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 等 式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1课时 不等关系与比较大小1.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2.会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3.会比较两个数(代数式)的大小.1.不等式中文字语言与数学符号之间的关系文字语言数学符号文字语言数学符号文字语言数学符号文字语言数学符号大于__大于等于___至多___不少于___小于__小于等于___至少___不多于___>≥≤≥<≤≥≤2.比较两
第三章 不 等 式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1课时 不等关系与比较大小【知识提炼】1.不等式的定义所含的两个要点(1)不等符号_____________或___.(2)所表示的关系是_________.<≤>≥≠不等关系2.比较两实数ab大小的依据a>ba<ba=b它们的差a-b与0【即时小测】1.思考下列问题(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有什么区别提示:不等关系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而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式
第2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1.掌握不等式的有关性质.2.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数或代数式的大小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性质1 a>b?b__a.(2)传递性:性质2 a>bb>c?a__c.<> 性质3 a>b?ac__bc 性质4 a>bc>0?ac__bc
等比数列第1课时 等比数列1.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应用.3.能够应用等比数列的概念判断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1)定义:一个数列从______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_________.(2)公比: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3)公比的表示:________.第2项同一常数q(q≠0)2.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___
第一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 正弦定理1.了解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2.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能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3.通过正弦定理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_____的比相等即____________________.2.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和它们的对边________.(2)解三角
第2课时等比数列习题课类型一 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 1.求和: .2.(2013·湖南高考)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1≠02an-a1=S1·Snn∈N.(1)求a1a2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an}的前n项和.【解题指南】1.令Sn=两边同乘以 错位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求解.2.(1)利用递推
余 弦 定 理1.掌握余弦定理及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2.了解余弦定理的几种变形公式.3.能熟练应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及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余弦定理 平方平方夹角两倍c2a2-2ac·cosB1.已知a2b2-c2= ab则C=( )° ° ° °【解析】选A.因为cosC= 0°<C<180°所以C=30°.2.在△ABC中已知b=
基本不等式: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1.理解基本不等式及其证明过程.2.能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及比较大小.重要不等式与基本不等式(1)重要不等式:a2b2___2ab条件:ab∈R=成立的条件是:____.(2)基本不等式:_________条件:a>0b>0=成立的条件是____.(3)有关概念:____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____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a=ba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1.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的应用.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及实际问题.1.基本不等式与最值设xy为正实数.(1)若xy=s(定值)则当________时xy有最大值____.(2)若xy=p(定值)则当_________时xy有最小值_____.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积的最大值或求和的最小值时需满足(1)xy必须是_____.(2)求积xy的最大值时应看和x
第2课时等比数列的性质1.了解等比数列的单调性与首项a1及公比q的关系.2.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了解等比数列的性质.3.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综合应用解决有关问题.1.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1)an=amqn-m(mn∈N).(2)若mn=kl(mnkl∈N)则____________.am·an=ak·al2.等比数列的单调性(1)当a1>0____或a1<0___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