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 2.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3. 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重点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1. 诗歌意境的理解:由于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和隐喻性,学生在理解诗歌意境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解决方法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诗歌的背诵: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背诵古诗可能是一个挑战。可以通过分段背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辨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诗歌的意境和背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4. 实践活动:通过朗诵比赛、写作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入话题: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引发学生对季节变化的兴趣。 2. 展示图片:展示几幅梅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的特点。 3. 引出课题:介绍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并简要说明其创作背景。 讲授新课(20分钟) 1. 诗歌背景:简要介绍张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早梅》的创作背景。 2.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语调。 3. 诗歌讲解: 逐句解释: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僻字词和典故。 整体概括: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4. 艺术手法: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意象使用(如“一树寒梅白玉条”),分析其艺术效果。 课堂活动(20分钟) 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诗歌中哪些句子最打动你?为什么? 诗歌中的“早梅”象征了什么?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员补充。 3. 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评选最佳朗诵者。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背诵练习:学生分段背诵诗歌,教师巡视指导。 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模仿《早梅》的风格,写一首关于自己喜欢的花卉的小诗。 小结与作业(5分钟) 1.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
《早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早梅》这首诗,掌握其中的生字词及古诗词的基本格律。 2. 学习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的能力;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欣赏自然美景的情趣,同时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二、重难点解析 重点:理解《早梅》中所描绘的梅花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到诗人借“早梅”表达出的那种孤独而高洁的精神品质;引导他们从个人角度出发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1. 讲授法:用于介绍背景知识、解释难懂词汇或句式等基础知识部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3. 情景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增强体验感。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相关,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你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引入话题,再逐步过渡到春天特有的景象——梅花盛开。播放一段关于梅花的短片作为引子。 2. 初步感知(10分钟) 教师带领全班齐读《早梅》,注意节奏和停顿。 分享一些关于张谓的信息以及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 3. 深入探讨(20分钟) 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方面(如词语释义、修辞手法等),之后向全班汇报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首诗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会怎么说?”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4. 实践应用(10分钟) 设计一个小活动:让学生尝试模仿《早梅》的风格写一首简短的小诗,并分享给同伴听。 5. 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早梅》,准备下节课检查。 五、板书设计精炼 ``` 课题:《早梅》 :张谓 朝代:唐 主要内容: 描述了早春时节梅花独自开放的情景 表达了对这种不畏严寒、率先绽放精神的赞美 关键词汇: 早梅:指初春时最早开放的梅花 独放:单独开放 暗香:淡淡的香气 冰雪:比喻恶劣环境 核心思想: 以花喻人,赞扬那些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人 ``` 六、教学资源筹备 课本及相关参考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准备好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音乐文件等素材 制作PPT演示文稿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本堂课的感受及收获。 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特别是参与度和互动情况,以此作为评价依据之一。 对比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思考哪些环节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定期调整和完善教案,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
《早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重难点解析 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早梅》。 分析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 诗歌中隐含的情感表达。 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的差异性。 3. 解决方案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个人读)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思维碰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简介及诗歌内容。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张谓及其代表作《早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梅花吗?你们知道梅花有哪些特点吗? 2. 讲授新课(15分钟)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早梅》,注意字音和节奏。 解释诗意:逐句解释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分析意象: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例如,“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寒梅”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 3.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 每组选择一句或几句诗歌进行深入讨论,分享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 互动交流(10分钟) 教师提问: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总结并补充,强调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5. 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加深记忆。 请几位同学上台背诵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教师点评,表扬表现突出的同学。 6. 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象美。 布置作业:背诵《早梅》,并写一篇关于梅花的小作文,描述你眼中的梅花。 五、板书设计 ```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主要意象: 寒梅:高洁坚韧 溪桥:宁静幽远 冬雪:纯洁无瑕 情感表达: 对自然美的赞美 对高洁品格的颂扬 ``` 六、教学资源筹备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 多媒体素材:PPT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 辅助材料:打印好的《早梅》诗歌文本,供学生参考。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反思: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评估: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以及小作文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改进空间:如果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可以在下一节课安排更多的互动环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诗歌内容。
《早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 1. 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早梅》的诗意,掌握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2. 赏析技巧: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意象分析、修辞手法等,深入赏析《早梅》。 3. 写作能力:能够模仿《早梅》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景物的小诗。 学习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诗歌背景和生平。 2.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 实践应用:通过写作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审美情趣: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增强文化认同: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激发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作品。 二、重难点解析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赏析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从意象、修辞等方面进行诗歌赏析。 教学难点 1.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写出富有创意的小诗。 解决策略 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梅花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 互动讨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情感共鸣。 3. 范例示范:提供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作为范例,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优选教学方法匹配 讲授法 导入新课:介绍《早梅》的背景和齐己的生平,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讲解诗歌: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和整体意境。 讨论法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共同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实践法 写作练习:指导学生模仿《早梅》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景物的小诗。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四、细致教学过程规划 导入新课(5分钟) 1.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早梅》的创作背景和齐己的生平。 2.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梅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讲解诗歌(15分钟) 1. 逐句解读: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和整体意境。 2. 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记录要点:每组记录讨论的主要观点,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分享。 全班交流(10分钟) 1.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2.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各组的观点,强调诗歌的核心内容和情感表达。 写作练习(15分钟) 1. 写作指导: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提示,指导学生模仿《早梅》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景物的小诗。 2. 独立创作: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小诗的创作。 展示评价(10分钟) 1. 展示作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首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小结(5分钟) 1. 回顾要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方法。 2.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精炼 ```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意象】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 禽窥素艳 【情感】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对春天的期盼 对坚强品质的颂扬 ``` 六、教学资源筹备 多媒体素材 视频:关于梅花的高清视频,展示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图片:梅花的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中的景象。 教具 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诗歌内容。 投影仪:用于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 辅助 诗歌背景:提供关于齐己及其诗歌创作背景的。 写作提示: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在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方式 1. 表现:观察学生在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早梅》的基础上,提升诗歌赏析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早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张谓的《早梅》,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深入体会诗歌意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增强审美情趣。 二、重难点解析 重点:正确解读诗句含义,感受表达的情感。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早梅”所蕴含的文化意象及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解决方案:结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分享个人感悟,从而加深理解。 三、优选教学方法 导入环节:利用PPT播放几幅关于冬日雪景及盛开梅花的照片或视频片段,吸引注意力的同时引出主题。 讲授部分:教师讲解《早梅》全文,并逐句分析,解释难词难句,帮助学生把握整体脉络。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以及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 实践活动:布置小任务——让学生尝试模仿《早梅》写一首关于春天或者自己喜爱季节的小诗。 四、教学过程规划 1. 新课导入(5分钟) 展示美丽的梅花图片,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引入话题。 2. 背景介绍(10分钟) 简要介绍唐代诗人张谓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说明《早梅》创作背景。 3. 文本解析(20分钟) 领读全诗,注意节奏韵律。 分段落详细解读,强调关键字眼如“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等处的艺术效果。 4. 小组探讨(15分钟) 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指定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总结观点,其余同学补充。 5. 成果展示(10分钟) 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创作成果,其他成员给予评价建议。 6. 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做简短回顾,强调学习要点,布置作业。 7. 拓展延伸(课外时间) 建议阅读更多描写四季变化的诗词作品,拓宽视野。 五、板书设计 ``` 《早梅》 ——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关键词】 寒梅 白玉条 迥临 经冬 【核心思想】 赞美早春时节最先开放的梅花,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六、教学资源筹备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早梅》原文打印件 梅花相关图片集锦 传统音乐作为背景音效 七、教学反思与评估 实施后反思:观察学生参与度是否积极,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后续课程安排。 效果评估:通过随堂测验、口头问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于此类授课形式的看法,不断优化改进。
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附:张谓张谓(--777年)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
早梅制作:松岭二小赵春玲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白玉条:形容开满白梅花的树枝迥:远临:靠近;接近溪桥:小溪上的木桥发:开放经冬:过冬销:这里指冰雪融化词语解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教学设计 一参观书屋 1.深冬在这酿雪的天气我们跟随吴伯箫先生来到绍兴过一道石桥踏进黑油竹门来到三味书屋游览这样一处景点看着书上的图看看三味书屋里有什么 2.生看图后交流教师随机按学生的发言顺序板书: 八仙桌 椅子 匾牌 一幅画 先生的座位 学生书桌 鲁迅书桌 3.设问:假如现在你要把三味书屋介绍给别人按照黑板上的顺序介绍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很乱没顺序) 4.指导
4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教育 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
张谓(?约778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词句注释⑴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⑵迥:远。村路:乡间小路。 傍:靠近。⑶不知: 犹言大概是。发(fā):开放。⑷经冬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文专题学习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李白)李白是唐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表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学校宝鸡市陈仓区阳平二中教师 孙芳梅 章节名称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1的第四单元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特写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第二篇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经典之作它获得了1958年的普利策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描述了曾经是德国法西斯的 杀人工厂如今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Teaching Plan(教案设计)学校:个旧市第六中学教师:苏惠梅邮编:661000 联系:13887563406Teaching Plan 一.Teaching notesGo for itStudents Book Grade 9 Unit1 SectionA(1a2c)二.Teaching the new words in
活动单导学课<<等量代换>>教学设计:韩星梅单位:开远市灵泉小学地址:开远市灵泉西路403号灵泉小学邮编:661600:0873 7143179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01102页的内容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2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并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3让学生能依据条件用有逻辑的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解题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单小黑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景桂春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细腻深沉情感的方法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情感目标:情感探讨情感从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研读此文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懂得关照母亲关照他人关照集体关照社会将教学与学校内涵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力目标:学习写人散文的写法学会选取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