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和酮的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醛、酮化学性质的认识,掌握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教学重点] 醛、酮的化学性质,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教学难点]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碘仿试验和醛、酮的区别。[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引言] 今天的实验内容是:醛和酮的性质,要求大家掌握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 [讲述] 1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1)2, 4-二硝基苯
↓此溶液分装于4支试管分别滴加24滴5甲醛40乙醛5丙酮和40苯甲醛乙醇溶液加入10滴5甲醛40乙醛5丙酮和40苯甲醛乙醇溶液↓
返回 分类和命名醛基不需标明位次酮的羰基要标明位次丙酮丁酮除外3-苯丙烯醛 3-甲基环己酮 甲基乙基甲酮(甲乙酮) 若由不饱和醇制不饱和醛酮可用异丙醇铝(Oppenauer氧化) (4) 由芳烃制备 付-克酰化法1.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返回CH3OH如何合成退出上页例: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加成产物缩氨脲烯胺烯醇式反应机理有价值的交叉:一个有α-氢一个没α-氢酮还能与醛交叉缩合C=C酸催化或中性
实验4 醇和酚的性质及醛和酮的性质1. 醇和酚的性质(1) 醇的性质(a) 醇钠的生成和水解 在2支干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无水乙醇和1mL正丁醇再各加入12粒绿豆大小的表面新鲜的金属钠观察反应速度有何差异待气体平稳放出时把试管口靠近灯焰观 察有何现象发生 乙醇与钠作用溶液逐渐变稠金属钠的外面包上一层固体的乙醇钠反应逐渐变慢这时稍微加热和摇动试管可使反应速度加快如果反应几乎停止而金属钠又
特征:酮:— COOH 肉桂酸2-丁酮 β24β44-羰基戊醛位置为小分子量相近或相同时:不形成氢键氢键的电子给予体n近紫外区可观察到取连顺序?极性分子2 反应相同:亲核加成反应:?-键角大﹥ 加 干醚 和含氧亲核试剂的加成缩醛质子转移 和胺的衍生物的反应肟——负氢的亲核加成 醛酮的互变异构酸性强相当于可氧化的: 氧化2A CuSO4 蓝色溶液Cu2OTollens :稳定试剂
羰基是极性基团 3-氧代戊醛 或 3-戊酮醛 ①羰基的亲核加成②?-H的反应③氧化还原反应 ④??-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 2) 与格氏试剂成:C-Mg 是极性键C带负电荷 反应机理: (不断除水) LiAlH4极易水解 无水条件下反应a) 酸催化卤代 反应通过烯醇式进行 (一卤代产物)
醛酮 醛(aldehyde)羰基carbonyl酮(Ketone)甲酰基1酯酰卤酸酐酰氨(胺)羧酸 其它类型羰基化合物羧酸衍生物2 一、 醛酮的分类与命名脂肪族醛、酮芳香族醛、酮a, b-不饱和醛、酮1、分类3二、 醛酮的物理性质* 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力,沸点比相应的烷烃高。甲醛为气体,12个C以下的脂肪醛、酮为液体,高级脂肪醛、酮和芳香酮多为固体。* 醛、酮无缔合作用,故脂肪醛、酮
第九章醛和酮醛酮第九章 醛和酮羰基碳与一个烃基和一个氢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醛,(甲醛中的羰基碳与两个氢相连),羰基碳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酮。羰基:简写:比较:平面分子第一节 结构、分类和命名一、结构C=O极性较大,醛、酮是极性较强的分子(m=23~28D)C 原子sp2 杂化易受亲核试剂进攻,发生亲核加成不要求羰基与碳-碳双键结构比较二、分类丙 醛丁 酮丙烯醛3-丁烯-2-酮苯甲醛苯乙酮α-萘乙
醛固酮[临床意义]醛固酮(ALD)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它是一个非常强的电解质排泄的调节因子其作用是增加钠离子的吸收和钾离子的排出另外血清醛固酮的含量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肾性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等因此测定血清醛固酮的含量对多各疾病的诊断以及疗效的观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测定原理] 本药盒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人血清中醛固酮的含量待测血清标准中的Ald和125I-Al
#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