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哲学观点天人关系中天是指客观规律而人则是主观能动性天人关系就是要求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老子的无为并不是真的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放任自流而是要求君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很高的统治艺术而顺天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制天则是要求我们要掌握规律后两者都是强调我们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纲要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蒋凡郁沅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本纲要据此书编写此书我校图书馆有藏可以借阅索书号:)2《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4《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5《中国古
古代文论孔子的文论观孔子主仁重礼崇乐尚中和之美内仁外礼是孔子思想的全貌仁是讲内心修养而成的泛爱之心礼是讲从外部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仁内而礼外 ── 质内而文外 ── 善内而美外 诗教观一) 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孔子说:修身当先学诗立身则要学礼人性完善依靠音乐的陶冶关于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看到了诗与乐的教化作用但忽视其审美作用 (二)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子曰:诵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第一讲 先 秦一填空题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论语·阳货》:《诗》可以 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 内 容 与 形 式 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 第一节 尚书?舜典(节录) 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 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志指意志和感情诗的本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编古代文论体系概说第一讲 文学本质论 一诗言志·诗缘情 ——文学的情感与志意一诗言志说1·《尚书·尧典》提出被朱自清誉为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2·汉代《毛诗序》的理论发展主要有两点: 其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揭示了言和志在诗这一文学样式中的结构关系其二发乎情止乎礼义:进一步把个人情感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传统文化》导 论一基本概念1文化:A对文化一词的考察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 物相杂故曰文 (《易传·系辞》 ) 五色成文而不乱( 《礼记·乐记》)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 后来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以及由此引申为人们的具体道德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
古代文论课程论文——从构思到成文的距离——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解析 从构思到成文的距离——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解析 【摘要】文学创作在刘勰看来想象是很重要的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之思也说明了想象是可以不受作家自身局限的艺术思维活动但是从文学创作的构思到下笔成文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只有做足了材料的储备感情的酝酿等行文的
三中國文學批評的民族化特點?(一)歷史悠久變革緩慢 1重詩歌輕小說 2缺乏系統性體系不完整?(二)講求和諧註重教化 1積極探索人與自然的關系 2強調文學的社會內容和教化作用(三)感性抽象內涵豐富 1重感悟式創作 2文論範疇多義(四)偏重表現不重再現四中國文學批評的表現形態 (一)散見於經史子書中的文論形態二)詩話詞話(三)書信序跋(四)小說(含戲劇)評點(五)散見於詩詞筆記小說戲劇經傳訓估藝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