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总 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 ②可比性原则: ③一贯性原则:④相关性原则: ⑤及时性原则: ⑥明晰性原则: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①权责发生制原则:②配比原则: ③历史成本原则: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前 言近三年考试题型题量2015年教材章节及主要变化近三年命题规律总结复习方法一近三年考试题型题量 二2015年教材章节及主要变化全书共28章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章 节主要变化第1章 总论基本没有变化第2章 金融资产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第3章 存货基本没有变化第4章 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1)修改了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与处置(2)增加了合营安排第5章 固定资产无变化第6章 无形资产
第九章 负债(一)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主要阐述负债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问题近三年每年分数2分左右属于不太重要的章节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可转换债券转股时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计算等本章应的主要问题:(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负债会计处理的区别(2)应付债券账面价值的计算(3)可转换债券的核算等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1)将职工薪酬内容移出单列一章(2)将原权益成分公
第九章 负债(二)第一节 流动负债五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一)增值税1.科目设置(1)一般纳税企业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其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
第九章 负债(四)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二应付债券(一)一般债券【教材例9-6】20×1年12月31日甲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10 000 000元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利率6假定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甲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10 000 000×10 000 000×6×=10 432 700(元)甲根据上述采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计算
第二十章 所得税(三)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一资产的计税基础(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教材例20-5】20×7年10月20日甲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权益性投资支付价款2 0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7年12月31日该投资的市价
第二十章 所得税(二)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二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所得税核算一般程序如下图所示: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与税收法规的规定密切关联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
第二十章 所得税(五)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一)一般原则除所得税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以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教材例20-16】A企业于20×7年12月6日购入某
第二十章 所得税(四)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二负债的计税基础(四)递延收益1.对于确认为递延收益的补助如果按税法规定该补助为免税收入则并不构成收到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会计上确认为收益时也同样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影响2.对于确认为递延收益的补助如果按税法规定应作为收到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缴企业所得税则该递延收益的计税基础为0资产负债表日该递延收益
第二十章 所得税(六)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提示】若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利润总额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所得税费用若产生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