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三)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理解概念: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意义。
2. 历史背景:了解“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3. 实际应用: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并评价“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体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3. 公民素养: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使其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核心概念:深入讲解“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历史沿革:梳理“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述。
3. 现实应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体现。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
2. 情感共鸣:如何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并内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3. 实践转化: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互相启发。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实践活动:安排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为人民服务”。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时间:5分钟
 内容: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为人民服务”的主题。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

 讲授新课
 时间:20分钟
 内容:
   定义与解释:详细讲解“为人民服务”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历史背景:介绍“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历史渊源,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述。
   现实应用:结合具体事例,展示“为人民服务”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方法:讲授法 + 多媒体辅助

 小组讨论
 时间:15分钟
 内容: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为人民服务”的行为?
   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方法:讨论法 + 小组汇报

 案例分析
 时间:15分钟
 内容:选取一个典型的“为人民服务”的案例(如志愿者活动、公益项目等),进行深入分析。
 方法:案例分析 + 互动问答

 实践活动
 时间:课后
 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一次社区服务活动,如清理公园垃圾、帮助孤寡老人等。
 方法:实践活动 + 反馈总结

 小结
 时间:5分钟
 内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解释“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 2. 掌握相关历史背景:了解“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相关论述。 3. 分析实际案例:通过具体事例,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3. 促进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倡导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历史背景: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讲话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现实意义:探讨“为人民服务”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及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 激发内在动力:如何让学生真正认同并愿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介绍“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讨论法 组织小组讨论,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展开交流。 角色扮演 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志愿者、社区工等),体验服务他人带来的成就感。 多媒体辅助 利用视频展示典型人物事迹,加深印象;运用PPT演示文稿呈现关键知识点。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以一段关于雷锋同志生平事迹的短片作为开场,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新知讲授 1. 概念讲解:详细解读“为人民服务”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历史回顾:讲述该理念从提出到发展的全过程,重点突出毛泽东同志的贡献。 3. 案例分享:列举古今中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为人民服务”实例,说明其普遍适用性。 实践活动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环境保护、关爱老人等),讨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情景模拟:选取几个常见场景(例如遇到迷路老人、参与公益活动等),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评价其行为是否符合“为人民服务”的标准。 小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强调“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口号,更是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准则。 五、板书设计精炼 ``` 《为人民服务》 一、概念 定义 重要性 二、历史 提出 发展 三、案例 古代 近现代 四、实践 日常生活 社会活动 ``` 六、教学资源筹备 多媒体素材:准备有关“为人民服务”的纪录片片段、名人演讲视频等。 实物教具:收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的照片或纪念品,用于展示。 参考书籍:推荐《毛泽东选集》等相关文献供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阅读。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即时反馈: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作业布置: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于“为人民服务”的看法以及打算如何付诸实践。 后续跟进:定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二)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学生能够解释“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相关历史背景:了解毛泽东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理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3. 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为人民服务”在不同领域的实践及其成效。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理念进行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信息搜集与处理:教会学生如何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奉献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奉献精神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3. 传承红色基因: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2. 历史背景:详细讲解毛泽东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如何将“为人民服务”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具体行为。 2. 情感共鸣:如何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真正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3. 实践应用: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介绍“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讨论法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人民服务”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和意义。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和补充。 案例分析法 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为人民服务”在这些事件中的体现和影响。 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为人民服务”中的职责和感受。 多媒体辅助 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直观展示“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短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引思:提问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的初步认识,引导他们进入主题。 新课讲授(20分钟) 概念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历史背景:介绍毛泽东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状况。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探讨“为人民服务”在该案例中的体现和意义。 记录要点: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记录讨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交流(10分钟)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提问。 教师总结:教师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关键点。 角色扮演(10分钟) 角色分配:选择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场景。 表演展示:各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5分钟) 回顾要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和整理。 板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一、基本概念 为人民服务的定义 重要意义 二、历史背景 提出时间:1944年 背景: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讲话:张思德追悼会 三、案例分析 历史案例 现实案例 四、角色扮演 场景设定 角色分工 五、小结 主要内容回顾 作业布置 ``` 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实物教具:相关书籍、图片等。 多媒体素材 视频:关于“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纪录片和现代实践案例的视频。 图片:相关历史人物的照片、活动照片等。 PPT:包含课程主要内容和案例分析的幻灯片。 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理解程度。 互动情况:反思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 形成性评估: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终结性评估:通过作业和小测验,全面评估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还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四)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的内涵及其历史背景。 2. 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学生能够了解并讲述几个关键的历史事件,如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的讲话等。 3.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对“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应用进行批判性思考。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探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意义。 2. 信息搜集与整理:学生学会利用多种资源(如互联网、图书馆)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进行有效展示。 3. 反思与总结:通过讨论和个人反思,学生能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并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2. 激发爱国情怀: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促进团结协作: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 2. 历史事件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特别是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1. 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为相结合,避免空洞的口号化。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识。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具体案例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体验“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情境,加深理解和感受。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或当代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5.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直观性。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短片,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引导:提问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知 1. 讲解概念:教师详细讲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介绍历史事件:通过PPT展示,介绍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内容及其影响。 小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当代案例进行讨论。 2.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和质疑。 角色扮演 1. 情景设置:设定几个典型的历史场景,如张思德追悼会。 2. 角色分配: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角色,进行模拟表演。 3. 互动反馈:表演结束后,全班进行互动反馈,分享感受和体会。 练习与小结 1. 练习题:布置一些简答题,巩固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理解。 2.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板书设计精炼 ``` 《为人民服务》 一、基本概念 定义 历史背景 二、重要历史事件 张思德追悼会 毛泽东讲话 三、现实应用 典型案例 批判性思考 四、总结 重点回顾 难点解析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2. 视频: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短片。 3. PPT课件:包含文字、图片、图表等内容的PPT。 4. 案例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当代案例的文字。 5. 道具:用于角色扮演的服装、道具等。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互动:反思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的效果,是否有足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改进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实际案例等。 评估 1. 形成性评估: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终结性评估:通过作业和测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五)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理解与记忆:学生能够理解和记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2. 分析能力:能够分析“为人民服务”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意义。 3. 应用能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和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为。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 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核心概念:“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性。 2. 历史背景:了解“为人民服务”理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发展过程。 3. 实践案例:分析具体的“为人民服务”实践案例,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1. 理论与实践结合:如何将抽象的理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为结合起来。 2. 情感共鸣: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真正认同并践行这一理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意义。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实际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通过一段关于雷锋事迹的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2. 提问互动:提问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的初步理解,并记录他们的观点。 讲授新知 1. 讲解核心概念:详细讲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历史背景介绍:通过时间线的方式,介绍“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发展历程。 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为人民服务”案例,如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的事迹,进行深入分析。 小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2. 汇报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或提出质疑。 角色扮演 1. 情景设置:设定几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如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 2. 角色分配:每个小组根据情景分配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3. 表演展示: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摩并提出建议。 练习巩固 1. 练习:提供一些实际情境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这些情境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2. 反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小结 1.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为人民服务”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一、核心概念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历史背景 发展历程(时间线) 三、案例分析 焦裕禄 孔繁森 其他典型人物 四、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五、角色扮演 情景设置 角色分配 表演展示 六、练习巩固 练习 反馈评价 七、小结 总结要点 布置作业 ``` 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素材:准备有关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物的视频和图片。 2. 教具:准备白板、马克笔、投影仪等设备。 3. 参考:提供相关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进一步阅读。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氛围: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3.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评估方式 1. 表现:通过学生的发言、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进行评估。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价其对“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3.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相关文档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体会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有关自制空白小卡片【教学步骤】一课件导入引言揭题  1出示课件: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为人民服务张保东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鸿毛鼎铭追悼会哀思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3. 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简介张思德(课件)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2.简介本文 HYPERLINK : 写作背景二初读课文整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吴银竹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语文《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教学难点:对文体(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吴银竹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 王兴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读写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会边读书边做批注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知道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论点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

  • 12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第十二课 为人民服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2.重点句子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

  • 12《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正是怎样围绕中心论定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4理解课文内容收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5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

  • 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一-1.DOC.doc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迁鸿鼎铭  2.新词:鸿毛泰山寄托哀思追悼会精兵简政五湖四海  3.理解重点句段: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