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灯文库logo

下载提示:1. 本站不保证资源下载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大桔灯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档

  • .ppt

    室管膜下瘤的影像诊断Subependymoma刘欣一、定义及起源是一种具有缓慢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WHO I级1945年 Scheinker首次报道起源于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神经胶质祖细胞(双向分化潜能)二、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缓慢,大多无明显症状。但当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时,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从而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或喷射性呕吐等三、一般特性约占颅内肿瘤的02%~07%常见于中

  • 四脑MR与鉴别.ppt

    #

  • 脑实质及鉴别.ppt

    脑实质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李秀梅2007年WHO室管膜肿瘤分为4型:1、室管膜瘤:亚型包括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伸长细胞型(WHO II)2、间变型室管膜瘤(WHO III)3、黏液乳头状瘤(WHO III)4、室管膜下瘤(WHO I)脑实质室管膜瘤 parenchymalependymoma无论幕上还是幕下室管膜瘤多发生于脑室内,脑实质室管膜瘤相对少见。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多见于侧脑室

  • 间变性及鉴别.ppt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李秀梅2007年WHO室管膜肿瘤分为4型:1、室管膜下瘤(WHO I)2、室管膜瘤(WHO II)3、间变性室管膜瘤(WHO III)4、黏液乳头状瘤(WHO III)间变性室管膜瘤 anaplasticependymoma间变性室管膜瘤可由室管膜瘤恶变而来,也可直接由原始神经胶质细胞发育过程中异位的原始室管膜细胞演变而成。影像表现实性、囊实性、囊性,儿童青少年以

  • 及鉴别.ppt

    任慧鹏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病例1女,25岁发现颅内占位4年4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加重一周宝鸡市人民医院MR:第4脑室占位、脑积水既往体健MR:T1WI轴位+增强扫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MR表现第四脑室、枕大池区见不规则等、稍长T1信号肿块影,内信号不均匀,见多个不规则斑片状稍短T1信号影,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轴位示病变右后方见新月形未强化低信号区,病变向下呈铸型生长,突入枕骨大

  • 与鉴别.ppt

    室管膜下瘤 subependymoma1560416,女,46岁右侧侧脑室前角内见类圆形软组织信号影,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右侧侧脑室扩张。室管膜下瘤属于良性肿瘤,WHO对室管膜下瘤的恶性度分类为I级。肿瘤生长缓慢,多无临床症状,少数可因阻塞室间孔引起头痛等症状。室管膜下瘤主要发生在侧脑室和四脑室,多见于中老年人。组织起源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起源于有双向分化的室管膜

  • 特点.ppt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1 概述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之一,仅次于星 形细胞瘤而居第二位,多见于中年人。脑膜瘤起源于硬膜内的蛛网膜绒毛细胞,绝大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起病缓慢,病程长,可达数年之久。发病特点: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5-20%发病年龄:中年以上,高峰40-70岁,女男好发部位:多数发生在脑外。常见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其次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区、或鞍区少数可位于脑室内,单发或多

  • 和肠系.ppt

    腹膜和肠系膜肿瘤的影像学诊断by Angela D Levy MDChief Gastrointestinal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Radiologic Pathology,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Washington DC Associate Professor of Radiology, Uniformed S

  • 视神经鞘脑.ppt

    视神经鞘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郑婉静视神经鞘区视神经鞘区包括视神经及其鞘膜(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等结构视神经鞘区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下间隙前端是盲端,止于眼球后面,鞘膜间隙与大脑同名间隙相同,其中充有脑脊液视神经鞘脑膜瘤起源于视神经鞘膜的蛛网膜上皮细胞,围绕着视神经生长,压

  • 垂体.ppt

    垂体瘤的影像诊断 (Identifica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概述发生率:1/10万~7/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居第三位。尸检发现率8-23%好发年龄:青壮年解剖与生理大小: 12 X 10 X 05cm重量:750mg(男350~700mg,女450~900mg)起源:前叶:外胚层的Rathke氏囊 后叶:前脑底部的神经外胚层激素:前叶分泌:GH, PRL, A

违规举报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


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