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illary Dysentery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付荣泉博士硕士生导师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由志贺菌(Genus Shigellare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特征;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与脑病。反复感染原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细 菌 性 痢 疾(Bacillary Dysentery)1概 述 简称菌痢由志贺菌属(Genus Shigellare 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临床表现:以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排粘液脓血便为特征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重要的法定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2病原学志贺菌属细菌也称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41220221教学目标了解志贺菌属的分类及特性熟悉菌痢的发病原理掌握各型菌痢的诊断和治疗2概述定义: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故亦称志贺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可反复感染一般为急性少数迁延成慢性病理: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临床表现为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病原学 1.属肠杆菌科志贺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菌毛2.分4群47个血清型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3.我国以B群为主病原学 4.生存力较强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产生毒素:(1)外毒素:A群产生外毒素的能力最强 ①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主要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血便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无鞭毛杆菌本菌分4群47个血清型: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
概述 2002年中国卫生统计报告肠杆菌科细菌在人体内被吞噬很少侵入黏膜下层一般亦不侵入血流故极少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机体对之敏感 脑 病慢性期病理改变:肠黏膜水肿肠壁增厚中毒型菌痢病理改变:全身病变重结肠局部病变轻 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痢
教 案 (张泽波)授课内容(章节)题 目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病授课教师职称 副主任医师授课方式理论大课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2011年 10 月 教材版本传染病学(第7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阿米巴病的流行病学特点2熟悉阿米巴病的发病原理与临床表现3掌握阿米巴病的诊断依据4掌握阿米巴病的治疗原则5了解阿米巴病的预防措施授课内容(要点)及时间分配:1阿
细菌性痢疾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痢疾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无鞭毛杆菌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之不同本菌可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 (A群) 福氏志贺菌(B群) 鲍氏志贺菌(C群) 宋内志贺菌(D群) 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导致全身毒血症状痢疾志贺氏菌还产生外毒素具有 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作用产生严重的临床表现 痢疾杆
治疗慢性菌痢一般治疗:隔离休息 饮食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病原治疗:喹诺酮类 磺胺 头孢对症治疗 急性菌痢中毒型菌痢一般治疗 :同急性菌痢病原治疗 :抗感染 对症治疗 :降温镇静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急性——白细胞总数可轻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贫血表现粪便检查: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乙状结肠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