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_资产的计税基础(2)︱基础班-张敬富 1网上 72_资产的计税基础(2)︱基础班-张敬富 (加计扣除的差异)甲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10 000 000元,其中研究阶段发生支出2 000 000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2 000 000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6 000 000元。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但尚未进行摊销。【2网
73_资产的计税基础(3)︱基础班-张敬富甲2×20年7月以520000元取得乙股票50 000股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2×20年12月31日,甲尚未出售所持有乙股票,乙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24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2×21年10月20日,甲自公开市场
2022/5/23 17:57打印讲义第十四章所得税(三)二、资产的计税基础(二)无形资产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其入账价值与税法规定的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提示】对于研究开发费用,税法规定可以加计扣除。 【例14-3】甲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10 000 000元,其中研究阶段发生支出2 000 000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二)无形资产2. 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1)会计:对于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不要求摊销在会计期末应进行减值测试( 2)税法: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在 一定期限内摊销有关摊销额允许税前扣除【特别提示】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因税法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变为实质性损失前 不允许税前扣除从
第 PAGE 5页 共5页(更多:)一资产的计税基础1.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补充例题】(根据 2016年试题改编)( 1)甲 2×15 年 发生研发支出 1 000万元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费用化的部分为400万元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为 600万元 2×16 年 发生资本化支出 200万元该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于 2×16 年 7月 1日 达到预定用
2022/6/4 16:32打印讲义第十四章所得税(三)二、资产的计税基础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 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如果税法规定按照会计准则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即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会造成该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板书】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
2022/5/30 18:56打印讲义第十四章所得税(四)二、资产的计税基础(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例题?计算题】甲2020年7月以520000元取得乙股票5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20年12月31日,甲尚未出售所持有乙股票,乙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24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
65_资产的计税基础 ︱ 基础精讲班-张志凤买新课X: 甲于2019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 10年,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 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2020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71_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原理和程序,资产的计税基础(1)︱基础班-张敬富1网上 71_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原理和程序,资产的计税基础(1) ︱ 基础班-张敬富企业取得一项管理用的固定资产,原值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折旧年限4年(会计与税法均相同),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假定转回期间(未来)的所得税税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折旧方法和减值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四)其他资产1.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账面价值= 初始成本 -会计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期末公允价值计税基础= 初始成本 -税法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税法 不承认公允价值变动)【补充例题】 A于 2× 19年 1月 1日将某自用房屋用于对外出租该房屋的成本为 75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20年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 已使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