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加成机理:与氢氰酸加成(1,4加成)机理: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加成二烷基铜锂(1,4加成)烃基锂或炔钠(1,2加成)Grignard试剂(立体效应)机理:研究表明:用高纯度的镁制备的Grignard试剂与α,β不饱和醛、酮只生成1,2加成产物,而在微量CuBr的存在下则有利于生成1,4加成产物。1,4加成产物的生成是由于镁中杂质引起的。3、Michael反应(1,4加成)条件:碱性催化剂(乙
13--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αβ-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分子中C=C位于α-和β-碳原子间的称谓αβ-不饱和醛酮位于β-和γ-碳原子间的则称为βγ-不饱和醛酮由于前者和羰基组成共轭体系所以比后者更稳定例如:在酸或碱催化下3-丁烯醛容易转变成2-丁烯醛:①在碱催化下: ②在酸催化下:1.αβ-不饱和醛酮 的反应(1) 亲核加成: ①与加成 αβ不饱和酮与反应主要生成14加成产物
第三节 醛和酮【学习目标】1通过常见醛酮的结构比较能区别醛酮的官能团2根据羰基的加成原理能写出乙醛丙酮与H2加成反应的方程式知道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定义3观看实验视频能写出乙醛与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推断出乙醛的强还原性【重点及难点】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预习检测】一.常见的醛酮结构式【问题1】甲醛乙醛丙醛丙酮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丙醛和丙酮有什么关系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醛和酮本章要点?醛和酮的结构命名制法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差异?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重要的醛酮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三章 醛和酮 (一) 醛和酮的命名 (二) 醛和酮的结构 (三) 醛和酮的制法 (四)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五)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六) 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七) 乙烯酮 卡宾 第十三章 醛和酮 分类:① 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将醛酮分为:脂肪族醛酮芳香族醛酮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② 根据醛酮分子中羰基的个数可分为:
返回 分类和命名醛基不需标明位次酮的羰基要标明位次丙酮丁酮除外3-苯丙烯醛 3-甲基环己酮 甲基乙基甲酮(甲乙酮) 若由不饱和醇制不饱和醛酮可用异丙醇铝(Oppenauer氧化) (4) 由芳烃制备 付-克酰化法1.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返回CH3OH如何合成退出上页例: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加成产物缩氨脲烯胺烯醇式反应机理有价值的交叉:一个有α-氢一个没α-氢酮还能与醛交叉缩合C=C酸催化或中性
#
OrganicChemistry主讲:林 进教授linjin64@有机化学曾昭琼、李景宁编《有机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北京。主要参考书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北京。王积涛、张宝申、王永梅、胡青眉编著,《有机化学》第二版,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天津。教 材:?醛和酮的结构、命名、制法; ?醛和
第十章醛和酮exit第一节醛酮的命名第二节醛酮的结构第三节醛酮的物理性质第四节醛酮的光谱特征第五节醛酮的制备 第六节醛酮的反应本章提纲第一节醛酮的命名一普通命名法醛按氧化后生成的羧酸命名,酮看作是甲酮的衍生物。CH3CH2CHOCH2=CHCHO 丙醛 丙烯醛甲基乙基甲酮(甲乙酮)二系统命名法(参见第一章)环己酮2’-氧代环己基甲醛4-氧代戊醛3-烯丙基-2,4-戊二酮第二节醛酮的结构1 C=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原因提交举报