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胡杨树的生态价值:了解胡杨树在沙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包括防风固沙、保护水源等。 2. 掌握胡杨树的生长习性:学习胡杨树如何适应极端环境,如耐旱、耐盐碱等特性。 3. 提高文本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胡杨赞》这篇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自主探索胡杨树的相关知识。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学习胡杨树的生态价值,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2. 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胡杨树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坚韧精神:通过学习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激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胡杨树的生态价值:这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2. 胡杨树的生长习性:通过了解胡杨树的生长习性,帮助学生理解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教学难点 1. 胡杨树的生长习性:这部分内容涉及生物学知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 2. 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解决策略 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胡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深度思考。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胡杨树的基本知识和生态价值,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胡杨树的生长习性和文章的深层含义。 3.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模拟干旱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胡杨树的生存条件。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胡杨树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和效果。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胡杨树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导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胡杨树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1. 基础知识讲解: 介绍胡杨树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胡杨树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2. 生态价值讲解: 详细讲解胡杨树在沙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防风固沙、保护水源等。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胡杨树的实际应用效果。 3. 生长习性讲解: 介绍胡杨树如何适应极端环境,如耐旱、耐盐碱等特性。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胡杨树的生存条件。 练习与巩固 1.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胡杨树的生态价值和生长习性。 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2. 案例分析: 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胡杨树在这些案例
胡杨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了解胡杨树的生态特征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植物的方法,学会从形态、生长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小短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 通过实地考察或虚拟现实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通过讨论和分享,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胡杨树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胡杨树的生态特征:包括胡杨树的生长环境、适应机制等。 2. 描述植物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从多个角度全面地描述一种植物。 教学难点 1. 理解胡杨树的适应机制: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 撰写小短文:部分学生可能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需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介绍胡杨树的基本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胡杨树的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实验法:安排一次校园内的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记录。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展示胡杨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增强直观感受。 5.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胡杨林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态保护的意义。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导入话题: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胡杨林的纪录片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出问题:为什么胡杨树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讲授新知(30分钟) PPT展示:详细介绍胡杨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生态价值。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小组讨论(20分钟) 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如生长环境、生态功能等)进行深入探讨。 成果分享:各组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实践操作(20分钟) 校园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寻找类似胡杨树的耐旱植物,观察其生长状况。 记录笔记: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观察报告,记录所见所闻。 总结(10分钟) 回顾要点:快速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小短文。 五、板书设计精炼 ``` 胡杨赞 一、胡杨树简介 1. 生长环境 2. 形态特征 3. 生态价值 二、描述植物的方法 1. 观察角度 2. 记录技巧 三、实践活动 1. 校园观察 2. 写作练习 四、小结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PPT课件:包含胡杨树的相关图片、文字说明以及视频链接。 2. 观察工具:放大镜、笔记本等。 3. 视频:精选几段关于胡杨林的纪录片片段。 4. 案例材料:准备几个典型的胡杨林保护案例供学生参考。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本次课程中,学生对于胡杨树的兴趣较高,特别是在实地观察环节表现得非常积极。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仍需加强训练。 今后可以在写作指导上投入更多时间,同时提供更多样化的写作模板供学生参考。 评估 通过参与度、小组讨论质量及最终提交的短文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哪些环节感到困惑或兴趣不足,以便后续调整教学策略。
胡杨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胡杨的生长环境及其生态价值。 2. 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植物特征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胡杨的小短文。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学生能够直观了解胡杨的外貌特征及生长环境。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胡杨的生态价值:理解胡杨在干旱地区的重要作用。 2. 描述植物特征的方法:掌握描述植物外观、生长环境等基本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 1. 理解胡杨的生态价值:由于学生可能缺乏相关背景知识,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写作练习:部分学生可能在书面表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解决策略 通过多媒体展示胡杨的生长环境和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在写作练习中,提供范文和写作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语言。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介绍胡杨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外貌特征、生长环境和生态价值。 通过PPT展示胡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 讨论法 分组讨论胡杨在干旱地区的生存策略及其重要性。 分享各组的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实践法 组织一次校园内的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植物并记录其特征。 通过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10分钟) 1. 引入话题:通过一段关于沙漠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对干旱地区植物的兴趣。 2. 提问引导: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植物能在干旱地区生存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胡杨。 新课讲授(20分钟) 1. 介绍胡杨的基本知识:通过PPT展示胡杨的图片和视频,介绍其外貌特征、生长环境和生态价值。 2. 重点讲解:详细讲解胡杨在干旱地区的生存策略及其重要性,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主题: 胡杨的外貌特征 胡杨的生长环境 胡杨的生态价值 2. 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写作练习(20分钟) 1. 提供范文:展示一篇关于胡杨的小短文,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2.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框架,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3.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提供的框架,撰写一篇关于胡杨的小短文。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1.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胡杨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困惑点。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布局 ``` 胡杨赞 一、胡杨的基本知识 1. 外貌特征 2. 生长环境 3. 生态价值 二、讨论主题 1. 外貌特征 2. 生长环境 3. 生态价值 三、写作练习 1. 范文分析 2. 写作框架 3. 学生作品 四、小结 1. 主要内容 2. 反馈意见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PPT课件 胡杨的图片和视频 校园内植物观察指南 多媒体素材 有关干旱地区的视频 胡杨的图片集 胡杨的相关文章和文献 辅助教学资源 写作框架模板 范文示例 讨论记录表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实施后的反思 有效性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改进空间:识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某些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持续优化: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方法 观察: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作业批改:批改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胡杨的知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胡杨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了解胡杨树的生态特点及其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植物特征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进行学习。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胡杨树身上汲取力量。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胡杨树的生态特点:胡杨树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 胡杨树的文化意义:胡杨树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传递的精神价值。 教学难点 1. 理解胡杨树的生态适应机制:胡杨树如何在干旱、盐碱等恶劣条件下生存,这对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 2. 将胡杨树的精神品质内化: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胡杨树所代表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解决策略 1.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胡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状态,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其生态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和故事讲述,引导学生感受胡杨树的精神品质,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促进内化。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系统介绍胡杨树的生态特点、文化意义等相关知识。 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胡杨树的生存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并互相交流。 实验法 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如模拟干旱环境下的植物生长,让学生亲身体验胡杨树的生存挑战。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展示胡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状态,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入话题:播放一段关于胡杨树的短片,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对胡杨树的初步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20分钟) 1. 胡杨树的生态特点: 介绍胡杨树的生长环境:干旱、盐碱地。 讲解胡杨树的根系结构及其适应机制。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胡杨树的生长状态。 2. 胡杨树的文化意义: 介绍胡杨树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 讲述一些关于胡杨树的故事或传说,加深学生对其精神品质的理解。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 主题一:胡杨树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 主题二:胡杨树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主题三:胡杨树的精神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 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实验活动(10分钟) 1. 模拟实验:提供一些土壤样本和种子,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 2.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结与总结(10分钟) 1. 回顾要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总结收获: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小论文,探讨其生态特点和文化意义。 五、板书设计 ``` 胡杨赞 一、胡杨树的生态特点 1. 生长环境:干旱、盐碱地 2. 根系结构:发达的根系 3. 适应机制:耐旱、耐盐碱 二、胡杨树的文化意义 1. 象征意义: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 2. 文化故事:《胡杨林的故事》 三、小组讨论 1. 生存机制 2. 生态影响 3. 精神品质 四、实验活动 1. 模拟实验 2. 观察记录 ```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多媒体素材:胡杨树的视频、图片、动画。 2. 实验材料:土壤样本、种子、水、容器等。 3. 参考书籍:《胡杨树的研究》、《中国植物志》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和数据库,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胡杨树的认知程度和情感体验。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方法 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作业质量:通过批改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其对胡杨树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3.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空间。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使学生不仅掌握胡杨树的相关知识,还能深刻体会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胡杨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胡杨的生态特性及其在干旱地区的重要作用。 2. 掌握描述自然景观的基本词汇和句型,能够用语言表达对胡杨的情感。 3. 了解胡杨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2. 采用多感官体验(如观看视频、阅读文本、讨论交流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学习内容,增强记忆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2. 通过胡杨顽强生命力的故事,教育学生面对困难时要坚韧不拔。 3.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胡杨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价值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胡杨的喜爱之情 胡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象征 预判难点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缺乏直接接触自然的机会,可能难以直观感受到胡杨的独特魅力。 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胡杨身上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解决策略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胡杨生长环境的真实画面,增加视觉冲击力。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胡杨背后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让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设计情境模拟活动,比如“假如我是胡杨树”,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站在植物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教师首先简要介绍胡杨的基本信息,为后续深入探讨打下基础。 讨论法:分组进行主题讨论,促进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加深理解。 项目式学习:围绕“制作一份关于胡杨的手抄报”这一任务开展研究性学习,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角色扮演:组织一次小型戏剧表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胡杨的精神品质。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展现胡杨林壮观景象的短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发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为什么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呢?” 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安排,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环节 第一部分:认识胡杨 展示胡杨图片,结合PPT讲解胡杨的外观特征、生长习性等科学知识。 分享几则关于胡杨的小故事,增强趣味性。 第二部分:感悟胡杨 引导学生分析胡杨之所以被人们称颂的原因,可以从历史角度出发,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谈。 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题目可以设置为“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像胡杨一样坚强的人?” 第三部分:赞美胡杨 教师示范如何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去赞美一种植物,并给出几个写作框架供参考。 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赞美诗文,完成后可自愿上台分享。 练习环节 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制作任务,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元素:胡杨简介、相关诗词名句摘录、个人感悟等。 评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级内展示,给予适当奖励。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胡杨精神的重要性。 布置家庭作业,建议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观附近的公园或者植物园,寻找身边的“胡杨”。 五、板书设计精炼 ``` 【标题】胡杨赞 | 一、认识胡杨 | | 外观特征 | | 生长习性 | | 二、感悟胡杨 | | 为什么值得赞美 | | 现实生活中的启示 | | 三、赞美胡杨 | | 优秀范例赏析 | | 自主创作指导 | ``` 六、教学资源筹备 视频:《中国国家地理》系列纪录片中关于胡杨的部分片段 图片素材:高清胡杨照片集锦 文字材料:精选古今中外描写胡杨的文学作品节选 工具软件: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本次课程的看法以及收获。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调整后续类似主题的教学计划,比如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或是改进某些细节上的处理方式。 定期与其他老师交流经验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此类人文自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胡杨赞》教学设计 璧泉小学 杨富君一教材分析及说明《胡杨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由独钟情到动心到赞颂一系列的感情主线抒发对胡杨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表达了对胡杨由衷的喜爱之情和对具有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人的钦佩之情全文既有昂扬的激情又有优美的文笔二者相得益彰非常适合朗读诵读训练作为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
《胡杨赞》教学设计云阳县平安小学 贺小玲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胡杨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 3.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设疑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
23 胡杨赞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2)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独钟情于胡杨的原因进而体会的感情感悟对相互羊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歌颂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设疑自探(8分钟)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胡杨赞》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胡杨赞》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 3.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茫茫的大沙漠当黄沙袭来的时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个
#
第二十三课 胡杨赞一用横线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新疆维吾尔(wú wù) 千年不腐(fú fǔ) 锯断(jū jù) 肥皂(zǎo zào)二看拼音写词语 lín xún jī xù è liè cǎn bù rěn dǔ ( ) ( )( )( )三辨字组词 锯( ) 弓( ) 峋( ) 居( ) 躬( ) 绚( )四根据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3 胡杨赞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胡杨的赞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胡杨或称胡桐它和一般的杨树不同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的含盐量很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照样枝繁叶茂人们赞美胡杨为沙漠的脊梁 胡杨初读课文1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2文章
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教学设计9西风胡杨【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设计理念】 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实验小学 张艳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特点能够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对胡杨的深情的赞美难点:能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胡杨的特点三教学准备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读准本课生字的读音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4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5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对胡杨深情的爱 难点:理解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