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长恨歌整理教案

  教案设计:《长恨歌》整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长恨歌》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掌握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批注)来深入理解诗歌。
    培养分析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能力。
    尝试从多个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培养人文情怀。
    学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理解诗歌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
    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关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2. 难点:
    对诗歌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诗歌中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教学内容
 1. 诗歌简介
 介绍《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
 简述《长恨歌》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2. 诗歌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概述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二部分: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第三部分:探讨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第四部分: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3. 诗歌鉴赏与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 诗歌朗诵与背诵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增进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提供背诵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展示《长恨歌》的部分诗句,激发学生兴趣。
    介绍作者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

2. 诗歌内容分析: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分析诗歌的第一部分,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4. 课堂练习:
    完成诗歌翻译练习题。
    完成诗歌赏析小论文。

 第二课时
1. 诗歌鉴赏与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诗歌朗诵与背诵: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提供背诵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课堂练习:
    完成诗歌翻译练习题。
    完成诗歌赏析小论文。

 第三课时
1. 复习巩固:
    复习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复习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复习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2. 总结归纳:
    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强化诗歌的背诵和朗读练习。

3. 布置作业:
    完成诗歌赏析小论文。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
长恨歌 整理教案
一、诗歌简介
二、诗歌内容分析
    1. 故事背景
    2. 主要人物
    3. 情感变化
    4. 关键意象
    5. 语言和修辞手法
三、诗歌鉴赏与讨论
四、诗歌朗诵与背诵
```

 六、多媒体辅助材料
1. 视频: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背景资料。
    诗歌朗诵视频,展示不同朗诵者的风格。
   
2. 图片:
    白居易画像。
    《长恨歌》插图。
    重要人物肖像。
   
3. 音频:
    诗歌朗读音频,包括不同版本的朗诵。
   
4. 动画:
    诗歌情节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
   
5. 互动软件:
    诗歌赏析讨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诗歌背诵挑战游戏,提高学生的背诵积极性。

 七、互动实践活动
1.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2. 诗歌朗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3. 诗歌赏析讨论:
    组织学生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4. 诗歌背诵挑战:
    提供背诵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5. 诗歌赏析小论文:
    鼓励学生完成诗歌赏析小论文,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八、反思总结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

 九、个性化强调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设计分层任务。
 利用个性化反馈系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十、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使用的图像、图表等素材遵循版权法规。
 保持教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及时融入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通过上述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搭建以及个性化教学定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下载提示:1. 本站不保证资源下载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大桔灯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档

  • 完成.doc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学学生主体化教学方案2013_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高二科目语文授课教师王芳授课班级授课日期201310教学内容白居易 长恨歌授课类型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准确把握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2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长恨歌》的主题教学重点是什么1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手法

  • 简明.doc

    2011年阳春杯公开课简明教案课题 《虞美人》学科语 文授课时间20110525教学过程设计教师齐红霞课型新授课班级高一·12班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理清层次划分结构整体感知 四赏读诗歌体会感情 五探讨诗歌主旨 六全课小结七布置练习 三维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熟读成诵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感受其凝

  • .doc

    长恨歌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熟读成诵《长恨歌》 ⑵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⑶品味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⑴理解本诗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艺术手法 ⑵理解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⑵感受事故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 --》学.doc

    #

  • -4课时.doc

    #

  • __.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

  • .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

  • -LD.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

  • .ppt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同时 不同时空 空间交错 动魄惊心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既曰掩面又曰回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里一

  • .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有一个爱情故事缠绵悱恻有一则神话传说哀婉动人有一首叙事长诗回肠荡气这首长篇叙事诗就是---------长 恨 歌 白 居 易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学习目标: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

违规举报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


客服

顶部
alert(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