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倍”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准确表述“倍”的定义,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掌握倍数关系的表示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符号(如×、÷)和语言描述来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3. 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识别并应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倍数关系的特点。
2. 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中分享思路,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反思性学习: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与总结,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2.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活动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倍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牢固掌握。
 倍数关系的应用: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
 倍数关系的抽象理解: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从具体例子过渡到抽象概念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灵活运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复杂或变化的情境中可能较为困难。

 解决策略
 直观演示: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建立具象到抽象的认知桥梁。
 分层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题目过渡。
 互动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倍”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点。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题策略。
3. 实验法:利用实物操作(如积木、小球等)让学生亲手体验倍数关系。
4.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倍数关系的理解。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或故事引出“倍”的概念。例如,可以展示一组苹果图,其中第一组有2个苹果,第二组有6个苹果,问学生第二组比第一组多了几个苹果?多出了几倍?
 明确目标: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什么是“倍”,以及如何用它来解决问题。

 2. 讲授新知
 定义讲解:详细解释“倍”的含义,并举例说明。比如,如果A是B的3倍,则意味着A = B × 3。
 符号表示:教学生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倍数关系,强调乘法和除法的作用。
 实例演示:利用PPT或黑板上的图形展示多个具体的倍数关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小组活动
 分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卡,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题目。
 成果展示:邀请各组代表上台汇报他们的答案及解题思路,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补充。
 教师点评: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亮点和不足之处。

 4. 练习巩固
 基础练习:提供一些基本的填空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倍的基本概念。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稍复杂的应用题,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互动问答:随机点名几位同学回答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5. 总结归纳
 回顾要点: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记忆。
 布置作业:安排适量的家庭作业,包括书面练习和实践活动,巩固课堂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用倍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倍的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并总结倍数关系的规律。 2. 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方法(如图示法、列表法等)来表示和解决问题中的倍数关系。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想法,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倍的概念:理解倍数关系的本质,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倍数的应用:能够将倍数关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1. 倍数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在理解倍数关系时遇到困难,特别是当涉及多个数量时。 2. 实际问题的转化: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倍数关系进行解决。 解决策略 1. 直观教学: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 2.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倍数关系,并进行实际问题的转化。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通过讲解倍数关系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理解。 通过例题讲解,展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倍数关系进行解决。 讨论法 在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具体的倍数问题进行探讨,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巩固对倍数关系的理解,并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实验法 利用实物或模型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倍数关系的实际意义。 例如,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或积木搭建不同的倍数关系模型,加深理解。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入倍数关系的话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几倍?” 2. 激发兴趣:提问学生,让他们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倍数关系。 新课讲授 1. 概念讲解: 教师通过PPT展示倍数关系的定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通过图示法展示倍数关系,如用圆圈表示数量,用箭头表示倍数关系。 2. 例题讲解: 选择几个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倍数关系进行解决。 引导学生注意解题步骤,强调关键点。 练习 1. 基础练习: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的倍数关系题目。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较难的题目进行讨论。 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讨论方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小结 1. 总结要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倍数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倍数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提醒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步骤和细节。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布局 1. 标题:《倍的认识》 2. 倍数关系的定义: 定义:如果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n倍,那么A = n × B。 3. 图示法: 用圆圈和箭头表示倍数关系,如: ``` A: 〇〇〇 B: 〇〇〇〇〇〇 A是B的1/2倍 ``` 4. 例题展示: 例题1: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几倍? 解答:6 ÷ 3 = 2,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 5. 练习: 练习题1:小华有8本书,小刚有4本书,小华的书是小刚的几倍? 解答:8 ÷ 4 = 2,小华的书是小刚的2倍。 板书特点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回顾。 图文结合: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倍数关系。 条理清晰:从概念到例题再到练习,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准备 1. 实物教具:小棒、积木等,用于实验操作。 2.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包含倍数关系的定义、图示法、例题展示等内容。 3. 练习题单: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和家庭作业使用。 技术支持 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课件。 2. 电子白板:方便教师书写和展示,增强互动性。 3. 计算机:用于播放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倍数关系的理解程度。 2. 改进空间:识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某些环节的讲解不够清晰,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 3.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评估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正确回答问题等。 2. 作业反馈:批改学生作业,了解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3. 学生访谈: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建议,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倍数关系的概念及应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效率。

  •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准确表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掌握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倍数关系求解未知数。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倍数相关题目。 学习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数量关系,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鼓励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同伴间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倍”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 识别并表达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掌握利用倍数关系进行简单运算的技巧。 教学难点 对于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倍”的抽象概念可能难以快速把握。 在解决复杂的应用题时,如何灵活地将倍数关系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成为一大挑战。 解决策略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图表辅助)来降低认知难度。 设计分层次练习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 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公式推导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讨论法:围绕案例分析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加深印象。 实验/操作法:利用教具或软件模拟现实场景下的倍数变化规律,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游戏化学习:结合互动小游戏的形式检验学习成果,提升气氛。 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5分钟) 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话题,比如:“如果我有3个苹果,而你有的苹果是我的两倍,那么你应该有几个?” 提问引发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倍”的含义。 2. 概念讲解(10分钟) 明确定义什么是“倍”,并通过例子说明其含义。 列举几种常见类型的倍数关系,并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3. 实践活动(20分钟) 分发小棒或其他易于操作的物品给每组学生,让他们亲手尝试构建不同数量之间的倍数模型。 每组选出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4. 巩固练习(15分钟) 安排形式多样的习题供学生独立完成,包括但不限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选取典型错例进行集体订正,强调易混淆点。 5. 拓展延伸(5分钟) 介绍一些有趣的倍数谜题或者历史上的著名倍数问题,拓宽视野。 布置开放性作业,鼓励孩子们回家后继续探索更多关于倍数的知识。 6. 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邀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增强记忆效果。 板书设计精炼 ``` 课题:倍的认识 一、倍的概念 A是B的n倍 > A = B n 二、实例分析 示例1: 苹果的数量 示例2: 小棒搭建 三、练习巩固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四、拓展阅读 著名倍数问题简介 ``` 教学资源筹备 实物教具:彩色小棒若干套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PPT演示文稿:包含关键知识点概述、动画演示等内容 电子版习题集:便于即时反馈答案正确与否 教学反思与评估 在实施完上述计划后,需密切学生的学习反应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表现较为被动或存在困惑的学生给予特别和支持。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续教学安排,确保每位孩子都能跟上进度并从中受益。

  •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四)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如何用倍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解决涉及倍数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倍数语言描述和解释数学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倍数关系的规律。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通过动手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倍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以及如何用倍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倍数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倍数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倍数的概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应用倍数。 2. 倍数的计算:学生在进行倍数计算时可能会出现错误,特别是在复杂的计算过程中。 解决方案 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2. 分步讲解: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倍数的理解。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介绍倍数的概念及其应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讨论法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实验法 通过实际操作,如用积木、纸片等物品进行分组、配对等活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倍数的概念。 游戏法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倍数接龙”、“倍数找朋友”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教师展示一组实物(如苹果),并提出问题:“如果有3个苹果,再拿6个苹果,一共是多少个苹果?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目的:通过具体的实物引入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知讲授(15分钟)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倍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例如:“3是1的3倍,6是2的3倍。” 板书:板书关键概念和公式,如: 倍数定义:如果A是B的n倍,则A = n × B 示例:3是1的3倍,6是2的3倍 实践操作(10分钟)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发给一定数量的积木或纸片,要求他们按照倍数关系进行分组。 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倍数的概念。 练习巩固(15分钟) 题目:提供一些简单的倍数计算题,如“8是4的几倍?”、“12是3的几倍?” 形式: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答案,最后全班一起核对。 小结与反馈(5分钟)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倍数的概念和应用。 反馈:教师收集学生在练习中的常见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和纠正。 五、板书设计精炼 ``` 课题:倍的认识 1. 倍数的定义 A是B的n倍,则A = n × B 示例:3是1的3倍,6是2的3倍 2. 实际应用 例1:8是4的几倍? 8 ÷ 4 = 2 所以8是4的2倍 例2:12是3的几倍? 12 ÷ 3 = 4 所以12是3的4倍 3. 练习 题目1:10是5的几倍? 题目2:18是6的几倍?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积木、纸片、实物(如苹果、铅笔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多媒体素材 PPT课件,包含倍数概念的讲解、示例和练习题 视频片段,展示生活中倍数的应用 辅助材料 练习册,包含多种类型的倍数计算题 互动游戏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有效性: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作业情况,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改进空间:识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某些学生对倍数概念理解不深、计算错误较多等。 优化策略:针对发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更多的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提供更多练习机会。 评估 形成性评估: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终结性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全面评估学生对倍数概念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五)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倍的概念: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倍”的定义,知道如何用倍数关系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 2. 掌握倍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倍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倍数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应用倍的知识: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应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发现: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倍的关系。 2.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加深对倍的理解和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树立自信:通过成功的解题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倍的概念:明确“倍”的定义,理解倍数关系。 2. 倍的计算方法: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倍的实际应用:将倍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特别是复杂的情境中。 2. 倍的抽象理解:帮助学生从具体实例过渡到抽象概念的理解。 解决策略 1. 直观教学:利用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 逐步引导: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倍的概念。 3. 实例分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应用。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讲解倍的概念: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详细讲解倍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示范例题: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倍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讨论法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倍的概念和应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全班交流:全班交流讨论结果,互相学习和启发。 实验法 动手操作:通过实物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倍的概念。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倍的知识。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情境:展示一幅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之间有什么关系?” 2. 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1. 讲解倍的概念: 定义:解释“倍”的含义,例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如苹果的数量)来说明倍的关系。 2. 倍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介绍倍数的计算公式,如 \( \text{倍数} = \frac{\text{较大数}}{\text{较小数}} \)。 示例练习:通过多个例题,演示倍的计算过程。 练习巩固 1. 基础练习:提供一些简单的倍数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倍的概念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小结回顾 1. 总结知识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解答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布局 1. 标题:《倍的认识》 2. 倍的概念: 定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举例:5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5倍。 3. 倍的计算方法: 公式:\( \text{倍数} = \frac{\text{较大数}}{\text{较小数}} \) 例题:8是4的几倍? \( \frac{8}{4} = 2 \) 板书特点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回顾。 图文结合:适当使用图形和符号,使板书更加直观易懂。 逻辑清晰:按照教学流程设计板书,确保每个环节环环相扣。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1. 实物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小球等),用于直观教学。 2. 图形卡片:制作一些图形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倍的关系。 3. 计算器:为学生提供计算器,辅助他们进行计算。 多媒体素材 1. PPT课件:制作详细的PPT课件,包含倍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例题。 2. 视频: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增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辅助材料 1. 练习册:准备相应的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 2. 参考书籍:推荐一些相关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 2.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3. 持续优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方式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批改: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测试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 认识教学设计.doc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P76 例2例3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进行的有关倍的认识的教学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新概念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使学生在充

  • 认识教学设计.doc

    倍的认识创设情境大家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郎》呢吗看小羊们正在玩用小棒拼图的游戏呢美羊羊用蓝色的小棒摆了一个正方形数数看用了几根小棒(4)如果用红色的小棒也摆一个这样的正方形要用几根(4)师:如果把4根蓝色的小棒看成1份红色的小棒和它比怎么样美羊羊又在第二行摆了这样的红色小棒请同学们也拿出自己面前的小棒也像这样摆一摆先在第一行用蓝色的小棒摆出1个4(稍停)在第二行摆出像这样的几份啊把蓝色小棒看做1份

  • 认识教学设计.doc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探索找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方法2通过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 :建立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1复习看图你能快速的说出这里几个几吗(设计意图:为

  • 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以形为支撑实现思维质的飞跃章丘市福泰小学 周娜2012年7月27日 10:37指导教师  t _blank 王娜于12-7-27 10:39推荐在倍的认识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值得学习借鉴指导教师  t _blank 景朋于12-7-27 10:39推荐在低年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为支撑实现思维质的飞跃巧妙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

  • 认识教学设计-梁爱娟.doc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吴忠市盛元小学 梁爱娟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P50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理解倍的意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动手操作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

  • 125122_三年级上册《认识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课件出示抬轿子图

  • 认识教学实录2.doc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一背景分析倍的认识原来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编排在表内乘法(二)中7的乘法口诀后面现在新教材改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倍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应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

  • 认识教学案例.doc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根竹乡泗民小学 廖盛苗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0页快乐的动物一背景分析我参加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与数学创新教学的课题研究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来研究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面对一些低效的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改变那些低效的教学现状运用远程教育的资源创新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

  • 认识教学设想.doc

    倍的认识教学设想“倍的认识”是本册教材中有关概念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打下基础。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少,所以学生要理解倍是较难的,教学时,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让学生比一比,摆一摆,数一数,画一画,通过这些直观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和已学过的知识“几个几”联系起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解倍的概念

  • 认识教学反思.doc

    第13周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蔡少琴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整堂课的设计以游戏贯穿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我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使学生在玩中探索新知理解倍的概念又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究出求一个数的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从玩中 t _blank 总结经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片段一:同学们学习数学经常要和图形交朋友现在老师已在第一行画了2个圆请看:  第一行:○○ (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