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应用1. 原始数据及处理 测量钠光灯波长()测量次数位置()逐差法()平均值平均波长不确定度计算:= == =. 双线的波长差:测量次数M2位置()逐差法得到()().思考题及分析:为什么白光干涉不易观察到答:两光束能产生干涉现象除满足同频同向相位差恒定三个条件外其光程差还必须小于其相干长度而白光的相干长度只有微米量级所以只能在零光程附近才能观察到白光干涉为什么M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并观察各种干涉图样 2区别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测定 He-Ne 激光波长 二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 He-Ne 激光器及光源小孔光阑扩束镜(短焦距会聚镜)毛玻璃屏等 (图一)(图二)三 实验原理 ① 用 He-Ne 激光器做光源使激光通过扩束镜会聚后发散此时就得到了一个相关性很好的点光源射到分光板 P1 和 P2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调试方法2学会观察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及光源的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等重要问题实验原理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迈克尔逊干涉仪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光路如图所示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在分束镜的半反射面上被分成光强近似相等的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反射光束1射出后投向反射镜反射回来再穿过光束2经过补偿板投向反射镜反射回来再通过在半
等倾干涉的特点等倾干涉:厚度一定的薄膜其光程差只由入射角决定即干涉条纹只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薄膜参数hnn1n2及入射光波长λ等保持不变总光程差Δl或总相位差δ 仅仅随光束入射角θ(或光束在薄膜内的折射角i)的不同而变化反射光总光程差:干涉条纹特点:具有相同入射角的光线与薄膜表面交点的轨迹对应干涉条纹的相同级次点光源垂直照明:同心圆环条纹扩展光源垂直照明:无限多个点源产生的位置重合的同心圆环条纹的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激光器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点光源S,分光镜G1右表面镀有半透半反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全反射镜M1和M2:M2为固定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M1为可动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1 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观察区E,如E处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可发生干涉现象。?G2为补偿板,与G1为相同材料相同的厚度,且平行安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激光器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点光源S,分光镜G1右表面镀有半透半反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全反射镜M1和M2:M2为固定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M1为可动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1 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观察区E,如E处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可发生干涉现象。?G2为补偿板,与G1为相同材料相同的厚度,且平行安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激光器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点光源S,分光镜G1右表面镀有半透半反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全反射镜M1和M2:M2为固定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M1为可动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1 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观察区E,如E处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可发生干涉现象。?G2为补偿板,与G1为相同材料相同的厚度,且平行安
6 试验报告4+6系04级 :高盛华 :PB04210071 试验题目:迈克尔孙干涉仪实验目的:1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调节方法;2调节观察白光干涉条纹,测透明薄片的折射率。实验原理(1)迈克尔孙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图如图311-1所示,A和B为材料、厚度完全相同的平行板,A的一面镀上半反射膜,M1、M2为平面反射镜,M2是固定的,M1和精密
12 311 迈克尔孙干涉仪(本文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实验》)1881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孙()为测量光速,依据分振幅产生双光束实现干涉的原理精心设计了这种干涉测量装置。迈克尔孙和莫雷(Morey)用此一起完成了在相对论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的“以太”漂移实验。迈克尔孙干涉仪设计精巧、应用广泛,许多现代干涉仪都是由它衍生发展出来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调节方法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