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如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 2. 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使用放大镜、温度计等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简单的实验,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现象,并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观察结果。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观察发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培养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勇于质疑。 3. 爱护环境: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天气变化: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3. 科学探究方法:掌握观察、实验、记录等基本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抽象概念:如光合作用、水循环等,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实验操作规范:学生初次接触实验,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解决策略 1. 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形象地展示抽象概念。 2. 分步指导:将实验过程分解为多个小步骤,逐步演示并指导学生操作。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提高实验成功率。 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适用内容:介绍新知识,如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常见天气现象等。 实施方式:结合图片、实物等直观材料,讲解相关知识。 讨论法 适用内容:探讨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发现。 实施方式: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引导。 实验法 适用内容:验证科学原理,如种子发芽实验、水循环实验等。 实施方式:提供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按照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观察法 适用内容:观察自然现象,如校园内的植物、天气变化等。 实施方式: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温度计等工具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时间安排:5分钟 新知讲授 讲授内容:详细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如“种子的发芽”。 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实物、多媒体等辅助材料。 时间安排:15分钟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验证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实验步骤: 1. 准备种子、土壤、水、透明杯子等材料。 2. 将种子埋入土壤中,浇适量的水。 3. 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定期观察并记录。 时间安排:20分钟 小组讨论 讨论内容: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施方式: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时间安排:10分钟 课堂小结 总结内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时间安排:5分钟 板书设计 板书布局 标题:种子的发芽 主要内容: 种子发芽的条件 水分 光照 温度 实验步骤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自然界:了解常见的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2. 探究物质性质: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水、空气等基本物质的特性。 3. 简单工具使用:学会使用放大镜、温度计等简单科学工具进行测量和观察。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观察与记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能够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操作: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 3.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好奇心培养: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探索答案。 2. 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爱护自然的行为习惯。 3.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科学事实,勇于探索未知。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动植物的认识:引导学生识别常见的动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物质特性的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水、空气等物质的基本特性。 3. 科学工具的使用: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温度计等科学工具,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空气的存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生活实例来帮助他们建立认知。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低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实验,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和反复练习。 3.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会遇到沟通和协调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新知识,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 讨论法 在上组织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思维碰撞。 实验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观察法 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游戏法 通过科学小游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 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互动问答:穿插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及时答疑解惑。 实验操作 实验准备:介绍实验目的、所需材料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演示: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确保学生明确实验步骤。 学生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练习巩固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小结与反馈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效果,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五、板书设计 板书布局 标题:清晰写出本节课的主题。 知识点:列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 实验步骤:简洁明了地列出实验步骤,便于学生参考。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出关键点。 示例 ``` 课题:《认识水》 一、水的特点 1. 无色透明 2. 无味 3. 能流动 4. 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二、实验:水的溶解性 1. 准备材料:水、糖、盐、玻璃杯 2. 步骤: 向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加入少量糖,搅拌至完全溶解 重复以上步骤,加入盐 3. 结果记录 三、小结 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放大镜、温度计、玻璃杯、试管、烧杯、天平、磁铁等基本科学工具。 动植物标本、模型等实物教具。 多媒体素材 PPT课件:包含丰富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辅助讲解。 科学教育视频:精选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科学教育短片,丰富内容。 辅助教材 《小学科学实验手册》: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小学生科学读物》: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科普书籍,拓展知识面。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哪些环节设计得当,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学生表现:分析学生在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优化教学方案。 评估方法 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作业反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获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认识自然现象: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等。 2. 基础科学知识:掌握简单的科学概念,例如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动物的生存环境等。 3. 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提问、观察、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索科学知识。 2.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培养持续的学习兴趣。 2. 环保意识:通过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常见自然现象的认识:如四季的变化、天气的种类等。 2. 基本科学概念的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3. 简单实验的操作:通过实验验证科学原理,如种子发芽实验、水循环模拟实验等。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如何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具体实例。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安全、规范地操作。 3. 科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3.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科学的魅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5. 项目式学习:开展小项目,如种植植物、观察动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第一单元:奇妙的自然 课时1:认识天气 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关于不同天气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介绍天气的种类(晴天、雨天、雪天等),以及它们的特点。 实验:制作简易的风向标,观察风的方向。 练习:学生分组记录一周内的天气情况。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作业(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 课时2:四季的变化 导入新课:展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季节的变化。 讲授: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介绍每个季节的特点。 实验:观察不同季节的植物变化,如树叶的颜色变化。 练习:学生分组制作四季变化的手抄报。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季节的小作文)。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世界 课时1:植物的生长 导入新课:通过一段植物生长的延时摄影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土壤等)。 实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练习:学生分组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作业(画出自己种植的植物)。 课时2:动物的生活 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介绍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如猫、狗、鸟等)。 实验:观察蚂蚁的行为,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练习:学生分组制作动物生活习性的手抄报。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 五、板书设计精炼 板书示例 ``` 第一单元:奇妙的自然 1. 认识天气 天气种类:晴天、雨天、雪天 实验:风向标的制作 2. 四季的变化 四季特点:春、夏、秋、冬 实验:观察植物的变化 ``` 板书要求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逻辑清晰:按照教学流程逐步展开,层次分明。 互动性强:留有空白区域,供学生补充和记录。 六、教学资源筹备 1. 教具:风向标材料、种子、土壤、放大镜等。 2. 多媒体素材:天气现象的视频、四季变化的图片、植物生长的延时摄影视频等。 3. 辅助:相关科普书籍、实验手册等。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效果: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知识点掌握:通过测试或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改进措施: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评估 自我评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同行评价:邀请同事听课,获取专业意见,进一步改进教学。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互动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认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 2. 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如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记录实验结果等。 3. 初步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提出简单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答案。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 3. 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2. 环保意识: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尊重事实: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科学事实,不迷信权威。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常见自然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等。 2. 基本实验操作: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科学工具,如放大镜、温度计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假设、实验、观察、记录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对于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等,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学生初次接触实验操作,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准确等问题。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解决策略 1. 多感官参与: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2. 示范与指导: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然后逐步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适用内容:介绍科学概念、实验步骤等基础知识。 实施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 讨论法 适用内容:探讨科学现象的原因、实验结果的解释等。 实施方式: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由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实验法 适用内容:验证科学原理、观察自然现象等。 实施方式: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观察法 适用内容:观察自然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等。 实施方式:组织户外观察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环境中观察动植物、天气变化等,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导入方式:通过提问或展示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步骤: 1.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树叶会变黄吗?” 2. 展示秋天树叶变黄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讲授新课 讲授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季节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具体步骤: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季节植物的变化。 2.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如根、茎、叶的功能。 3. 介绍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温度、光照等因素。 实验操作 实验内容:观察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具体步骤: 1. 分组准备实验材料:种子、土壤、花盆、水壶等。 2. 每组种植两颗种子,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下(阳光充足和阴暗处)。 3. 指导学生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等。 4. 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讨论影响因素。 练习 练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具体步骤: 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 2. 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解决疑问。 小结与回顾 小结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具体步骤: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2. 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植物,并记录其生长情况。 板书设计 板书布局 标题:植物的生长与季节变化 主要内容: 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 季节变化的影响:温度、光照、水分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 2. 种植种子 3. 观察记录 4. 结果分析 注意事项: 观察要仔细 记录要详细 板书示例 ``` 植物的生长与季节变化 一、植物的基本结构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输送水分和养分 叶:进行光合作用 二、季节变化的影响 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 光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 2. 种植种子 3. 观察记录 4. 结果分析 四、注意事项 观察要仔细 记录要详细 ``` 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放大镜 温度计 土壤 花盆 种子 水壶 多媒体素材 有关植物生长的视频 不同季节植物变化的照片 电子课件(PPT) 辅助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教材 相关科普读物 实验记录表 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改进空间: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加强指导。 持续优化:定期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方式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其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测验成绩:通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希望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 基础科学知识: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观察与记录: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进行观察,并能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如测量、比较等。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热爱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2. 科学态度: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社会责任感:理解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动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常见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2. 观察与记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并能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如测量、比较等。 教学难点 1. 抽象概念的理解: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生态系统),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低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3. 记录的准确性:学生在记录观察结果时,可能会遗漏重要信息或记录不准确。 解决策略 1. 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2. 分步指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分步骤详细讲解并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3. 反馈与修正:在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后,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适用内容:基础知识介绍,如动植物的分类、特征等。 实施方式: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讲解。 讨论法 适用内容: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动物如何适应环境”等。 实施方式: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实验法 适用内容:动手操作,如种植小植物、观察种子发芽过程等。 实施方式:教师示范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游戏法 适用内容:复习巩固,如动植物分类游戏、生态链拼图等。 实施方式: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 导入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关于动植物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时间安排:5分钟 新课讲授 讲授内容: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环境。 讲授方式:结合图片、视频讲解,穿插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时间安排:20分钟 实验操作 实验内容: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实验步骤: 1. 准备材料:种子、土壤、透明杯子、水。 2. 种植种子:将种子埋入土壤中,浇适量的水。 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在观察日志上。 时间安排:20分钟 小组讨论 讨论主题: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 讨论方式: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时间安排:10分钟 小结与作业 小结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继续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并完成观察日志。 时间安排:5分钟 五、板书设计 板书布局 ``` 课题:动植物的认识 一、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1. 动物:种类、特征、生活环境 2. 植物:种类、特征、生活环境 二、实验操作 1. 材料:种子、土壤、透明杯子、水 2. 步骤:种植、浇水、观察 三、讨论主题 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 四、作业 继续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并完成观察日志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实验材料:种子、土壤、透明杯子、水 图片:动植物图片 视频:动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 多媒体素材 PPT课件:包含动植物的图片、视频、动画 互动软件:动植物分类游戏、生态链拼图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记录方面的不足,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评估 形成性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小组讨论等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性评估:通过期末考试或项目报告,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斜 面: 郑 盛 月城市:平顶山市 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新鹰小学邮编:467000:13384051133邮箱:斜 面平顶山市新华区新鹰小学 郑盛月设计理念:从实际问题入手基于概念转变基于学习进程基于实证关联实证与初始概念关联概念与生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将学生的学习导向大概念 教材分析:《斜面》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科技
#
1.杠杆知识与能力 1. 知道什么是杠杆2. 知道杠杆的三点两力两臂3. 理解力臂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2.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解决办法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并能运用解决简单问题能力解决办法:? 通过探索性实验总结出来
新街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阳新明一 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地球太阳和月球昼夜与四
吴铺中心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09年2月 设计者:周群波一 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太阳 地球 月亮》单元规划东区小学科学教研中心2013年3月25日本单元属于小学科学粤教版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本次探究活动将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开始这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本单元主要是针对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和研究一种我们几乎熟视无睹的周期性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和四季轮换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感受并能解释昼夜交替和四季循环的成因以及昼夜四季的变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题目: 教案设计者: 孔雪萍 学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扶闾小学 时间: 2012年3月13日 参赛者个人孔雪萍学历语文性别女职称小学语文二级任教学科语文科学教龄4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扶闾小学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扶闾小学13695232601
第一单元 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和《光与生活》四课《光的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镜子能使光拐弯用镜子可反射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的像与实物是对称的也是相反的用两面镜子组合起来从中看到的像是物体反像的反像因而与实物是一致的利用光会拐弯的性质可制作潜望镜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彩虹的光的折射现象光透过不同的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班级: : 成绩:一填空:(25分)1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就需要知道它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 有多远2早上9点30分太阳应该出现在天空 方向3地图的方向一般都是上北 4制造生活和生产用品的常用材料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22 Aspose Pty Ltd.第二课?镜子?(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学习用平面镜制作潜望镜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