场景,体验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3.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故事。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板书设计 | 标题 | 《最后的姿势》 | | | | | 主要人物 | 张米亚老师 | | 关键情节 | 地震救援、牺牲瞬间、师生情谊 | | 主题 | 生命的价值、师爱的伟大 |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媒体和个性化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最后的姿势》教案(三)

    《最后的姿势》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的核心思想。 2. 培养情感态度: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3.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的情感。 难点:通过人物行为理解其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关于地震救援的新闻视频,让学生感受灾难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 2. 提问:请学生分享观看后的感受,引出课文主题。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 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三、精读课文 1. 多媒体展示:展示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3. 讨论交流:围绕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展开讨论,如“最后的姿势”背后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1.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危难时刻展现人性光辉。 2.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选择和感受。 五、总结反思 1.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其他表现英雄事迹的文章,准备分享会。 板书设计 |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情节 | | | | | | | 2008年5月12日 | 四川汶川 | 救援队员 | 在废墟中坚守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多媒体辅助材料 课文插图 地震救援现场视频 人物访谈音频 相关历史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 小说创作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素材均符合版权法规。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相关文档

  • 最后姿势教案.doc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5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

  • 最后姿势教案.doc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董庆 六(1)班一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 6__最后姿势_教案.doc

    6《最后的姿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过程方法: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学习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大爱无声的精神品质重点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地震将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

  • 最后姿势.doc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左权县桐峪中心学校 赵红萍 【教学内容】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新入选的一篇文章文章编入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这一课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里氏级特大地震中的一个感人事迹故事----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赞颂了谭千秋老

  • 最后姿势》互联网搜索教案.doc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年级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3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这篇课文是生命的真实写照在现实生活面前在灾难面前我们不仅仅引导学生顽强面对残酷的自然灾害更要引领学生认识体会人在灾难中迸发出的精神本文谭老师的言行所蕴含的光辉的人性美那是爱的光芒这份师生情不仅仅反射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更是生死关头

  • 最后姿势.docx

    泗阳农场小学教学设计主备人:李大章 备课日期: 教者: 李大章 课题最后的姿势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教学难点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教学具

  • 最后姿势.doc

    一教学课题: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二教材解析:本篇课文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根据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全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1):写谭千秋老师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学校上班第二段(2-7):写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

  • 最后姿势.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最后的姿势 六年四班 陈群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 最后姿势.ppt

    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整体感知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谭千秋中共党员从教26年来他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他特别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您是一名普通教师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您迎着彩霞披着星星 走在崎岖的山路

  • 最后姿势.doc

    最后的姿势执教:曹正伟 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5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3)6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