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小学语文《桥》教案字范文 (一)

  小学语文《桥》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
2. 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方法。
3.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性的赞美。

 教学重点
1.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方法。
2. 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老汉身上体现出的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关于桥梁建设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桥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它们有什么特点?
3.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桥的文章——《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这座桥的。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小组讨论: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
1. 多媒体展示: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老汉的形象。
2. 提问: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文中描写老汉言行举止的句子,并读一读。
3. 学生汇报: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展示。
4. 师生共同探讨:
    老汉为什么能够成为大家心中的英雄?
    从老汉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展示:展示其他关于桥的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桥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2.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桥的故事或图片,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感悟。
3. 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五、课堂小结
1. 回顾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总结老汉的形象特点。
2. 反

3秒快速注册或登录,可以免费查看完整的内容!

已有账号登录 10秒注册账号

  • 小学语文《桥》教案字范文(二)

    小学语文《桥》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物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灾害救援的短片,激发学生对紧急情况下的团结互助行为的兴趣。 2.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人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桥”的故事,题目叫做《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播放音频: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自主阅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检查预习:抽查几名学生朗读课文,并纠正错误发音。 三、细读课文 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文中描写最生动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2. 展示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 3. 角色扮演:挑选几个关键场景,如老汉和村民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尝试扮演角色,模拟对话。 四、拓展延伸 1. 情境模拟:组织一场模拟演练,模拟洪水来袭时,人们如何在桥上有序撤离。 2.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讲述自己遇到过的一次紧急情况,是如何应对的。 五、总结反思 1. 回顾课文: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老汉和村民们的表现。 2. 归纳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3.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老汉:沉着冷静,无私奉献 村民:齐心协力,勇于牺牲 七、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灾难救援现场 图片:洪水来袭时的情景 朗读音频:课文朗读 八、互动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讨论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人。 角色扮演:模拟洪水来袭时的场景,进行逃生演练。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片、视频等素材来源合法。 定期更新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 小学语文《桥》教案字范文(三)

    小学语文《桥》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桥的象征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支书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关爱他人、勇于牺牲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桥的象征意义。 难点:感悟老支书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视频、相关链接等。 2. 生字卡片:生字词卡片。 3.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包括讨论问题、角色扮演等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展示桥梁的图片和视频,引出“桥”的话题。 2.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桥的文章——《桥》。(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 初读课文: 播放音频: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 检查预习:指名学生读生字词,全班齐读巩固。 2. 理解课文: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的桥指的是什么? 老支书为什么被称为“桥”? 你觉得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 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集体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补充。 3. 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播放洪水场景和老支书救人的画面。 小组合作:讨论老支书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写心得体会: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老支书的看法。 巩固练习 1. 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 问答题:针对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情景剧: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总结反思 1. 回顾课文: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主要情节。 2. 反思收获: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3. 布置作业: 阅读推荐:推荐阅读茅盾的《林家铺子》,感受人物形象。 写作练习:写一篇小作文,题目自拟,主题为“我心中的英雄”。 板书设计 桥(自然景观) 老支书(英雄人物) 多媒体辅助材料 课文插图: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 洪水场景:播放洪水来袭的画面。 老支书救人的视频:展现老支书英勇救人的场景。 个性化教学定制 分层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 多样化评估:采用口头表达、书面写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个性化反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注意事项 版权合规:所有使用的多媒体素材均来自公开渠道,确保合法使用。 内容质量:教案内容注重科学性和前沿性,及时更新教育研究成果。

  • 小学语文《桥》教案字范文(四)

    小学语文《桥》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难点:通过具体事例感受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音频等。 2. 学生预习单:让学生提前熟悉课文内容,标注难词难句。 3. 分组:每组5名学生,每组配备一名组长。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有关“洪水”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对“桥”的了解,引出课题《桥》。 3. 介绍:简单介绍茅盾及其作品。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检查预习: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 全班齐读:请一位同学领读,其他同学跟读,纠正发音错误。 三、细读课文 1. 分段朗读:每组负责朗读一段,其他组成员认真听,并做好记录。 2. 讨论交流:各小组讨论各自所读段落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变化。 3. 角色扮演:选择一段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四、精读课文 1. 重点句子分析: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2.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老汉在危急时刻的表现,思考他为什么能够成为“桥”。 3.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拓展延伸 1. 故事续写: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结尾。 2. 情感升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情境的感受。 六、总结评价 1. 自我评价:学生自评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表现。 3. 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表扬优秀表现的学生。 板书设计 桥(老汉) 村民(年轻力壮者、老妇人) 洪水 多媒体辅助材料 课文插图 生字词卡片 音频(课文朗读)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 故事续写 主题班会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

  • 小学语文《桥》教案字范文(五)

    小学语文《桥》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惊慌、崩塌、抢险”等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桥的象征意义,体会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有关洪水泛滥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洪水的威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洪水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桥》,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洪水中的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问题示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2. 分段朗读: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部分最能打动你? 3. 集体讨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 重点段落研读: 第5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体会老汉的形象。 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分析“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体会洪水的凶猛。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老汉,一人扮演村民,模拟洪水来袭时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交流:小组内讨论老汉的形象特点,为什么老汉会被人们称为“桥”? 四、拓展延伸 1. 问题探究:思考:如果当时你是其中一个村民,你会怎么做? 2. 情境创设:组织一场“逃生演练”,模拟洪水来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3. 情感升华:全班共同朗诵《桥》这篇课文,感受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五、板书设计 桥:老汉——英雄 村民——勇敢、团结 六、总结与反思 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多媒体辅助材料 视频:洪水泛滥的视频片段 图片:洪水中的场景图片 动画:洪水来袭时的情景动画 互动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老汉,一人扮演村民,模拟洪水来袭的情景。 逃生演练:组织一场“逃生演练”,模拟洪水来袭的情境。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保持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相关文档

  • 小学语文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doc

    小学语文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本次 t _blank 作文较好的进行表扬? 1??请好的同学读自己的 t _blank 作文? 2??全班同学认真倾听说说这位同学的 t _blank 作文好在哪儿? (举出具体的实例是那个情节还是……)? 3??对他的 t _blank 作文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进行再思考在创作? 二订正错别字? 对同学们错字率较高的字进行订正?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6》.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6桥》唐山市玉田县鸦鸿桥镇河西小学 刘杰博 QQ:449276438 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

  • 小学心理教案范文.doc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年级)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 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掌握劳动的技巧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

  • 小学语文易混淆.docx

    1.花团簇锦(金) 2.群英荟(汇)萃 3.部(布)署已定 4.拼拼凑凑(揍)5.奋(愤)发图强 6.世(事)态人情 7.和蔼(霭)可亲 8.令人恐怖(布)9.行踪诡秘(密) 10.插科打诨(浑) 11.针砭(贬)时弊 12.晶莹(滢)剔透 13.帷(帏)幕拉开 14.值得商榷(确) 15. 出类拔萃(粹) 16.破釜(斧)沉舟 17.惨(残)无人道 18. 鞠躬尽瘁(粹) 19.原子辐(幅

  • 小学语文词句练习2.doc

    第三四节课后检测 : 一词语搭配( )的水面 ( )的眼睛 ( )的小鸟 ( )的阳光 ( )的天空 ( )地奔跑 ( )地玩耍 ( )的歌声 ( )的冬天 ( )的友谊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范文.doc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⑴ 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⑵ 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指导写作技

  • 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教案范文.doc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一二年级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课 程 表节数

  • 小学体育五六年级教案范文.doc

    号:体育教师大本营(tiyujx),体育教师最大学习社群 教材一、理论课任务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2、进一步强调秋冬季体育课注意事项。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力量次数准备部分一、常规(略)二、宣布本课内容三、点名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2、点名1、学生听5弱1基本部分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1、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2、能够促进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

  • 小学语文教案.doc

    秋天的图画》人教案语文教案教学目的  认识图梨等八个生字会写波浪两个生字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劳的人们使秋天更美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课件(包括生字词以及句子练习)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秋天来啦天空是那样蓝白云是那样美老师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今天我们

  • 小学语文教案.doc

    小学语文教案放风筝一.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兴高采烈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兴趣学习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二.重点:观察图画了解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三.难点:学习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范读课文三.学习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解字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